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说讲的上世纪生活在北京的一个穆斯林的家庭,全书分两条主线,一条以解放后新月考取大学为起点,一条以梁亦清收韩子奇为徒弟作为起点,两条主线平行的开展,交叉着向前发展,最后便是后线发展为全线的起点,从而实现全书的圆满交汇。
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好像读者同时读到了两个故事,阅读的过程中又会自发的将两个故事联系起来,并发挥想象,看看自己预想的故事情节是否与原文一致,这样的构造增强了趣味性,读者往往一读而不可收拾。我就是如此。
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如果用两个字来评价这本书,那我想一定是“苦难”,这种苦难让我想起了《活着》,想起了福贵的一生,如果说福贵的苦难是那个时代赋予的。那么《穆斯林的葬礼》中韩、梁两家人的苦难,不仅有时代使然,也有仇敌陷害,更有自身性格及执念。
02
韩子奇,原本只是一个流浪的穆斯林,如果没有遇到梁亦清,没有遇见让他一生痴情的玉,或许他会是一个极虔诚的穆斯林,他会随着他的师傅,循着麦加的方向,完成每一个穆斯林心中最高的愿望。
然而他终究遇见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以为从此找寻到了此生最大信仰,他会是幸福的。
他想象着成为新一代玉王,而这个远大目标对他而言并非不可能,因为他得遇良师,志向远大,腹有良谋,勤奋刻苦,玉王,早晚的事。
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过程中也遭遇了师傅过早离世,为了完成师傅遗愿不得不屈身仇敌手下,然而韩子奇终究站在了行业之巅,成为一代新的玉王。
那时候,可谓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可是风光的岁月就如同昙花,转瞬即逝,随后便步入了无尽的苦难:背井离乡十年,饱受战争摧残,犯下大错,美满家庭不再,爱女离世,再到后来自己一生苦苦收集的珍玉也被洗劫一空。
每一桩都足以致命,而韩子奇也终究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中悲苦离世。
他的苦难,固然有战争的无情,固然有仇敌蒲昌寿的陷害,然而更多的是自身使然。要不是对玉器的执着,他断不会抛妻弃子,远赴英国;要不是在英国发生大错,与妻子胞妹发生恋情,也不至于让美满的家庭不再;同时又因为对玉器、对奇珍斋的眷恋,让他没有勇气为爱情与冰玉远走高飞。
他的执念、痴念、悔念,他的不够洒脱,他的责任心,这些优点缺点注定了他的悲剧。直到最后的时刻,他才明白,自己只是玉的历史长河里的一个过客,谁也不可能永远拥有这些美玉。与其痴心于不属于自己的珍玉,不如珍惜自己爱的人。
03
梁君壁,小说中的韩太太,刚开始对她有着美好的印象,她善良、坚强、有担当,读到韩子奇与她的结合,我能想到这对韩梁两家是最好的结果,也能想到相濡与沫的她们必能够克服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可是越读到后来,越让自己难以相信,为什么年少时的那个善良、坚强、有担当的姑娘变得自私、无情而又不可理喻。
驱逐忠心耿耿的账房先生老侯,操纵儿子天星的婚姻,阻拦女儿新月上大学,甚至在女儿生命危在旦夕时也不曾去医院探望。
如果说驱逐账房先生老侯是孤儿寡母在战乱年代的自保,那么对女儿表现出的那么不在乎,任谁也想象不出这是一位母亲该有的行为。
读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新月怕不是韩太太的亲生女儿吧,果不其然,到最后我们才明白,韩太太毕竟是普通的女子,她真的做不到像对亲生儿子天星那样,对待丈夫与胞妹梁冰玉不伦之恋诞下的新月。
韩太太的一生也是悲苦的,家境不好,父亲过早离世,作为梁家的大姐,她责无旁贷承担起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家庭重担,而后与韩子奇的结合,好像也只是兄妹情深,谈不上爱情;再到后来,奇珍斋兴起没两年,丈夫就离家远赴英国,她一个人带着天星孤儿寡母十年;好不容易盼到丈夫回来,却又给她一个晴天霹雳:丈夫竟与妹妹生下了新月。
似乎韩太太的苦难以及委屈,能够解释她作为一个东家、作为一个母亲表现出的自私和怨恨。
04
韩新月,就像天山之上生长的一颗雪莲,洁白无瑕,不受尘世的污染,她善良、美丽、聪慧,她是哥哥天星最心疼的妹妹,是父亲韩子奇最心疼的女儿,是淑彦最好的朋友,是楚雁潮最爱的伴侣,考上最好的大学,好像上天要把一切美好都给她。
可惜这种美好太过短暂,就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那样:自古红颜总薄命。
这次也不例外,上天给了她那么美好的东西,却也给了她一颗残缺的心脏,18岁的年纪,有着美好的未来,事业、爱情,好像触手可及,却又刹那间失之交臂。
年轻的新月那么苦命,那么惹人爱怜,明明心脏不能承受任何悲伤任何打击,却偏偏又得知自己的悲惨身世,却又偏偏跟自己爱的人分离。
当读到新月离去的那个晚上,口中一直念叨着天亮了吗?因为天亮了,就能见到自己爱的人,可惜上苍不曾给她多留一点时间,就这样,一朵还没未曾绽放的花朵就此枯萎。
05
天星,生于战乱,幼时未得到充分的父爱,过早的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本以为自己的爱情能做回主,却又被母亲横加干预,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到最后,姑妈、妹妹、父亲、母亲一个一个离他而去,家道衰落,难以想象那个不善言辞的男人双肩承担的苦难。
楚雁潮,北大的高材生,名师钟爱的弟子。工作在燕园,生活在未名湖畔,有着美好的理想,未来尽在掌握。可他遇到了新月,这个他一生难以忘记的女孩。在那个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他不顾自己的家庭背景,不顾自己的前途事业,勇敢的追随心中所想,尽管面对着宗教、家庭、病痛的阻力,他,毫不犹豫,就像飞蛾扑火,粉身碎骨又如何。多年以后,看见公墓旁边那颗大树下,站着一位早生华发、双眼充满苦难的中年男子,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还有梁冰玉,求学时代的爱错,战乱年代的错爱,多年以后回到博雅斋,却早已物是人非,无论是心爱的女儿,还是又爱又怨又内疚的姐姐,还是挚爱的奇哥哥,都早已成为公墓里的一抔黄土,年近花甲的她,面对此情此景,又是何等的凄凉。
06
似乎书中的看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
如果非要从此书中挑出一个外表看起来不苦难的人,或许是蒲昌寿吧,这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商人,他陷害了韩子奇,韩梁两家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他一手造成的,他算得上是个恶人吧,然而最后携带汇远斋的珍宝远赴香港,成为香港的珠宝大亨。
总之,这是一本充满苦难的书,书中的每个人都在挣扎,却又挣脱不了。
这种苦难让人无可奈何,然而人终究是要往前走的,逝者已去,活着的人依旧,就像《活着》的福贵那样,夕阳下,牵牛扶犁于田间;就像天星那样,一家人挤在狭小的屋子里,眼神透露出生活的艰难,无奈却又平静。
或许生活的真谛就是:活着,坚持走下去,这是生命最好的姿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