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接受现实,就是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具备的条件并不足以支撑想要的生活,但或许那有没什么好失望的。热闹的宴席终要散场,生活也终究回归平淡的状态。年轻时向往城市喧嚣,因为时代和社会好像都在宣扬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实现奋斗的意义,而自己在没有找准定位的时候,便盲目选择了所谓的目标。
和朋友聊天的过程,渐渐懂得了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朋友说最近自己顿悟了。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下一阶段的方向,那天晚上她和我聊了很久关于未来的设想。知道她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也为之高兴。在她侃侃而谈地同时,我不禁想,自己找到未来的方向了吗?以前认为生活就是不断地去拼去闯,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如今渐渐明白了,世界上优秀的那么多,若要把天赋和背景考虑进去,我们并不可能成为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所以,自我认知里的以为能过五关斩六将,实际却不得不接受三选一被淘汰的现实。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里讲过一段话:那些在焦虑中度过的不眠之夜,那种求而不得的遗憾和唏嘘,那份不可言说的懊悔和悲伤,有时我不禁想问,那些牺牲了时间、健康和快乐的人,真的换来了他们想要的吗?不知道啊,但如果没有的话,还是试着多爱自己一点吧,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爱自己是那些经历过身体和心里的创伤之后才学会的教训,经历过一个人半夜头痛发烧,才会知道学会照顾自己是多么重要;受过爱情的苦难,才明白在一段关系里永远要先考虑自己喜欢与否。爱自己是热闹以后的归寂。
初中的语文老师最近发了一段文字庆祝生日,她说二十出头的时候,以为三十岁很遥远和很俗,一度告诫自己等三十多岁的时候一定不能那样。现如今,自己三十多岁,心理上并没有觉得自己很老,但看着实习生,想起十多年前的自己,又似乎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年轻。那种熬一整宿第二天依然活泼乱跳的时日早已远去,变成了那种总提醒别人要多穿衣服早睡早起爱惜身体的人。三十岁,智慧和财富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累积,脾气性子稍缓却也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沉稳平和,才干和业务能力有时间和经验的沉淀却也没有达到卓尔不群。渐渐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和经历早已决定了很多人生选择,因着这些经历,我也渐渐明白一个人在有限的精力和智慧中的取舍自会不同,那些曾经同路人自会分道扬镳渐行渐远,既然早已选择且无心无力改变,何不接受?
而我现在二十岁,进入大学第三年,实实在在发现改变了些什么。以前最不喜欢的早读告一段落了,却觉得青春好像结束了,所以若干年后,有人问起,什么时候发觉自己的青春好像结束了,我的回答大概是大二结束之后吧,也突然明白了二十一岁的意义,在那之前,你可能还有一些时间去享受,在那之后,未来和前途摆在你面前,就连平时的谈话可能也离不开那些问题,也是到这时候,才意识到两年过的有多快,二十年,人生约四分之一,在乡村的童年打闹和持续的学习生涯中结束,人生多快呀,短暂得越发令人留恋,可还是是不是想着一天过的太难,假期来的太慢,未来来的太快。我会开始羡慕那些光彩肆意的青春,但也开始钦佩经过岁月沉淀越发自信从容的智慧。二十岁也好,三十岁也罢,人生不能总活在符号里。成熟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和努力,但也不放弃认真的努力。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