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论语》宪问36节。看到这一节,先想到的是子罕篇的第一节: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
但再看这一节,感觉孔老夫子对命也不太有信心了。我们从这一节最后一句看: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孔老夫子所坚守的仁德之道,盛行与否,都是天命(与人力何干?),唉!当今天下,无一邦国是以仁德治国,这是天命使然,这与公伯寮(们)又有什么干系,公伯寮(们)又如何有可能左右天命啊!
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为,天命也!哪这公伯寮又是个什么东东?
看历史,人们总习惯于把皇朝的衰败归纠于昏君和奸臣。而其实一个皇朝的盛衰,都是大势所趋,天命使然。纵使换了昏君杀了奸臣,于事何补?
所以孔老夫了在子服景伯说要杀了公伯寮时,认为纵使把公伯寮们赶尽杀绝,又有何用?一切都是命,公伯竂(们)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我们从头看起: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毁谤子路。大夫子服景伯告诉了孔子,说:“季氏孙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让他陈尸在集市上。”
也许子服景认为把奸臣公伯寮给斩了,上面就会听子路的了,就会施行仁德之道了。
但孔老夫子坚持认为道行与否,在于命,与奸臣昏君无关。
唉,这个命也不是个好命啊!要不咱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说法,天命不与,咱走人?
还是继续往下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