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各地发生了好多大事情,如英国脱欧、川普上台、AlphaGo大战李在石等等,看似与平凡的我们毫无关系。
而罗胖在长达数个小时的演讲不仅全部覆盖这些内容,而且听完看完能完全颠覆人的认知,我由此得出的最大的一个结论就是:
世界变化太快,再不跟上步伐将会被世界淘汰。
果不其然,看完之后又兴奋又焦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这是好事又是坏事。
·好事是因为,对于活的很安逸的人来讲,可以给他们制造出危机感。而对于已经走在路上的人而言,根据大方向的形势变化可以侧面反应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
·坏事是因为,无论是谁,都会因为罗胖高超的演讲能力和制造出的未来世界而焦虑。但偏偏如果只有焦虑这一种情绪,对于成长是毫无用处的。
李笑来老师说:“当你遇到被锁上的锁头时候,要想到你应该去别的地方找钥匙。”
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幻,总有一些本质的事情不会变。成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人身上。
可是,成长这个词真是被各路人讲烂了,尤其在这个全民发声的时代。无论你是小白还是大咖,无论你是斜杠青年还是自由职业者,无论你是媒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发表你自己的想法来影响他人。
那我们又该如何分辨判断别人说的是否正确呢?
我认为可以大量阅读。
没办法,想拥有判断能力就得先多读书,看的多了,你自然也就能分辨哪些是好书哪些是烂书,哪些是经典需要反复阅读,哪些是只需要读一两遍。
就像一个时尚品味不好的人,通过大量的试错,买很多不适合自己的烂衣服,偶尔买到穿了好看的适合自己的风格类型,就知道以后该买什么衣服。
那么大量阅读是大概要读多少书呢?
这里介绍一个易仁永澄老师的读书方法:
入门,0-200本书,完成时间1年。
初级,新增20本经典书,而且是分析阅读。
中级:并行输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用高级影像阅读、检视阅读、系统略读方法快速萃取畅销书中的知识。
高级:输出。
目前我处于入门阶段,打算践行一年读200本书的目标。
那么,一般人一年的阅读量有个几本就很不错了,有个三五十本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怎么才能确保自己在一年之内就读这么多书呢?
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忘记了怎么办?
我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怎么办?
由此,我打算实行的是阅读的同时少量输出,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通过自我激励和外部监督双管齐下的模式,再加上同侪的良性竞争,用一年的狠功夫换未来的轻松。
用这一年,来见证我的蜕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