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暴雨,没有码字的心情,这篇文很长很长,是之前的存稿,可能涉及侵权,以后会删
疫情之下,我们都被困在家里,追的剧肯定少
我看了猎心者,这一部剧。
里面破案悬疑的剧情,逗比搞笑的李佳琦都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
反而是俩个情节让我久久无语。
剧里是这样的:
业务员为了更好的将千凤药酒推销给一位老年人,
隔一段时间就去这位老人家里打扫一次卫生,
一段时间老人住进了ICU,业务员跑前跑后,老人非常感动,差点将自己的房子过户给业务员。
还有一位蔡大爷,自从喝了千凤药酒后就由脑梗变得“脚下生风”,
而在探访过蔡大爷后才知道,
蔡大爷并没有得脑梗,大量购买千凤药酒,放任业务员添油加醋地渲染自己的“传奇故事”,是因为业务员对自己非常照顾,
亲儿子也不如业务员贴心。
一句话概括就是: 亲儿子没有业务员亲
影视剧有些戏剧化,可这也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下,真实发生的事实。
有个真实案例,一个老奶奶有天发病在家,家里无人,子女工作,刚好是业务员给她带早餐上门,发现及时送医院,不然后果严重,可以说是救了老奶奶一命,后来老奶奶认业务员成干儿子,还借钱给他创业。
这样的故事真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不耻于业务员不择手段的推销产品,甚至利用欺骗感情的方式,获取利益。
可想一想,为什么亲儿子没有业务员亲,
春节前在,闲聊时,有些朋友跟说,他们准备今年不回家过年,因为学业,因为生意
闺蜜的姐姐,今年也没回家过年,她不想错过这一次于她来说千载难逢的机会。
网上有一篇爆文,用表格计算出你还能陪父母多久
人生不过1万多天,900个月,而这900个月可以在纸画上一个30X30的表格直观地表现出来的,看着表格从三分之一,缩减到最后一行。再次缩减成最后一个小格子,才发现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仅仅只有一个月。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的感觉就是:恐慌。
惶恐于自己已陷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亲不待这句话中。心里想着要多陪陪父母,可不久后这篇文章早已被抛之脑后,我们始终都身陷于这句话中,生而为人,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早知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也许已经明白有些东西想留却留不住的。
当真正。留不住的时候。才会悔不当初。
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网上有很多人抱怨,抱怨父母不听劝,照样出门遛狗跳广场舞打麻将。一点也不注重防护。
抱怨他们的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你若是想一想,当你还小,不懂事的时候,在家里乱啃遥控器,又或是电池其他东西,父母会不会气急败坏对你喊,乖乖,这个不能吃,然后又不知从哪里摸出了零食塞给你
那种心情,像不像在网上气急抱怨的我们。
我的回答是真的很像。
父母子女这一场人世相逢,幼时,是父母原谅我们的不完美,教导我们一步步成长,
而现在,正是我们原谅父母的不完美的时候,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有过一段厌恶自己父母的时候吧。
因为他们不合时宜,因为他们管这管那,因为他们老套过时,因为他们目光短浅,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
可他们也在努力,不断的追赶,注定渐行渐远的我们。
龙应台那句话,戳动了很多人的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怎么能不追呢?
怎么可能不追呢?
他们只是想将这个渐行渐远的过程稍微拉长一点。
爱情里常常讲,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父母所需的也不过是陪伴,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试图将陪伴过程,拉长一点
却又一次一次被我们拒绝。
有人说,孩子长大的过程,其实是父母“作用”逐步减弱的过程,
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逐渐成长到能自我照顾,再到后来的经济能力独立,我们强大了,父母也衰退了。
而大多数人只是给予好的物质基础,
对于大部分老年人而言,子女的陪伴比金钱更为重要,孤独遍布从生,而庸碌半生,最终只能独自生活
过年回家那段时间,发现家里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不回家过年,剩下自己的爸妈独自在家,我们用工作和发展来搪塞父母,可是又剩下几个年可以搪塞呢?
假期里我们家一直是我做饭。
昨天,我做好饭回到自己的房间敲文章,本已经不饿了,听到老爸喊我吃饭的声音,我特别特别想回一句,吃过了,不饿。
可脑海里突然回想起。昨天饭桌上。收到,开学通知后告诉老妈。
老妈说,你还有20多天就开学了时,脸上落寞的表情。
我当时回怼道,那就吃不到你闺女做的菜了。
一旁的弟弟,一副解脱了的表情,再也不用吃姐姐做的黑暗料理了。
我起身,出房间,拿了碗,装了一点饭,坐在饭桌旁吃了起来。
开学之后,我去外地,弟弟去住宿,
这样一家四口,在一起吃的饭又有几个呢?
我希望看到文章你们,可以转念一想,
想想这样的一顿饭,又有几个呢?
拜拜,今天下雨,希望明天天晴
这篇文以后会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