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得知消息,大姨走了。大姨病了好几年了,说心里话,对这个消息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然而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起一件件往事,悲伤还是涌上心头。
姥姥生了四个女儿,妈妈排行老二,大姨比妈妈大十二岁,妈妈比三姨大六岁,三姨比老姨大五岁。大姨出嫁的时候,三个妹妹还小,大姨带着无尽的牵挂嫁到了远方,不是一般的远,是四川。大姨父是建筑工人,后来又因为援建大地震后的唐山,举家搬到唐山,从此扎根于斯,新唐山凝结着他们那一代人的汗水。
大姨一个人在外,因为离得远,又有儿女牵绊手脚,加之经济不宽裕,她很少回东北,那时不像现在通讯这么便利发达,全靠家书传递思念寄语平安。除了和大姨父两个人艰苦奋斗,大姨没有任何依靠,她辛辛苦苦养着五个孩子。可是即便如此,东北的娘家仍旧是大姨深深的挂念,她省吃俭用,每年都给姥姥姥爷寄钱,补贴家用,在那个贫穷的岁月里,这些钱对于一家人生活的维持真的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姥姥姥爷去世了,那个家也不在了,大姨又开始惦记她三个妹妹的生活。我们兄妹从小学到大的衣服,都是大姨一家接济的,一个一个的邮包贯穿了我们青少年的时光,接邮包,拆邮包,是我们最欢喜的时刻。毛衣、外套、裙子,各种各样都有。虽然是哥哥姐姐们穿过的,但是在大姨精心的清洗和保管下,还是那么整洁。在农村,那些款式也颇为时尚,穿上美美的。这对于我家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直到我上大学,大姨还给我寄过衣服,还买内衣、棉拖鞋送给我。这种恩情,让作为晚辈的我们永世难忘。现在当我可以花很多钱买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时,我不会忘记,这幸福的生活有着大姨的奉献。
我和大姨一共见过五次面。
第一次是我1992年我考上高中的暑假,大姨带着大姐来我家,大姨穿着深蓝色外套,干净利索。真是手足情深,进了家门,她和妈妈两个人就哭了起来,她们应该有十几年不见了吧,现在回忆起来,那就是悲欣交集啊。但我当时肯定无法理解那种情感,我因为家里来人而感到莫名兴奋,心情飞扬。大姨很喜欢我,一个劲地说我长得像电视剧里的小婉君。两天后,大姨又去老姨家,她们一起去给姥姥上坟,大姨坟前哭泣,酸辛苦辣,冷暖自知,人生是多么不易啊。
第二次是95年高考结束,我和三姨去唐山,又见到了大姨,那些年她照顾孙子孙女,也是忙里忙外。很多细节都忘记了,只记得大姨早上给我做面条,我吃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好像每吃下一口她都感到欣慰,好像在大姨的心里,我还是那个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细粮的小女孩。对我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次见面,是我大学毕业,去北京给大姐家外甥辅导功课,然后跟大表姐回唐山,大姨那时还硬朗,见到我格外高兴。有邻居来了,大姨就介绍我是哪个大学的。在她眼里,我是读书出息了。她为我高兴,更为我的爸爸妈妈高兴。
2004年大表姐带大姨去大连旅游,我和大姨又见了一面,那时我已经结婚。那次见面十分匆促,旅途劳顿,我们也没有深入地聊天。
之后我参加了工作,过了一年又怀孕生子。以前还会写信,后来也不写了。打电话,大姨已经有点耳聋,打的也少了。期间只偶尔给大姨寄过东北木耳、榛蘑这些特产。为人母的生活忙忙碌碌,和大姨的联系真的少了。
2013年,我从大连调到海口工作。搬家前,最想念的是几个姨。在童年的记忆中,我所能感受的关爱,除了父爱和母爱,就是来自几个姨的了。我永远忘不了大姨对我疼爱的眼神,穿越漫长旅途的一个又一个邮包,一封又一封的书信。忘不了寒暑假时,南县道下来两个人,两个小黑点,越走越近,越走越近,原来是三姨和老姨,于是我一边叫喊一边飞奔出门……我一定要在去海南之前,去看大姨三姨和老姨,否则于心不安。于是,我踏上了回故乡的列车,回来后,又直奔唐山。
大姨和大姨父正在小区和人聊天,对于我的到来真是没有想到,很是开心。然而我明显地发现,大姨老了,说的话少了,反应迟钝了。我注意到相镜子里大姨年轻时的照片,真有人生如梦、岁月如梭之感。怕增添她的负担,第二天我就走了。临别前,我给大姨留下一个红包表达我的心意,并叮嘱她注意好好养生。大姨坚持要送我,不仅送出了家门、大门,而且一直送我过了街。我注意到她的步伐已经是小碎步了,据说人的脚老了,说明人是真的衰老了,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不是个滋味。大姨的神思不再敏捷,但是她一再要送我,那就是依依不舍吧,她对我的感情,对娘家的感情,都凝结在她无言的蹒跚的步履中。
后来大姨越来越耳聋了,即使年节我都没怎么打过电话了。然而我又没写信,一切都是电话、微信、邮件的时代,我把写信的习惯彻底丢了。由此也成为一个遗憾,我应该多给大姨写写信的。因为我知道,来自于我们的消息我们的牵挂大姨感知到了多么开心。就在去年,我给大姨寄一箱热带水果,没想到天热,邮到了后烂掉了大半,即使这样,听大姐说,大姨还是很高兴,跟别人说我给她寄水果了。现在回忆起来,觉得我给大姨的爱还是太少了,心里感到亏欠。
昨天晚上睡不着,想起了这些事。大姨是平凡的小人物,但是平凡中又蕴藏着伟大,她用一生的行动诠释着两个字,担当。她用勤劳、耐力和吃苦撑起一个家,白手起家,让一切从无到有,不仅把五个儿女培养成人、成才,而且还鼎力帮助我们外甥外女。大姨一生人品正直,善良,五个孩子也各个好人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这是她值得称道的业绩,人间正道,这是榜样。生老病死,本是寻常,我们不要有太多的悲伤。去的人去了,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重要的是从长辈的身上,继承那些闪光的品质,获得生命的启示,让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变得更丰满,更庄严。
更重要的启示是 ,人生短暂,八十几岁的人生,其实也是转瞬即过。我们爱谁,都不要等,要爱在当下,不留遗憾,没有追悔。生命中有很多东西不过是身外之物,是可以放下的行李。但爱不是,爱是本质性的,构成着生命的意义。不要等待,不要怠慢。
愿大姨的灵魂在天堂安息,永享福乐!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