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篇个人原创。
感恩关注,欢迎转发。
2018年10月30日傍晚,当我在手机上刷到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时,我震惊得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虽然早知道当时已年过九旬的老人迟早都会有这一天,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我除了惋惜,只有震惊。
从网上看到今天是金庸百年诞辰,感觉必须要写点什么。既是为了纪念他,也是为了纪念曾经那个被金庸作品深深影响的我的青年时代。
我印象中与金庸有关的个人记忆实在数不胜数,随随便便就能举出一大堆。
没记错的话,小时候看的第一部金庸剧应该是1991年孟飞版的《雪山飞狐》。片头曲《雪中情》和片尾曲《追梦人》至今都还躺在我的音乐播放清单里。后来又陆续看了好多部别的金庸剧,有些是同一部小说改编成的不同版本。
看多了之后,终于忍不住在几年之内读完了他的所有15部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个人最喜欢《天龙八部》和《鹿鼎记》。
这还不过瘾,随后又去找了许多解读或者谈论他作品的书来读,像是陈平原的《千古文人侠客梦》,北大教授孔庆东的《醉眼看金庸》系列,以及现在时不时还会看的六神磊磊的解读文字。
所以那时候跟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只要一聊到跟“武侠”或“金庸”相关的话题,我几乎总是滔滔不绝,别人完全没有插话的机会。
大学时最好的朋友过生日,听说她刚开始谈恋爱的我专门跑了好几家书店,就为了找到一套据说是“金庸爱情百科全书”的《神雕侠侣》送给她当作生日礼物。
金庸小说也引发了少年的我对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一直延续至今。
那时喜欢唐诗的我觉得金庸像杜甫,厚重渊博;古龙更像李白,奇崛诡异。两人各擅胜场,一时瑜亮。还因此去读了古龙的几部代表作。
当然也不得不提在网络还不如今天这么发达的1999年,由王朔挑起后来影响广泛的那场“骂战”。我还设想过这事若是发生在今天,那将会是怎样一副情景。
以及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关注到作者的生平:他的记者和报人生涯,他的几段婚姻,他的“香江四大才子之首”的美誉,他的儿子在美国自杀的巨大不幸等等。
关于痛失爱子一事,我至今都对他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谈到这件悲痛往事时的字句记忆犹新。他说他在写此书时,在描写到张三丰眼见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说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都“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总之,在我的个人成长经历里,金庸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名字。他的书给了我无尽的阅读快乐,也引发了我对于人生、命运、文化、世界等宏大命题的最初的思考。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从他的书里看见了复杂世界的某个切面,也看见了在求知路上肆意狂奔的自己。
不过听说近年来读金庸小说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许多00后甚至都没听过这个名字,我并不为此感到惋惜。万事万物都逃不掉“成住坏空”的命运,相信熟知历史的金庸先生若是泉下有知,也早就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了。
即使是我自己,这几年对武侠小说和金庸剧的关注也少了很多,只是偶尔会刷到某部小说又将翻拍的消息。说到底,武侠小说也只是文学殿堂中一个并不主流的品类,还常常因此受到正统文学的歧视。将其称之为“成人童话”并不为过,而无论多精彩的童话,也总有渐行渐远束之高阁的那天。
因为人总要长大,不可能永远活在善恶分明的童话世界里——在那里大侠们尽可以快意恩仇挥金如土,但现实中的打工人却不得不面对房贷车贷下一代等种种不可能回避的人间真实。
不过我内心依然保有一份乐观,因为文学和故事都与人性底层需求紧密相连。只要人类还存在一天,我们就离不开文学,离不开故事,当然也就离不开小说,离不开阅读。
虽然“武侠小说”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分支,并且还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但我依然相信,只要这个品类还没有最终消失,“金庸”这个名字就注定不会湮没。我觉得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这已属莫大的荣耀。
感谢金庸先生为华人文化圈塑造了一群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感谢他在一行行文字里勾起了无数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感谢他用一支笔带给了几代人无与伦比的快乐,感谢他将中华文化推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金庸先生千古!
《如是我闻》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金庸《神雕侠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