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是【一唯科技】的胡振宇从长沙过来了,他是做视频录屏工具的,这是一个相对来说很窄的领域,做的是纯工具软件,目前还谈不上什么运营。但仅从工具的角度看,他现在已经做到同品类中的较为优秀的成绩,虽然总用户量还只有几十万,但增速还可以,在年底完成百万用户的积累应该是可以的,那时候也该完成盈亏平衡了吧。
小胡是在长沙的微软云孵化基地现场听过我讲【18个月创业周期论】的,那次我还在会后第二天专门给他和其他几位长沙的创业者朋友做了一对一的深入讨论,所以他这次来京就很想再跟我多聊聊。
先让凯锋跟他聊了一会儿,我们就一起去吃饭。跟他讲了我们是如何运营【投缘帮】的,我希望他能加入进来,成为【投缘帮】落地长沙的第一人。
从2017年7月开始,我们就准备执行新的运营策略,把持股比例从之前的2%提高到3%,目前我们4位合伙人的总经验值超过60年,下个月第5位有15年行业经验的合伙人也要全职到位,一家创业公司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我们都有应对经验,应该可以大幅降低创业成本,有效降低创业死亡率。
虽然几乎所有投资人都天然抗拒纯工具属性的产品——因为盈利路径最遥远,但我却是一个例外,我非常喜欢工具类项目,也坚信工具的价值可以变现转化为商业价值,只是现在的投资人都太急躁罢了。
从互联网思维来讲,首先还是要坚守用户价值,而工具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工具类产品至少是用户价值最明确的,也未必就缺乏商业价值——搜索引擎就是工具,赚钱能力杠杠的!
当然,工具类项目的创业也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也是投资人一边夸着你做的工具很好用,一边却要拒绝给你投资的原因——他担心你活不到赚钱那一天!
我随便举个工具创业的例子,美图,够牛B吧,典型的工具类创业啊,到现在其实也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可以被证明的大规模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但你不能因此就说美图不是个好公司啊!
事实上,美图秀秀一直都是这个星球上最牛的软件产品TOP5之一,而吴泽源(也就是吴欣鸿,认识十多年,他改名之后我还是觉得原来的名字更好听。。。。。。)则是我心目中的中国TOP5的工具类产品经理(另外还有一个是周鸿祎,其他三个我就不说了,反正都是BAT系的,在腾讯或原来的百度)。
美图在早期融资也很难,那还是在有用户量的情况下呢。我2008年在启明创投做顾问,给甘剑平和童士豪两位华语乐坛重量级的。。。。。。哦不,是华人VC圈顶级的合伙人,介绍了这个项目,带他们俩去了厦门拜访蔡文胜,请当时还叫吴泽源的吴欣鸿同学当场做了一次演示,文胜当时也不是特别熟悉跟这种美元大基金打交道的逻辑,还把市场总监、产品组的好几个人都叫过去一起开会。。。。。。
当时的美图秀秀,团队十来个人,在265的厦门办公室里也只是个被孵化的小项目之一,08年~09年还只有PC客户端软件,那年代还没有移动端APP。
启明创投当时就没有投这个项目,现在拿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当时已经有数百万下载用户,且增速飞快的美图秀秀,在1000万美金左右的估值区间,你们觉得有没有投资价值呢?
启明创投在几年后还是投了美图,但估值已经涨到上亿美金,尽管美图仍没有商业模式,可是坐拥上亿的移动端APP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08~09年我一直推动启明创投去投美图,都没成功,后来我离开启明创投,在加入360之前,给盛大投资部又推荐了一次,显然,也没成功,盛大并没有出现在美图的股东列表里面,而在2010年初,如果盛大投了美图,很多事情也会变得不一样吧。
下面这个链接里是之前我写的一篇有提到2010年向盛大投资部推荐项目列表的文章。
【帮主说006】拿1000万买房or创业,十年后竟差这么多......
下面,我来说说我眼中的工具类软件的商业价值实现路径。
首先,工具产品要完成用户量的原始积累,需要在产品开发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打磨,通过口碑和现有渠道尽可能多的推广到一个非常充裕的数量级,我认为这个数量级的门槛是整个潜在用户群的20%渗透率——每五个人有一个在用你提供的工具——这个过程就至少需要创业3年,长的要5~6年。
在工具产品完成原始的用户积累之后,需要在大规模用户基础之上形成社群效应,请注意,我说的是社群效应,不是社区,也不是社交,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社群就是要让一群人都做同样的事情。
美图的用户群都在干嘛???晒!照!片!
这个社群,接下来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你们一定听说过社群电商吧,那确实是一种商业模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玩法,最新的知识付费,也将会是社群的最主流商业模式之一。
美图卖手机其实就是社群电商。如果将来美图做了美容生意,呵呵,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象啊。。。。。。
但是你如果再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做工具有多熬人。前面先要花三五年把一个工具做到几乎人人都用,就算不是人人都用,至少也要人人都知道,身边的很多人在用。这个难度就够大的!这时候没有商业模式,全在做公益——中国用户已经习惯了在网上用免费的产品,你只能用免费的工具来吸引流量,但要做成功一款免费的工具,先要花很多钱出去。
好,你之前花了好几年时间拿到一个上规模的用户群,这还没开始赚钱呢,接下来还要把这个用户群的社群属性激活——也有很多工具产品在这一步是失败的,比如,【墨迹天气】,到现在就还是一个纯粹的工具,其商业价值自然就没办法跟美图去比,尽管美图的用户量可能只是墨迹天气的3~5倍,但双方的估值应该远不是这个倍数的比例——墨迹天气只能卖广告,美图的想象空间显然比墨迹大得多。
就算你成功的激活了社群属性,你会发现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经历了5年以上的周期,你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你最初成功的那款赖以成名的工具,会不会过时?
美图也经历了这个阵痛,当年PC端的用户量很快就达到相当高的行业渗透率,然后呢?然后移动互联网就来碾压PC端了!美图只能继续在手机上开发新产品!
幸好,美图挺过来了,我前面说了,因为美图有一个这星球上前5强的产品经理,这就够了!工具型产品就是这样,做好产品等于一切。
如果美图的运营能力再稍微强一点,把社群效应再更多的激活一点点,在商业探索上更快一点点,嗯,那么我觉得美图的股价还是可以更高不止一点点。
尽管美图最终成功了,但我认为启明创投在最初我引荐他们去厦门的时候并没有投资美图也是对的,没毛病!机构投资者是很难等那么久的,八年抗战啊,绝大多数的VC基金都要清盘掉了。
还好,我们这些个人投资者,应该能等得起。
加油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