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人导演的真实故事,其激烈、宏大、悬疑、谲诡、曲折、反转,是任何鬼才导演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其中《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过程,就是一部极其辣眼的超级大片。
1.缘起
塞尔维亚不靠谱的愤青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之所以说这个名字里有两个“普”的小子其实根本不靠谱,一是他代表的极端组织“黑手社”非常不靠谱,它的社章规定:“宁愿采取恐怖行动,也不愿进行理性宣传。”这不就是现在所说的恐怖组织嘛!
二是他这一枪不但搅起世界大战,让数千万人死伤,还导致自己同胞12.5万士兵、60万平民死亡,占国家总人口的15%,是一战中被揍得最惨的国家,没有之一。
三是他刺杀的斐迪南大公是个好人。除了有点死心眼以外,费迪南大公反对侵略,反对战争,积极推进民主改良,做的全是靠谱的事,如果他老人家健在,也许欧盟100多年前就实现了。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的顶着,既然出事了,那就兄弟们抄家伙,一起上呗!
个高的倒霉带头大哥德意志帝国,率领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组成同盟国阵营,闪亮登场。请注意,同盟国的倒霉蛋们,战后的国名全改了,“帝国”或“王国”的后缀统统被阉割了,取而代之的是“共和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更是被大卸八块,不复存在了。
俄罗斯帝国(始作俑者之一,但打了一半,被德国人一招釜底抽薪——资助列宁同志回国闹革命——给搞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大英帝国、意大利王国(本来是同盟国成员,却被一纸《伦敦协议》诱拐当了叛徒,但战后英法美不兑现承诺,战死近六十万士兵的意大利人,像猴一样被耍,导致其国内矛盾激化,民族主义浪潮活生生培养出法西斯主义及其代表人墨索里尼,为下一次更大的灾难埋下了种子,是比战败国还倒霉的战胜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典型的兔子急了也咬人,愣是跟强大的德国杠上了,导致德国闪电战灭掉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破产)、罗马尼亚王国、希腊王国组成协约国阵营,也磨刀霍霍。
两大阵营自1914年7月28日互削到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又4个月,死伤3000多万人,以同盟国彻底认怂结束。
胜者为刀俎,败者为鱼肉,失败的同盟国哥几个垂头丧气、忐忑不安、诚惶诚恐地等待着战胜国对自己命运的安排。
战胜国当然就是另一幅气象了,敲锣打鼓、趾高气昂地商量着如何分赃。商量地点定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其成果就被命名为《凡尔赛和约》。
值得一提的是,咱们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著名的外交家陆徴祥、顾维钧代表中国参加了条约协商。但“自古弱国无外交”,内忧外患之老弱中国,根本没人把咱们放在眼里。我山东青岛的利益,竟然只是从战败的德国鬼子手里倒腾到更加贪婪的日本鬼子手里而已。这样的战胜国屈辱,让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彻底爆发了,1919年5月4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燃遍华夏大地,而“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咦,跟另一个窝窝囊囊的战胜国很像哦!
2.过程及内容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那个刚开始大打出手的沙俄,被列宁同志领导的苏俄所取代,皇帝一家也被灭了门,苏俄是唯一参战而未被邀请参会的国家。
一、议事规则。
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
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 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二、会议机构设置。
第一是“大国会议”,有点像常委会,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
最初是“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
由于人多扯皮,加上日本人内心贪婪、外表虚伪的做作表现,啥事儿都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两手往大腿上一放,低头弯腰“嗨、嗨、嗨”得不干正事,1919年 3月26日起,日本鬼子被踢出局,“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
但意大利这个叛变过来后娘养的货,根本说了不算,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哭着鼻子也退出了。最后的大国会议实际是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确定的。
第二是“和平预备会议”,即27国全体会议,和会期间仅开过6次,其实就是代表们照照相、举个手、鼓鼓掌,严重的形式主义。
第三是“专业委员会”,和会附设有国际联盟、赔偿、领土问题、条约起草、战争责任、国际河港铁道等专门委员会52个。
第四是“和平正式会议”,即协约国代表与各交战敌国代表分别相会,一次是递交和约最后草案,一次为签署和约。
三、和约内容。
会议的出发点是严惩德国,削弱德国的势力,重建国际新秩序,实现永久和平。当然还有见不得人的阴谋,密谋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和约》包括15部分、440条约文和1项议定书。
主要内容有:
1、成立国际联盟组织及联盟盟约,主要规定了国际联盟的组成、宗旨,会员国的权利、义务以及有关建立委任统治制度的规章。这就是现在“联合国”的前身。当初成立“国联”目的之一是扼杀共产主义的苏联,后来苏联竟然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真是时也命也!
必须给伟大的美国威尔逊总统点个赞!
英法吃相贼难看,一开始就要肢解德国,瓜分地盘。与利令智昏的英法不同,美国在巴黎和会首次发言时即提出要优先讨论国联盟约问题,强调国联盟约与对德和约应当成为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任何国家都有约束力,以确保那些无力自保国家受到公平对待。
多介绍一下威尔逊总统。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于1856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斯汤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早年在弗吉尼亚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和历史,曾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后来相继担任过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和州长。1912年和1916年先后两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威尔逊仪表堂堂,意志坚强,是个极端自信的理想主义者。在他执政期间,美国发展迅速,成了世界首富。威尔逊认为,根据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美国应当放弃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担当起领导世界的重任。为此,他在做出对德宣战的决定之后,又于1918年1月8日提出了以建立国际联盟和维护公海航行自由为基础的“十四条”争霸世界纲领。威尔逊还因为这个十四条,获得了1919年诺贝尔和平奖。
这十四条中的第一条,就是“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威尔逊觉得,要是大家有话摆在桌面上,就不会出现俄国外交大臣暗中鼓动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闹起来之后又强力支持塞尔维亚这种事情,那这场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从这一点来看,威尔逊是个光明磊落的爷们。
第二条是“不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这是被德国人搞潜艇无限战搞怕了,潜艇击毁大量商船,的确是禽兽不如。
后面还有波兰复国,德国从比利时、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撤军,把普法战争中割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还给法国等等。
最重要的就是张罗成立这个国联,威尔逊希望以后都不许再打架了,有矛盾去国联说理去。
威尔逊对于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之所以特别着迷,不仅因为这同他的政治声誉和历史地位息息相关,同时他还把此视为取代英法称霸世界的根本大计和必经之路。
可以看到,威尔逊是不世出的伟大领袖,现在看谁不顺眼就拽过来揍一顿的美国,嚣张跋扈的底气就是从他那时打下的基础。
当然,《凡尔赛和约》成为最烂的条约之一,一半也要归功这位老兄的理想主义,这在后文中会有说明。但那也只能说他是好心办坏事了。
2、民族自觉。这是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意见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整个和约中最大的Bug,是“和约”成为“仇约”的肇启。
3、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可怜的德国,惹事的明明是他小弟奥匈帝国,他却要承担挑起战端的罪名。
4、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德国由此损失八分之一的国土。
5、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6、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只能维持10万人的陆军和1.5万人的海军,废除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不得拥有飞机、坦克和火炮等重武器。
7、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德国要向战胜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英、法、美三国组成的赔款委员会最终确定赔款金额为1320亿德国马克,约合330亿美元。这笔赔款直到九十年后的2010年才彻底还清,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经济压力。
3.影响后果
“ Paris Peace Conference(巴黎和会)”一点也不“Peace”!它造成的问题远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
“一战”期间担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巴黎和会期间任法国军事顾问的福熙元帅,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时预言:“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
不得不佩服元帅的洞察力,20年后,《和约》种下的恶果瓜熟蒂落,人类更大的一次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福熙元帅并没有完全预测对,在这所谓的休战20年里,仅欧洲就发生了27次伴随着暴力的政权更迭,以及不计其数的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400多万人死于暴力。如果算上俄国内战中死去的1000万人,死于战后动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战争中死亡的人数。
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是胜利者的贪婪无底线,让战败国,特别是德国奋起反抗。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评价《凡尔赛和约》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几个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对它们的惩罚是掠夺性的,因而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虽然最终被迫在条约上签字,但它并无忏悔之心,也不承认自己的失败。随着国力的恢复与增长,德国必然会从要求修改条约到不履行条约,直至撕毁条约。其实,和会刚结束,德国民众便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的蔓延,是20世纪30年代纳粹党得以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民族自决”惹得祸了。
这就是前文说过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好心办了坏事。
什么是民族自决?
按威尔逊自己的话说就是,“任何地方有理性和道德责任感的人民,都可以选出独立自主的政府……我们认为,所有人都有权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就是美国的原则”。说白了,就是各民族自己拿主意,想独立就独立。
想法虽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一碗水就端不平了。比如塞尔维亚要求独立,这个得支持。那爱尔兰也要从英国独立出去,这个怎么办?威尔逊说爱尔兰是英国内政,我们不干涉。那爱尔兰人会怎么想?
另外,到底什么是民族呢?
是美国那样,一种共有的公民权?
还是像爱尔兰那样,是一个族群?
西班牙的巴斯克人为什么不能自决?
奥斯曼帝国中说希腊语的穆斯林算什么民族?
南斯拉夫独立之后,塞尔维亚政府官员说,塞尔维亚军队可以给波斯尼亚穆斯林24小时时间皈依东正教,否则格杀勿论。这个算宗教问题还是民族问题?
另外,白人在亚洲、非洲搞了那么多殖民地,殖民地人民能不能民族自决?比如,菲律宾人可不可以通过投票让美国人滚蛋呢?
奥匈帝国是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帝国。十四条里明确提到了,奥匈帝国必须解体,给它境内的各个民族以解放,成立一个个民族国家。但是,因为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了,地盘划分就吃亏了。比如苏德台地区的居民大多数都是说德语的,按民族自决的原则应该划归德国,可是被捷克拿走了。波兰和意大利也咬了德国一大口,1300万说德语的人口就划到了德国和奥地利之外,成了在外国受尽欺负的“少数民族”,这也直接为日后希特勒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巴黎和会期间,美国的维也纳使团多次向国内发电报,请求给“自决”下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根本就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威尔逊自己都说,没想到会蹦出这么多民族来。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蓝辛也抱怨说:“总统在说自决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是个什么单位?人种,地区,还是团体……我担心千万条生命会因此葬送。但理想主义者无视这种危险,等意识到这一点时,一切都太迟了。”
果不其然,德意志、俄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全部消失,欧洲大陆不再有帝国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几个新的民族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希腊、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一共产生了3000万所谓的少数民族。
可是,就以奥匈帝国为例。以前在帝国内,各民族是和平共处的。不管你是什么民族,大家都是帝国的子民。但是现在不搞帝国了,改民族国家了。那么逻辑上,一个民族国家应该只有一个民族才对。因为民族国家的建国基础就是民族的单一性。
如此一来,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日子就很难过了。比如一战结束后,土耳其只被允许拥有不超过五万的军队。这让希腊起了觊觎之心。在得到英法的同意后,希腊大举进攻土耳其,打算吞并小亚细亚。却没料到,被凯末尔率领的土尔其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获胜的土军在士麦那,也就是今天的伊兹密尔对希腊族居民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屠杀了将近十万人。希腊随即对国内的穆斯林也是大开杀戒。后来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双方开始交换居民。被遣返的希腊人多达130万人,其中有70万在路途中悲惨地死去。
因为战胜国的瓜分,各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是战争中的敌对一方,所以对少数民族的迫害不光发生在希腊和土耳其,也发生在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这些暴力导致的大量积怨,为二战的血腥与残暴埋下了种子。
威尔逊不恰当地激发起全球民族主义浪潮,不仅给欧洲小国带来了动荡和灾难,也深深地影响了大国之间的平衡。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蓝辛就准确地预见到,一搞民族自决,英国必将失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埃及等所有殖民地。但在亚洲又不肯实行同样的民族自决,引发了日本深深的怨恨和不满,导致了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二战的疯狂毁灭。
由于上述原因,《凡尔赛和约》签署后仅20年,也即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全球,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伤亡900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给人类带来了更加惨烈的灾难。
所以说,《凡尔赛和约》是比“一战”本身更为操蛋的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