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薛娟的第64篇原创】
昨晚在看新榜《六年,公号改变命运》这篇文章,讲述:从2012年-2018年这6年来踩中微信公众号风口的个个大V。
他们是怎么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路人甲,变成如今拥有几千万粉丝的大咖。
我在这中间发现一个有趣、又令我自己很惊喜的现象:
猜中公众号这个巨大风口的人很少有90后,是90后不够有文采?不够努力吗?不够有格局视野吗?
我想都不是。
一、我们通过新榜这篇文章来看看踩入公众号风口、如今拥有千万粉丝的头部自媒体人,究竟有什么特征:
公号“咪蒙”,自称“宇宙第一网红”的咪蒙,公众号开始运营时间:2015年。
(注意:这里是运营时间,并非注册时间,像咪蒙公号注册时间在2012年,但中间并没有进行运营)。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方夷敏,开始运营时间:2015年,
“深夜发媸”,徐妍,开始运营时间:2015年。
“视觉志”,沙小皮、冯小马,开始运营时间2014年。
“十点读书”,林少,开始运营时间2014年。
“罗辑思维”,罗振宇,,开始运营时间2012年,粉丝:,1973年出生。
“新世相”,张伟、汪再兴,开始运营时间:2013年。
“一条”,徐沪生。开始运营时间:2013年
“毒舌电影”,何君、陈植雄,开始运营时间:2014年
“六神磊磊”,王晓磊。开始运营时间:2013年。
“夜听”,刘筱,开始运营时间:2015年。
以上这些公号名字,如果类比搭配房地产的话,他们就是类似于王健林、王石、冯仑、潘石屹一样的人物。
我不知道大家看后是怎样的,反正我是非常有感慨的,甚至脑海里直接同时呈现那几年自己在干嘛。
在不知道别人跑得多快之前,从来不知道自己跑得有多慢,
这种“快”与“慢”并非阐述一时的的鸡血和焦虑,而是格局、视野、思维、和专业等认知的不同带来的我们的不同。
当然参照物不同,也有不同感觉,如果你的参照物是身边的一群人的话,你很难感觉到自己是慢的。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不就是踩对了风口嘛,不不不,其实历史选择的人从来都不是偶然,千万不要觉得别人只是运气好。
二、在他们成为大v之前都在干什么?
咪蒙,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南方都市报》副刊工作,
黎贝卡(当时叫方夷敏)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南方都市报》做了8年记者,
徐妍同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
沙小皮中文系毕业,
机械专业毕业的林少在公司里做着设计工作
罗振宇央视工作了10年,
张伟在中青报冰点周刊写过特稿,当时就职于《博客天下》,
徐沪生还在《外滩画报》做总编辑,
何君当时在一家门户网站负责娱乐版,
王晓磊在新华社重庆分社政法口担任记者,
用新榜的原话来说:现在这些我们熟知的自媒体人,其中中文系出身、媒体人占了半壁江山。
三、这么说来,历史的机会从来不会落到90后头上了吗?
其实也并非如此,我们再看看这些人出生时间:
咪蒙:1976年生人,
方夷敏:虽然网上上没有给出她的具体出身年月,但她和咪蒙同样在2002年毕业。年龄可想而知,跟咪蒙就像她们的公号粉丝数那样不相上下,应该也是70后,
徐妍,1991年出生,
2012年的沙小皮,中文系毕业已经四年,可猜测他是1986左右出生,
林少,可猜测他是1986年出生,
罗振宇,1973年出生,
六神磊磊:1984 年出生。
我为什么在文章开头说有趣又让我惊喜的现象:就是现在走入逆世界的这些自媒体人,大部分都是70后和80后,
其实并不奇怪,写作这件事情,用spenser的话来说:写作是价值观、思维的呈现,从2012年到2018年,最老的90后也只能22-28岁。
虽然这中间也有快速成长成熟的人,但毕竟很少,人生阅历相对较浅,相对来说,能看得到风口、长期稳定、持续输出的人必然是人生阅历相对丰富的人。所以在这6年期间,踩中风口的90后相对较少。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好像80后很少有房地产大V(除了富二),房地产大V都是70后,60后。因为70、80后他们在2012年-2018年,处于30-50岁期间。
首先、他们的见识相对90后要广一些,看得更准,思维更有深度,
第二、社会阅历、职场经历相对较丰富,文字把握更准。
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焦虑是没有必要的,你在寻找参照物的比对也要注意:
你认可的参照物现在几岁?你现在几岁?千万不要拿你一个93年出生的人跟人家一个85年出生的人,拿你们两的现在去对比,这样的对比不合适,且无意义。
比如人家89年的,今年29岁,那你要拿你将来的29岁跟人家现在的29岁对比。
其次不管你是90后也好,任何年龄阶段,我认为一个人写文是否有深度,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所以不管年龄几何,从来不要忘记去提升自己、去学习、去思考。
五、公众号?这个趋势已经过去了吧!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看到:安全是人的第一层级需求:现实生活比较显而易见的就是房子,所以你会看到房价从来没有跌下来过,因为人性里都很渴望房子带来安全。
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是第五级需求:文章的表达和文章学习恰恰能满足我们这两个需求,试问如果你的思维真的有深度、你的表达真的很优美,怎么会没人看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写文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因为人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对精神上的需求更加迫切。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公众号写文已经退去历史舞台,相信我,就像新媒体取代纸媒一样,同样有一个新兴的物种取代新媒体,那个时候,如果你积累得足够好、你的眼界、格局跟上了时代,你又何愁没有机会呢?
公众号只是一个载体和展现形式,甚至文章都只是一个载体和展现形式,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思维、眼界、格局、以顺应历史的潮流。那么怎么算做到了这一点呢?这里可以引用李笑来的一句话来判断自己是在提升还是在傻x: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竟然不觉得过去的自己很傻x,那表明你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傻x。
这世界从来不缺风口,缺的是跟风口匹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