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一长辈微醺后开始教导读小学六年级的孙子道:“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有出息!”
小孩只能转着自己的大眼睛,莫名其妙地点头。也许他并不知道爷爷在说些什么,甚至于连他爷爷自己也并没弄清楚为什么,只是听别人说多了,便这么认为了。
试问一下,我们又是否弄清楚为什么“读书”之后才能“有出息”?
背景
在分析一句话、一篇文章、甚至是一个事件时,我们首先应该弄清其背景。一句话的出处,往往与其背景相关。
就比如《礼记‧大学》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放在尚未有科学观的封建帝王统治社会下,就形成了研究事物道理的理论。但若是把其放在科学观已经成形的今天,则在研究事物方面则是不合时宜的。
就像相对论里高速世界的爱因斯坦运动规律一定是有别于低速世界下的牛顿运动规律的。
范围不同,规律就不同。同样的,背景不同,语意也就不同。
在整个社会素质都较低,知识储备不足的背景下,“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有出息”这句话显然是成立的。
“知识改变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必会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你肯定也发现了,我这里隐含了一个条件:若不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成立吗?
成本收益分析
你肯定会奇怪,为什么和“成本收益分析”还扯上关系了,你在瞎扯吧!
不!我可以很慎重的告诉你,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
我们常常有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就是“以文断文”。前面,我提到了《礼记‧大学》里那句著名的话,又提到了“科学观”,其实就在已经在暗示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了。
所谓的“科学观”,就是一种可以证伪的方法。如果对于一件事,你不能证明它是错的,那它就是对的。而“以文断文”,则是直接通过分析这句话来直接证明其正误。
两相比较,你会发现,证伪比证实更难,也更值得我们深入去思考分析一个事物。
扯得远了,咱们再拉回来。
为什么这里会用到“成本收益分析”这样的方法。因为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有一种思维模式是人性无法避免的,那就是趋利避害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模式引发出来方法就是“成本收益分析”法。
在整个社会素质都较低,知识储备不足的背景下,能读书、会读书、读书读得好的人,势必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少数。这样的少数人能做到他人无法做到的事,比如造飞机造大炮甚至是原子弹,亦或是教书、写书。
这在当时的背景下,的确是少数人能做到的事。也因此,这些人变得有出息了。
由于当时的竞争小,这样形成完全竞争的市场,其投入的读书成本自然也就较小。而其读书出来之后,竞争者也少,于是收益也就变得很高。
1979年,全国高考人数468万人,而录取的只有28万人,只占6%。到了2017年,全国高考人数已经上升到900万(2008年一度突破到1000万),可录取人数已经达到420万,录取率接近50%。
在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下,不仅读书时投入的成本巨大,而且由于每年还会产生出大量的竞争者,其收益已经降得很低。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
虽然上面的分析已经证明“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有出息!”这句话有误,因为小孩的爷爷当时所处的背景与现在已大有不同,而且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也说明了,读书读得好了,也未必能有出息。可还是不能说明它完全错误。为什么?
新的背景
在分析了原述人的背景后,还要再进一步说明现在我们所处的背景。
前面我提到在现在这个读书市场已经处于完全竞争的态势下,单纯读书读得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要。
那除了读书读得好,考试考得好之外还有什么能助我们有出息呢?
那就是“精”!
《卖油翁》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尤其是那一句:“无他,唯手熟尔。”更是深刻在我们心中。
读书读得“精”是为了让我们更能准确快捷的使用某一项知识或是某一种方法。
“我懂了这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便足以说明,书读得多,不一定有用。
当你能如黄仁宇一般通过“万历十五年”而开始描述整个明朝的兴衰史形成大历史观时;当你能如曼昆一般通过“十个经济学原理”而构造整个经济学概念时;当你能如欧几里得一般通过五个几何原理而构建起整个平面几何学时,你就真的算是把书读得精了。而到了那个时候,你还能说自己没出息吗?
总结
上面洋洋洒洒地写了这么多,其实里面包含了一个分析问题的基本逻辑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句话的对错往往取决于我们看待这句话的角度和分析它的方法。懂得使用这种方法,至少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差!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个喜欢,关注一下我!谢谢!
微博名:影山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