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身边的同事问到“学习到底有什么用?”或“学习有什么意义?”面对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凭感觉回答,总想写一篇文章,系统整理一下自己对学习意义的思考,就用此文来做一个阶段性小总结,前文中我们提到了校园学习的一些问题和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决定孩子起跑线的不是学区房!北大硕士告诉你5个方法,推荐4本书,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今天我们来聊聊职场中学习的重要意义和职场的碎片化学习方法。
年龄:21岁-65岁
角色:员工或管理者
学什么:职业技能,沟通技巧,管理技能等
为何学:先来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常见于60后的父辈中,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是否经常听到父辈们等着国家普涨工资,似乎物价上涨,工作年限增加,涨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家是否想过,涨工资究竟是因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思考一下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企业之所以愿意向个人支付工资,是因为员工出售自己的时间并为企业解决问题,为了员工长期稳定服务,一定程度的涨幅是必须的,当外部环境剧烈改变,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持续更新升级,如果员工技能毫无提升,涨工资其实是奢求,如果工作中没有任何成长,解决问题能力没有提升,当公司遇到经营压力,降薪是应该的,被裁员也是合理的。
前段时间一句话特别火:“你没有10年工作经验,只是把1年经验用了10年”。身在职场,我们的核心诉求是获取高额收入,而高额收入来源于个人价值的提升,个人价值的提升源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我们可以将问题处理能力分为四级,分别是:明确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前预测问题,企业为问题解决能力付费,更残酷的逻辑:公司之所以愿意支付工资,是因为购买你的时间是公司赚到的,给你的工资是对你每天八个小时的估值,估值围绕价值波动,只有价值的提升才是加薪的基础。所以为了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成年人在工作中学习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职场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1、被父辈影响,感觉工作中不用学习。有一种简单粗暴的三段论人生,三十岁之前学习,三十到六十工作积累财富,六十岁之后养老并消耗前三十年积累的财富。这个模型掩盖了职场中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服务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掌握了高效学习技巧的精英,一年积累了几年行业经验,比如小马宋对于营销的理解比很多做了十年运营的老司机还深刻,但他却是九零后,所以不要再期待不学习就能升职加薪了,野蛮生长时代已经结束,当今社会也没那么多铁饭碗,精耕细作的时代已经到来。罗辑思维节目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四十年黑洞”,作者预测我们这代人因为科技进步,医疗环境改善,人类寿命可能延长到一百岁,这就相当于退休后我们还有四十年,你如何能够活的有尊严成为一个需要直视的问题,如果保持今天的通货膨胀率,你需要具有多么强大的理财能力可以再没收入的情况下维持自己生存40年呢?特别喜欢徐小平老师,充满好奇,精力充沛,希望自己六十岁时可以像徐小平老师一样对未知充满激情。
2、没有耐心,急于短期获利。工作后发现人们很容易浮躁,今天听说某某买房,明天听到某某创业,今天某某炒股大赚,明天某某比特币暴富,一条条刺激神经的消息,让我们都很着急,似乎机会稍纵即逝,很多人放弃的主动思考,希望买彩票暴富,希望通过股票或投资实现财富自由,每天盯着k线图,将自己的注意力倾注在看图预测未来上,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因为想要挣快钱,则很容易没有耐心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培训,系统学习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耐心如同投资中的复利,往往短期可以获利的投资风险远超想象。
3、选择安逸。今天的生活都是之前选择的结果,有些人面对变革选择了沉默或不作为,这些也是一种选择,当遇到裁员时不停的抱怨凭什么裁掉的是自己,这都是在变革的时代选择安逸的代价,前些天看到尚德的最新广告语“世界总是默默惩罚不学习的人,每个时代都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深受启发,大变革来临时,选择安逸的沉浸在舒适圈中,则前途渺茫。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使用概率权做选择。罗辑思维最新几期节目中,罗胖一直提到一个概念-概率权。描述一种决策或选择方式,就是抛弃那些没有价值的沉没成本,站在当下如同人工智能般根据概率做选择,不会被过去牵绊,也不对未来恐惧,一切从概率出发。李笑来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根据概率赌博的例子,如果我的胜率有51%,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将资金拆散成100份,然后一直赌就好了,因为当概率准确时,按照概率行动就可以了。初入职场,通常是成长最快的时期,当面对大量未知,为了在组织内生存,需要不断的学习原先在学校中没有学到的知识,过了一段时间,要么被环境同化,要么本职工作已经得心应手,我们就会处在舒适圈中,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是自己能力足够了还是自己身处一个没有成长动力的组织中,如果是后者,果断使用概率权选择有发展的企业,如果是前者,也要提醒自己外部环境是否会对现有领域造成冲击。从今天的竞争环境来看,致命的竞争往往来自于本行业之外的跨界打击。
2、注意力管理。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最初就介绍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不等式:注意力>时间>金钱。当我们职场中听到那些波动心弦的暴富神话时,一定要冷静,财富的积累有两种,一种是爆发式增长,可遇不可求,一种是相信时间的力量,让财富慢慢增值。理财这件事情需要尽早,但是尽早不代表需要全部精力的投入,如果一种投资方式需要你时刻盯着走势,那么这完全不适合初入职场的朋友,因为初入职场,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将大量注意力用于职业技能带来的收益可能远超投资收益。根据这个不等式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日常的选择,比如开车上班还是坐地铁上班,做基金定投还是做短线操作,定投黄金还是炒期货原油。
3、走出舒适区。吴晓波老师2016跨年演讲的开场就是从走出舒适区开始论述,《刻意练习》中也提到了学习就是要走出舒适区,舒适区外面是学习区,学习区外面是恐惧区,所以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因为它要求我们走出舒适区,探索自己未知的区域。下图是薛兆丰老师在混沌演习课上分享的一张人口走势图,如果我们身处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稳守舒适区是最佳策略,而当我们走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的发展就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在发展,而今天的信息革命的影响将远超工业革命。
《未来简史》中赫拉利的预测,人类未来的议题将是永生,幸福和成神,而未来将产生一种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如果不想自己最终变得无用,今天我们就需要选择通过学习来努力探索这个变革时代的底层密码,相信我们经过亿万年进化的大脑,相信学习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是金钱。
当今社会,一切充满变数,昨日的万达还是商业地产典范,今日就变卖商业地产进行轻资产转型;昨日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还是行业内无敌的巨无霸,今天已经淡出这个行业,作为职场人,我们不得不让自己终生学习,跳出舒适圈,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晚年才会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