很喜欢一种观点:努力不需要被赞美和讴歌,因为这本来就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或许原文中的努力和我们平时理解的努力的程度上存在一些差异,努力和勤奋之间存在怎样的具体差异,我们也无需了解究竟,今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为生活付出怎么样的努力?
我们时常评价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觉得中国的父母不懂得赞美孩子。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替,越来越多的家长,包括孩子的爷爷奶奶开始跟上了“时代”,变为不停地赞美孩子“乖巧”、“聪明”、“懂事儿”,现在这些孩子已经成为了成年人,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心里状态的表现。
的确,相比于,我们小的时候接受批判、否定、强制执行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今的95后和00后,更有创造力,也更有自信心。对此,我表示非常地羡慕。当然,这中间离不开教育改革下日益成长的教育方式和国家整体小康的生存环境。
只是有一些问题,我们也要非常的注意,那就是现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差了,为何?
以下结合了现在主流的一些看法,加上了一些个人观点,仅作为交流,不作为科普,如有出入,欢迎批评指正。
我们赞美孩子聪明,孩子是单纯的,刚开始接收到这样的赞美是喜悦无比的,于是,他们开始不断的表现来得到第二次的肯定和赞美。的确,他们的小伎俩充分得到了长辈的肯定,于是他们不断的表现,但是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的,很难会一直赞美孩子。当连续几次孩子得不到肯定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产生了怀疑,觉得是不是自己表现的不够好,于是一些孩子开始做出更加“出格”的动作来取得成年人的关注,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是在失去肯定的情况下,渐渐失去自信。
有一种全新的观点,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我们可以试着肯定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和勤奋,而不是表现力带来的结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这种努力的特质,这种付出努力的行为才是值得肯定的,在成年之后,就成为了根植在内心的修养。
赞美孩子用于挑战,不怕挫折,孩子的抗压能力就会变强;赞美孩子勤奋努力,孩子就不会贪图享乐;赞美孩子明辨是非,孩子就不容易说谎。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需要被赞美勤奋吗?——不需要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很多人表面光鲜亮丽,但是内心却是不堪一击,他们刷着朋友圈,发着微博,表达着自己为生活不断努力的状态来博得网友们的点赞和评论。但是依旧处在“自我挣扎,自我否定,盲目自信,逃避现实”的恶性循环状态,他们无法专注工作,遇到问题就抱怨环境,焦虑迷茫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为什么我能够描述?因为过于的我和“他们”一样,耗费大量时间来告诉自己“我过得挺好!”,明明一事无成,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那时候我的一事无成,扛不住压力,只要有压力,就会找一个及时享乐的地方逃避,安慰脆弱的内心。
这样得来的“自信”终究是短暂的,之后因为我不断接受生活带来的巨大困境,我也知道无法再逃避了,才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了“勇气”,勇气让我迎难而上,让我不怕困难,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才慢慢走到今天。
之后我白手起家,做过营业额上千万的公司,凭借的就是这样的勇气,因为人生无非是两种哭,一种是被动吃苦,一种主动吃苦。普通人只愿意被动吃苦,比如被否定,饿肚子,信用卡到期的焦虑,这些躺在床上就可以轻松得到。而主动吃苦则比较辛酸,因为需要清楚地认清现状,重新建立自我的过程需要需寻找方法、刻意练习、微笑改进、找出反馈、高水平重复10000小时。刚开始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直到有全新的习惯替代原有的习惯,才会觉得成绩来得原来没有那么困难。
当自己面对机会,不脱口而出“我不会”,当面对挑战,不脱口而出“我不行”,当面对否定,别脱口而出“不是我的错”的时候,奇迹就已经靠近自己了。
往后余生,不要假装努力,生活不会陪你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