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朋友圈时不时的被各种儿童安全相关的意外事故刷屏,有马上要出生却被顺产妈妈带着跳楼的胎儿,也有不小心被商场电梯卷进去的大孩子,还有被幼儿园老师打针的学龄前儿童,等等。回忆总是七零八碎的,以下是在网上搜到的儿童安全大数据分析:
“据意外伤害监测网络显示,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受伤害原因。2000~2005年,我国0~14儿童因意外伤害所致的平均伤亡率为20.1/10万人,平均每年近20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中国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伤亡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
2017的数据是这样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 5.5 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相当于平均每天有 150 名、每小时 6 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离世。除此之外,非致死性伤害的发生率为意外死亡的 35 倍。“
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仔细看看,儿童的意外伤害其实主要集中在溺水,烧烫伤,摔伤,交通事故,窒息,拐卖,走丢等常见领域,地点大多也发生在熟悉的家里,或者户外公共场合。当然,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大多是有父母或监护人陪伴在身边的。那为何我们的监护人父母会出现一时的大意疏忽,监管不力从而导致意外的发生,最终造成悲惨的经历呢?
我们家老大三岁多点,目前来看已经经历过四次意外事故。
一次是快两岁那会吃“好多鱼”被噎到不能发声,脸发紫,她自己惊慌求助。我当时在旁边立马抱起学着做双手抱肚子弯曲她背部的急救姿势,再加上她自己的哭叫,最终竟然死里逃生,不过,想想都后怕,真的是分秒时速。第二次是把药瓶举起来看里面的药丸,结果一颗药丸正好掉进她鼻孔,幸好她大哭鼻涕多融化了药丸,在家就自己都出来了。第三次是把豌豆吃进鼻孔了,去医院取出来的。第四次是在沃尔玛和爸妈走散,幸好被工作人员抱起留在门口后被我们找到。
四次意外,我都在她身边陪着她,也都没看手机,但意外就是发生了。思考好久后总结,是我们做父母做得时间久了,然后疏忽了必要的监护环节,导致意外发生。但这个解释总显得没有说服力,内心的结一直未解,一直恐慌担忧再次发生。毕竟同样的事件持续的发生,且多于三次,那一定不是意外,不是偶尔因素了,必然是流程或者程序存在问题,那最后就是我们父母的问题了。
最近看《清单革命》很有感触,里面提到将世界上的问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简单问题,如依据配料表做蛋糕,虽然有一些技巧需要掌握但培训练习几次后,最终会成功;第二类是复杂问题,如把人类送到月球,这需要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交叉协作的大工程,尽管我们当初不相信,但依然实现了;第三类是超级复杂问题,如抚养子女问题,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带大老大的那套方法可能不适合用来带老二,尽管老大的衣服可以给老二穿,小的时候。
所以说,陪伴监护小孩子,因疏忽发生“无能之错”导致意外,那也不是完全不被理解的。毕竟抚养小孩子本身是超级复杂问题,所以过程中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意外结果是超级复杂问题的显著特征。
但我们监护人不能因为是超级复杂问题,而不放弃自我的学习成长调整以来应对这个变化的过程,对吧?明天接着思考分析具体以人为本,以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策略。毕竟为人父母,孩子安全,忽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