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谁最有权威?如有十停人,肯定十停人都说是贾母。贾母作为贾府年龄最长的老者,是贾府的定海神针,也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如果套用今天公司管理架构,贾母相当于董事长。
贾母自嫁入贾家起,就开始管家,他从总经理干起,然后升任董事长。贾母当总经理时,肯定是精明强干。有两件小事可见端倪。
一件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逛至林黛玉的潇湘馆,看到窗子上的窗纱颜色淡了,配了外面翠绿的竹子,显得有些旧。她想起库房里还有软罗纱,让王熙凤拿来换上。这是她管家时舍不得用,特意留下的。这在普通人家,有这样一两匹绸缎,家里的长者老年想起用上倒也不稀奇。但在贾府,贾母管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都需要她调停处理,家里的东西也堆得像个山似的,看到窗纱,竟能想起库房里的软罗纱,这就像在记忆的大海里捞一根针,贾母准确地拾起。可见,贾母当总经理时的事无俱细。
还有一件,贾母过寿,各大官商亲戚都送来了贺礼,贺礼成山。有些她亲眼看过的,有些她看也懒得看的。她随口问王熙凤,谁家都送来了什么贺礼,她听到一处,就说,这些给我留着,我要用。看谁送了什么礼物似乎是贾母的本意,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她要看看王熙凤是否把这些礼物处置妥当,还暗含了一层监管的意思。
贾母也会适时的难得糊涂。家道中落,外面看比骆驼强,里面却是外强中干。有一回王熙凤贾琏要急用银子,就暗中找鸳鸯商量,要把贾母的东西倒出去卖一箱子。鸳鸯悄悄回了贾母,贾母默许。贾母不让声张,子孙多,给了这个,那个再张口怎么办。作为董事长,贾母在表面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这是维持贾府上上下下稳定的一个基本要求。
贾母作为董事长,能适当地让权退位,但也要时刻监督贾府的运营。她的存在,让身任总经理的王熙凤不敢有半点马虎。可以想象,如果贾母糊涂,理不清家政财权,本来就胆大妄为的王熙凤不更就无法无天起来。所以,贾母的精明在于完全履行董事长的职责,既不过渡参与,又适时提醒。上面举的两件事例,都与王熙凤有关。尤其是在潇湘馆一回,王熙凤一是竟然不识软烟罗——这说明业务知识薄弱啊;二是没有及时更换窗纱——说明管理者失职啊。当时就见王熙凤万分紧张,生怕留下管理不严业务不熟练的诟病,只得表白了又表白。贾母懂得适时提醒,适时警示。
贾母的也懂得安抚。有一回讲到,喜欢说话的人得宠,沉默的人容易受忽视,难得的是贾母亲口说出了这个事实,并说王夫人、李纨平常不大说话,但也“可怜见的”,让人怜爱。如果在一家公司,董事长全凭个人喜好处理日常事务,喜欢做表面功夫的人、那些爱说的能说的讨了巧,那可想而知,公司的风气将是何种状况。
作为董事长,贾母也不大参与贾府的日常管理事务,也可能是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大多时候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王熙凤带领人夜抄大观园那一回,因为有人在大观园中拣到了不雅之物,送到王夫人处,王夫人气急败坏地想到了抄拣大观园。这是荣国府江河日下的重要节点,也为日后抄家埋下了伏笔。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让高高在上的贾母知道,我常想,如果贾母事先得知,会不会允许这样做,她稍一干涉,或许能改变家族命运的格局。
贾母最打动人处,在于一个细节。有一回讲到元春做善事,贾府上下到道观拜佛听戏。一个剪灯花的小道童来不及躲闪,直撞到王熙凤身上,上上下下一齐喊打,贾母知道了,立即让大家停手,特意让人领了来赏了钱,并一再嘱咐“不要为难了他”。贾母的仁爱之心呼之欲出。一家企业的领头人如果冷面黑心,营造出的企业氛围肯定也是阴冷灰暗。
董事长的作用是一根风筝线,风筝跑得再远,也不能离了线。失了贾母的贾府,不久就抄家,家破人亡,破败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