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韩大爷精读100天,第一周结束,第一周回顾总结:
一、完成情况
我们的课程已进行完二十分之一。
在第一周的4个学习日里,给大家带来了4个小理论,推荐了4部影片。16篇胡适先生的文章。
1、这4个小理论分别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幸存者偏差、拟态环境与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刻意练习。
对四个小理论,从出处,到理论知识,到方法知识,都得到了解,做了延伸启示,应用。
2、4部电影分别是:《美丽人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楚门的世界》《面对巨人》
这个非常遗憾,一部都没有看,分析原因,自己本身对电影不是十分热爱,总觉得看电影比较浪费时间,下周的推荐电影争取要按时看完,这周的以后有时间一定要补回来。
3、在第一周的4个学习日里,读了胡适先生的16篇佳作,分析了其中的写作处理手法,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中,胡适先生的宝贵思想。
韩大爷对着16篇文章进行了归纳。
这十六篇分别是:
第一章:根源篇(探讨根源问题)
《一个问题》、《人生有何意义》、《人生问题》、《哲学与人生》
第二章:智识篇
《差不多先生传》、《为什么读书》、《智识的准备》、《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做的》
第三章:立新篇(都是颠覆性,树立新的尝试)
《容忍与自由》、《我的儿子》、《拜金主义》、《论女子为强暴所污》
第四章:家国篇-(与国家大事有关的,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少年中国之精神》、《名教》、《归国杂感》
由小及大,由内及外,阅读了胡适四方面的内容。要不断的反复的收听,学而时习之。
层层深入进行了学习,理解,非常实用,既能在思想上有收获,又能学习语言和写作既能和思路。
我每天做了读书笔记手账,每日收获文章记录。
二、韩大爷从三个方面做了加深讲解
(一)关于电影部分:
为什么要看好的电影,读书获得的是一手的知识。而电影被称为第七大艺术(文学、戏剧、音乐、雕塑、绘画、建筑)。
它能够给人更加直观的,电影更加立体化的呈现一个故事,一个观念,一个想法,除了读名篇佳作以外,要看一下好的电影。
好的电影给人带来的丰富体验不亚于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新人生,提升思维。电影取材于现实生活,可以把你带入到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让你收获的是主人公面临抉择、困惑时候,人生矛盾的处理,那个时候的心境,精神上的内核是相通的,会开掘你的体验感。
要注重日常积累,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的李洛克,带给他很多启发。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接触一些好的书,和影视作品上。
电影是个梦工厂,可以带你做个美妙的梦。对于经典影片,建议大家以后有空时,反复品味,常看常新。
四周一篇漆黑,就那一个小小的屏幕闪闪发亮,会带你进入梦境一样,人是需要有这种体验的,会让你获益良多。
韩大爷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小生活在农村,基本没怎么看过电影,上大学以后,因为室友喜欢看电影,总让他陪着,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电影,每天都看,大学四年之间看的几百部。获益良多。
他说:每看完好的电影,你会想到很多问题,或者一个问题会想很多方面,不要看烂俗的影片,好的电影合理性非常强,你体验的东西都是告诉你不一样的感受,电影就像是生活的压缩饼干。
建议以前看过的好的电影,有时间再多看几遍,会发现不一样的感觉,他《太阳照常升起》看了20遍。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你常常去温习,去回顾,有常看常新的提升。
不断地看重复的东西,每一次看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先看整体,再看配角,再看画面,看每一个角色从一种状态切入到另一个状态的表情,这是一种观察生活的习惯。
对写作者提出建议,每一个人都是24小时,一生都是一样长,为什么有的人会每天都能写出东西来,没有一个人可以是靠灵感来写作的。所以观察生活、体察生活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也建议大家去刻意培养,了解的多了感觉多活了很多时间,很赚的。
(二)关于小理论
社会科学是杀文艺的,但同时又养文艺。
过于偏重社科就会觉得文艺没有必要,但一点不接触社科就会沦为土嗨。
感性以理性加持后才能最大限度地爆发出人文关怀的力量。
对于所有的小理论,希望大家在接触和运用时能抱着“全信且全不信的态度”。
全信指的是:两种及两种以上彼此甚至有对立矛盾的想法在脑海中和谐运行,融会贯通。
全不信指的是:希望通过不断地接触社科常识,让自己对这个世界保持一点点的疏离感。
为了将这些小理论真的能印在你的脑子里,希望大家采取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做转述。
收获:韩大爷他通过这一部分,教会我们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理性的、辩证的看待问题,理性加感性的思考,每一个理论的切入面不同,不要指望理论知道生活,但是都要装在脑子里。学习的过程中避免盲目的情绪泛滥,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让你停一停,想一想。
很多的写作大家,都是有一种对世界的疏离感,不会一下子就陷进去,被情绪所左右。这个对一个写作者来说很重要。
理解理论的方法:做转述:我的理解就是输出,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写出来,重点是要讲明白了。看懂了,听懂了,但是不代表你能讲明白。要做转述能力的培养,对深刻的把握任何信息有很好的把握。
学到的小理论,配上生活中的案例,转述出来,让普通大众也能看的懂,这样你才能融汇贯通。
(三)关于名篇佳作
七大艺术中,为大家挑的是电影与文学。小理论从属于社会科学。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别。
经过考虑,筛选出散文与小说这两大类别来谈,诗歌过于感性化,不好捕捉,戏剧与电影有一些相通之处。
散文可以分为:正统散文与载道杂文两大类。
正统散文是纯文学性的,当然,有思考在里面,但不会如此直白浓烈,多半是盐块含于汤中。
载道杂文有一点点中国的传统与特色在里面,如果和现代概念靠拢,它与时评文章有点类似。
(好像是,把你的嘴掰开,将盐放到你的嘴里,塞到你的嗓子眼)
胡适、鲁迅以及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几乎人人都写过载道杂文,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热浪,也因此,使这样的文体在中国发展的十分成熟与完备。
(新闻评论与载道杂文相似,发挥特殊舆论作用,观点十分鲜明)
互联网时代,观点文章十分盛行。胡适、鲁迅的文章就是这种观点类的文章。
而接下来我们要接触的,比如这周的林语堂、以及下周的梁实秋的作品,就更加靠近文学性强的,正统散文一些。
第二周,林语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