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行时……
《忻县志•建置沿革》有这样的文字:(忻州)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置新兴郡,同年置九原县,境内始有行政建制。北魏永兴二年(410年),另置秀容郡、秀容县。隋开皇元年(581年),复立新兴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忻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分秀容,置定襄县。金天会五年(1127年),忻州改为定襄郡,属河东北路。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复为忻州,领定襄、秀容二县。元初改九原府,不久复为忻州。明洪武初,秀容县并入忻州,属冀宁道。
《明史•地理志》111页有如下文字:忻州洪武初以州治秀容县入。这就说明,寺庄村在明朝前属秀容县管辖。同族伯父张尧生前写过一篇文章,曾提及此事:“我县原名秀容县,建城于冯村、上曹庄之间,未见实迹。”据文明舅舅记忆,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任庄磨公社水利技术员,治理改造“七岭河”及农田水利建设中,在上曹庄村曾挖出许多城砖城瓦,这就证明伯父张尧遗稿所言为实,并非“未见实迹”。据万历《忻州志》记载,明朝属都村制。
据《忻州直隶州志》(清修•新印)13卷记载:州境幅员辽阔,乡分四方,东曰永丰(领10都,76个村庄),南曰集贤(领15都,138个村庄),西曰九原(领12都,89个村庄),北曰金山(领10都,59个村庄)。
南集贤乡领十五都:东南隅都、西关都、豆罗一都、豆罗二都、韩岩上都、韩岩下都、辛兴南都、上佐都、路村一都、路村二都、冯村都、水马都、冶头都、南呼延都、兰宴都。
路村二都辖七村:于条沟距城五十里,邢家山距城四十里,上河北距城四十里,下河北距城三十五里,寺庄村距城四十里,牧庄距城四十里,连寺沟距城五十里。
《忻州直隶州志》(清修•新印)87页有这样文字:“按旧志载,前明洪武初,编民六十三都,分十五乡。永乐十年,定册籍,仍六十三都,分在城六都、四乡、五十七都。”照此理解,寺庄村属集贤乡,称:忻州集贤乡路村二都寺庄村。
清初,忻州属太原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忻州直隶州,领静乐、定襄二县。清朝沿袭明制,清光绪《忻州直隶州志》中有记载。1913年废州改称忻县。民国初,沿袭清制。
1917年,阎锡山实行“村制”,设编村,满三百户为一编村,当时有主村、附村一说,寺庄村隶属不明。1919年开始实行区制,寺庄村属四区管辖,区公所或区政府驻庄磨村。1937年忻口战役后,忻县抗日政府以北同蒲铁路为界,分为东忻县与西忻县,寺庄村属西忻县。1939年晋西事变后,此制遂废。1945年,阎锡山政权重返忻县,寺庄村仍属四区。1946年,由区易名为乡。同年8月,东、西忻县合并,统称为忻县。
1948年7月21日,忻县全境解放,此制即废。建国初期,仍实行区村制,寺庄村属八区,称行政村,区政府驻庄磨村。1953年,改行政村为乡建制,称八区白石乡寺庄村。1956年4月,归下佐乡管辖。1958年9月,改为政社合一,称红专人民公社寺庄村,公社驻豆罗村。1958年12月1日,忻县和定襄县合并,改称忻定县,寺庄村仍属红专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8月1日,忻县和定襄县分治,复称忻县,寺庄村归下佐人民公社管辖,称寺庄生产大队。1983年9月24日,忻县改忻州市,寺庄村仍归下佐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9月,由下佐人民公社寺庄生产大队,改为下佐乡寺庄村民委员会。
2001年1月,忻州撤地设市、撤乡并镇,原忻州市改为忻府区,豆罗镇与下佐乡合并,称为豆罗镇人民政府。隶属关系同前。
现在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豆罗镇寺庄村。
附1:寺庄村大事记
明
洪武元年(1368年)
明大将徐达、常遇春追击元左丞相扩廓帖木尔至忻州,居民死伤、逃亡甚众,十室九空。
洪武二年(1369年)
春,始祖张兴及表兄邢玉,从朔州马邑县圪针沟迁移至此。
永乐二十年(1422年)
定册籍,编为集贤乡路村二都。忻州共四乡六十三都。
嘉靖十九年(1540年)
冬,气候反常,山中桃、李树开花。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大旱。八月陨霜杀禾,成大灾。民有饿死者。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六月雨雹,雹大如拳,积如小丘,致灾。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牧马河泛滥,洪水成灾。
天启四年(1624年)
春,地震,房屋多毁。
崇祯十四年(1641年)
大旱。斗米白银八钱,死者山积,人相食。
清
康熙三年(1664年)
地震,房屋倒塌,人畜被压死无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十月初五,地震,民房多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三月,夜忽有红光烛天,陨星流西南,大如斗,震声如雷。
乾隆五十年(1785年)
洪水、冰雹,成大灾。
嘉庆十年(1805年)
春夏无雨,大饥。
嘉庆十五年(1810年)
五月,大风拔树。
嘉庆十六年(1811年)
大旱。
道光五年(1825年)
正月十五,陨石如雨,声如雷。
道光十二年(1832年)
冬,殊寒,枣、椿等树多冻死。
道光十九年(1839年)
大旱。
咸丰十年(1860年)
八月,霜冻为害,成大灾。
光绪三年(1877年)
大旱,斗粟千余钱。饿死者十中有二,民相食者有之。
光绪四年(1878年)
连续大旱之余,寒露前五日,大雪覆盖二尺余,压禾折树,民无生计。
光绪十四年(1888年)
银元(龙洋),开始流通。
中华民国
民国六年(1917年)
九月,省政府施行村制。
民国七年(1918年)
春,流行鼠疫。村民有伤亡。
民国八年(1919年)
始设区制。归四区管辖。区公所驻庄磨村。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阎锡山改组省银行,并发行“新钞”。新钞开始流通。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途径本村的北同蒲铁路动工修建。同族曾祖父张向荣时任村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铜元禁止流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十一月,忻县以北同蒲铁路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战略区。路东称东忻县,路西称西忻县。本村归西忻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七月,大雨连绵,山洪暴发。牧马河洪水泛滥,冲毁房屋、土地无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冬,开始实行以“标准亩”负担公粮(农业税)制。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八月初,大雨连绵,山洪暴发,冲毁田禾、树、民房无数。
附2:忻州城门简述
北门为“拱辰门”,系四门之首,乡人称“北城门楼”,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三层,高17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三滴水、歇山顶。檐下高悬“晋北锁钥”门匾。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
南门为“景贤门”,字面有景仰贤圣之意,暗含对桑梓多出俊杰的期望。高悬“三关总要”门匾。
东门为“永丰门”,希望乡人百业发展,物产丰饶。高悬“双流合抱”门匾。
西门为“新兴门”,取“新绪兆瑞、兴盛绵长”之义。高悬“九峰雄峙”门匾。
附3:石岭关简述
石岭关,古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寺庄村东十公里。山势险峻,关隘狭窄,为历代兵家据险争地。据史书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突厥曾逾石岭寇并州。宋开宝二年(969年),太祖征伐晋阳,辽师来援北汉,赵匡胤命何继筠将兵赴石岭关拒之。史志记载:“明筑土城戍守,万历年间改筑石城。”内门洞顶有“观音阁”,外门洞顶有“三义庙”,石城于民国九年(1920年)拆毁。三义庙尚存部分遗迹,名曰“耀德”,系万历二十四年(1569年)所建。石砌门台,砖券门拱,十分坚固。元好问曾吟诗《石岭关书所见》,诗云:
轧轧旃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
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
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
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意气豪。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