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佳书评】《一片叶子落下来》:如果我们反正要凋落,要死亡,那为什么还要来到这里呢?

生命就像一片叶子 从发芽生长到枯萎凋零.jpg

昨日还是烟雨裹城,今朝便又暖阳洒地。春姑娘呼来如酥细雨,滋润万物,唤来如裟和阳,呵护千花。

水碧山青,泥融燕飞,沙暖花燃,江南三月的春!
等交通灯的当儿,我注意到街角那株早樱,枝头粉色花朵簇拥,热烈绽放,闹得正欢。

只是,半月前,经过这里时,它还只是光秃秃的树干哩。那天,恰巧飘起了冷雨来,忘带雨具的我,还曾有过一丝怨怼,嗔怪它为何就不是密叶成荫,提供那遮风避雨的所。

我们每个人何其不是这片叶子呢.jpg

清晨六点,习惯性打开BBC电台,收听英语新闻。

3月18日,美国摇滚乐先驱查克.贝里(Chuck Berry)于当地时间周六下午去世,享年90岁。

3月20日,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翘楚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feller)与世长辞,享年101岁。

3月20日,美国《纽约书评》发布消息,创始人兼主编罗伯特.西尔维斯(Robert B Silvers)在位于曼哈顿的家中病逝,享年87岁。

......

我坐在书桌前,心一沉。

那种感觉,就像孩提时代,和邻家小伙伴去河滩挑拣被河水磨蚀成了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子儿,玩厌后,便胡乱将几分钟前还爱不释手的石头子儿,一股脑儿塞进裤兜里,一群野孩子做起捉迷藏的游戏来,玩得正起劲儿,却不小心被一块漂流木绊倒了,兜里的小石头一下子硌得生疼。

“呜呜,怎么就忘了嘛,兜里还装着石头子儿呢……”

关于生,关于死,这谜团一般的问题,曾久久困扰着我,但绞尽脑汁,仍参它不透、悟它不明后,我痛下决心将之束之高阁,从此不要去理会。

可,就在今晨,这些赤裸裸关乎死亡的事实,还是硌得我生疼,它们再度提醒我,你想或不想,死亡这个monster,一直就在那里。

该生长时 我们用力生长.jpg

洛克菲勒先生,虽久闻其名,对其事迹,我却仅略晓一二,了解不算太多。

知道查克.贝利先生,缘于念大学,有一阵子疯狂迷恋上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之故。虽然,披头士红极一时的那些年月,这个世界上甚至都还没有我。喜欢上一个人,就有想去了解他一切的冲动吧,于是,做足功课,对披头士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深入了解。

主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要给摇滚起另外一个名字的话,你可以叫它‘查克-贝里’。”就因这句话,爱寻根问底的我,又仔细“调查”起了查克.贝利——这位被滚石、披头士、沙滩男孩等伟大乐队纷纷模仿的摇滚之父。爱屋及乌,查克.贝利先生便也成了我尊敬的挚爱。

但听闻罗伯特.西尔维斯先生仙逝,我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一直认为,作为美国知识分子精神粮食而存在的《纽约书评》,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关键缘于其秉持了“追求深刻,珍重文化,据斥油滑,绝不媚俗”的办刊原则,而这也正是主编西尔维斯先生本人人格的体现。

先生具有远见卓识、怀疑精神,勤苦敬业,事必躬亲,每文必读,精编细校。书评篇篇都是精品。作为《纽约书评》四年的读者,每期,都恨不能从头到尾读完,连广告都不愿拉下。透过文字,与先生进行着无声交流,日子久了,便早已在心里把他当成了老朋友,甚至曾在梦里梦到飞往美国,与他见面。

可是,你看,生命何其倏忽易逝,不经意,就已是死生两茫茫,阴阳两隔,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来不及”。

宁谧的冬雪 .jpg

悻悻走出寓所,转角处,便一下子瞥见了那满树盛开的樱花。
苍穹碧蓝,清风徐徐,摇落几片花瓣,纷纷飞散。

于是,又不禁思考起“为何而生”来。

我想,疲惫无助、孤独寂寞时,对人生感到迷惘、失去信心时,迷失于忙碌的生活、找寻不到幸福时,或许,我们都曾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吧。

生命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生命与死亡,古往今来,困扰过多少人,也就有多少人对之进行过探讨。

人生是什么?

曾读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在书中,先生举过一个例子:“大臣比德对国王埃德温说,王上,人的一生就好像您冬天在宫中用餐时,突然飞进宫殿中来的一只麻雀,这时候啊,宫中炉火熊熊,外面却是雨雪霏霏,那只麻雀穿过一道门飞去,消失在它所来的严冬的黑暗里。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能看见的,也不过是在这里稍停的片刻,在这之前和之后的一切,我们都一无所知。”

将一生比作有生命的物体,如小雀子,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是西方人对生命短促的描绘,可谓精到。而我们东方人却似更喜用无生命的自然景物来形容生命,比如朝露,比如流水,比如不系之舟……

古诗中,尤爱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而这十九首佚名诗,百分之二十都表现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流露出乱世中人们对生命的困惑。文学史中,生命意识的普遍觉醒,实则也正是萌生于风雨飘摇的两汉魏晋时期。

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任,国势的衰微,生命朝不保夕,亲友生死离别,实已司空见惯。

怎样去活,就必然成为一个问题。

《古诗十九首》诸多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及时行乐”。

如《生年不满百》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再如《驱车上东门》里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既然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如飞鸿踏雪泥般,终究茫茫不知所终。无论高贵还是卑微,无论美丽还是丑陋,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终究逃不过“死亡”的魔爪,又何不趁就有限之生命,尝遍鱼肉之乐,放浪形骸之外呢。

说实话,在对己要求最是松散的时期,我也曾尝试如此这般草率地过,但终未逃脱“空落”的折磨。

人,毕竟是精神与物质的二元统一,无法割裂而活。

只是究竟该如何生长呢.jpg

只是,到底该怎样地活着?

如果我们反正都要掉落,要死亡,那么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

虽然我还不能给出自己的答案,但或可借英国哲学家罗素先生的观点一用。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他写道,“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怜悯。”

初读这篇短文,理解尚不透彻,而今,经历日益丰富后,就有了诸多共鸣。

若果人生没了爱的滋养,便与荒原无所差别。对爱的憧憬与渴望,确实是人生的原初动力。前几日读一篇公号文章,一位清华学子说,在他心里,房子决然不应该成为这一代人的终极追求,而爱才是。深为认同。遭遇过很痛苦的事儿,以为自己过不去的时候,对家人的爱与责任,总能成为我迷航的指明灯。我常在想,对我这样一个对物质相当无感的姑娘来说,最好的生活,真地不是千金裘、五花马,而是屋外碧水青山,室内有爱人温柔相伴,任它时光流逝,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就好……

罗素先生说,用对爱追求的激情,他同样想去探索知识,因为希望能够理解人类的心灵,能够知道群星为何闪烁,试图领悟毕达哥拉斯所景仰的数字力量。我想,物质日益膨胀的当下,精神危机早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儿了。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原因无它,只因停止了用知识充实自己。我们太多人,宁愿躺着刷屏,也不愿坐着翻书。社会各界呼吁阅读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于我自身而言,若是每天不去读几页书,写几行字,念几句诗,就会坐立不安,深怕自己一不留意,就被这信息爆炸的时代给怠慢。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更不晓得,明天会不会更好,但总认为,只要不是空有一副皮囊,一直在坚定朝前迈步,就定会见到光明。

罗素先生还说,爱和知识,只要有可能,是为通向天堂,但怜悯总将他带回尘世,痛苦呼喊的回声回荡在他的内心。他渴望能够减少邪恶,也因为自身的无能为力,而深受折磨。我也如此。敏感多思的我,爱好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却也时时被各种丑陋、残忍、贫苦牵引,内心悲戚。

有一段时间,甚至不忍卒读任何中东有关的新闻,只因看到战火纷飞中无辜百姓绝望惊恐的眼神,我就会难过到无法自已。对万事万物感触比人更为敏锐的我,冷不丁就会被各种苦难击中。我常想啊,如果我有更大的力量,最想做的,就是去减轻那些真正处于不幸之中的人们的悲伤于万一。只可惜,我还没能攒足那份力气。

风雨再大 也不能停止生长.jpg

如此要求自己,充实过着一生,纵然明天离去,也是无憾了吧。摇滚之父查克.贝利先生,商界大亨迈克菲勒先生,我最爱的西尔维斯先生,他们都是不带遗憾地走向天堂去的吧。

这样想来,我也才释然了。盼您们,最爱的先生,在天堂,怡然。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美国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博士写的著名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它是目前为止,我读过的阐释生命的最好作品了。

一片叶子落下来.jpg

全书用一片叶子形容人的一生,通过一片叶子生长、死亡的过程深入浅出地揭示着生命的意义:一片叶子生在春天,长于夏天,在秋天绚烂,于冬季走向死亡……语言优美,发人深省。

叶子丹尼尔告诉叶子弗雷德,给人遮荫,是树叶的目的之一。

“什么是目的?”弗雷德问。

“就是存在的理由嘛。让别人感到舒服,这是存在的理由。为老人遮荫,让他们不必躲在炎热的屋子里,也是存在的理由。让小孩子有个凉爽的地方可以玩耍,用我们的叶子为树下野餐的人扇风,这些都是存在的目的啊。”

叶子丹尼尔又告诉叶子弗雷德,秋天就是这样,树叶该搬家了,有的人把这叫做死。

“我们都会死吗?”弗雷德问。

“是的,”丹尼尔说。“任何东西都会死,不论是大是小,是强是弱。我们做完我们该做的事,我们体验太阳和月亮,经历风和雨。我们学会跳舞,学会微笑,然后,我们就要死了。”

最后,丹尼尔掉下来了,再后来,叶子弗雷德也离开了大树,掉在了雪堆上,睡着了。

大树和雪地里沉睡的,是明年春的生机.jpg

但是,他不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也不知道,雪会融化成水;他也不知道,自己看似干枯无用的身体,会和雪水一样,让树更强壮,他尤其不知道,在大树和雪地里沉睡的,是明年春的生机。

如果你问我,反正都要掉落,要死亡,那么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

我要告诉你,只要找到存在的理由,即使终将离去,我还是要来到这里。因为,你可知道,在大树和雪地里沉睡的,是明年春的生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830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99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875评论 0 33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37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734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91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5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17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6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98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5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27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2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0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49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36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于我而言喜欢他是一场很美的梦,情节是荒诞的,感情却是真实又灼人,如果你也有过不完全纯洁的友谊,推荐一首Kate H...
    balabala099阅读 539评论 0 0
  • 雨潺潺,近年关,不胜凄凉,更添几分霜寒。莫惜帘外红残,楼里孤人笑影单。灯下薛笺风吹乱,赋辞与谁看?重重山。 ...
    龍文轩客阅读 237评论 0 0
  • 在城里住久了,就会怀念乡村生活,炊烟淼淼,夕阳西下,时不时远处传来的狗叫声,都能让人流连忘返。乡村印象不止是...
    明先森森阅读 825评论 0 2
  • 那一世流离辗转,后来为你肝肠寸断。 那一世刀光剑影,后来许你云淡风轻。 那一世西出阳关,后来负你孤月婵娟。 那一世...
    东方地秀阅读 221评论 8 2
  • 众声喧哗的浮躁时代,请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波续流,亦不热衷表面的繁华,而是透过事件的思考我从别人这件事中,...
    是MY不是阅读 2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