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多么耀眼的名字!能去北大学习,多么幸运!
作为河南省名师培育对象的其中一员,11月1日,我风尘仆仆来到了北大昌平校区。古朴典雅的校门之上,“北京大学”几个红字熠熠生辉,它仿佛向所有来这里膜拜的人展现着自己光辉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进入校园,发现这里的秋意比校外更加浓郁。举目望去,各种颜色冲击着你的视觉,深红浅绿,再配上不同程度的黄,用“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词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怪不得有人说“秋天就像是打翻了调色盘”,其生动的色彩真的总能给人惊喜。
来到宿舍,竟然发现每人一个房间!此时,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白色的纱帘,房间里的床啊桌椅啊,全沐浴在阳光里,我的心也变得温暖起来。
学员们来自河南不同的地市,大家大都是初次相见,但微笑里的暖意,宛如多年不见的老友。我们见到了项目负责人梁老师和代老师,没想到她们竟然这么年轻漂亮。她们热情地接待我们,耐心地答复我们的问题,宛如秋日的阳光般温暖灿烂。
随后,我们开始了为期十四天的学习生活。本次培训的课程程涉及了很多方面:专业成长方面的,如宋方报老师的《基于文本解读的文体教学》、申静老师的《这样备课更高效》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如常森教授的《诗经》与传统文化;还有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方面的,如张丽娟老师的《基于平台数据应用,促进小学语文阅读精准教学的实施》等等。另处,还为我们安排了两次跟岗研修,带我们分别去了花家地实验小学及昌平区城关小学进行了跟岗学习。除此之外,项目负责人还为我们安排了网络学习。上课形式可谓多样,课程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因此,这次培训时间虽然很长,但我们一点儿不觉得枯燥。
说起收获,它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解决了我教学中很多的困惑,也坚定了我很多的想法。
一、更加明确了如何备课
靳家彦老先生的备课五字诀,我听了很受用。
第一,要“钻”,即深钻教材,粗略地看教材,很难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编者的编写用意。如果做不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会导致目标制定不恰当,南辕北辙,徒劳无功矣。
第二,要“参”,即参考大量资料。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至少要备一缸水,这样课堂的生成才会精彩纷呈。
第三,要“联”,即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前后内容,联系学生发展。这一点让我感触最深。平时我们口里喊着课堂要“以生为本”,但在备课时,有几人是在考虑学生“如何学”?我们考虑最多的仍是“如何教”。我们很少能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确定教学目标,因此,我们的课堂仍然老师是主体,学生仍在被动的接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另外,我们备课还要联系前后内容,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做不到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做不到备课时左顾右盼,我们整个教学过程是间断不连贯的,很难达成教学要求,使学生形成能力。
第四,要“选”,即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注意,教师如何去教,学生如何去学,这是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方向很重要,选择合适的路径同样复要。
第五,要写:即写出教案。当我们有了目标,有了达成目标的方法,我们仍需要将这些细化,形成完整的教案。写了教案,你的上课目标更明确,达成路径和手段更明确,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高效。
二、引发了我一点儿思考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双线组元”。“双线组元”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很好的体现了教材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些,没来北大之前,我已有所了解。但是在顺义区孔凡艳老师的讲座中,她说:“在阅读教学中,人文线和语文要素不能是割裂的两块,要具有整体性,要融合统一。”这句话触发了我新的思考!
是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精彩,优美的工具借助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割裂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学目标中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没有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局面。所以,老师应从备课的源头入手,形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有效融合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因此,我也应根据课标要求,依据单元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训练重点,结合单元每一课的特点,找出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结合点,优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让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完美融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
但是,如何发掘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结合点?如何让二者的统一达到最佳装状态和最佳效果?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我们又将采用怎样的标准来评价我们的教学方法?这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考虑的。
三、更深刻体会到教师知识更新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北大教授到昌平区的一线教师,他们渊博的知识和高深我专业素养,总给我们以震撼。我感受到了博览群书对一个教师的复要性。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除以上三点,我还收获了很多很多,比如,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平台数据运用。除此之外,我还收获了友谊,交到了来自不同地市的朋友。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相信此次培训,定会让自己的教育教学上升一个台阶,100名河南小语人定会将所学带至家乡,让新的理念和方法在本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