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女友、朋友三个人出去吃饭。
我对女友说:我下午看xxx(班里的一个同学)的公众号看了好久。她很惊讶,然后拿着我的手机开始翻阅,一边感叹着:
“之前我在公众号上就发过一篇文章,然后还让好多人来关注,好难为情……”
我抬起头问朋友:“你有公众号之类的么?”
他说没有兴趣,也坚持不了。
今天想来昨天短暂的一幕,突然发现自己也很久没有写日记了。也许是和公众相比,内心深处的冲动少了些,也许又没有曾经那么强的动力去记录下那些冲动。
同学的公众号最早的一篇文章在去年三月,名字叫做“来自深夜的冲动”,也许他之前想过,然而就是在某个瞬间决定做了这件事,然后这个公众号就一直更新至今。这便已成为习惯了。有时想想,有着这样的习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就像高中那样,有时回到家,便开始胡思乱想,然后向日记本开始疯狂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如今看来,也许许多语言,许多想法都让自己忍俊不禁,但是当自己回忆当初那个可爱的我的时候,我的笑容也是可爱的。仅仅是这样,就足够让人觉得幸福。
很早以前,看到一位高中同学的QQ签名,“莫教冰鉴负初心”,父亲和我一起查了诗句的出处(是乾隆皇帝在乾隆九年写给贡院考试的考生的话)。之后这句话也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几句诗词之一。
上学期和一个朋友聊起,高中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能如以前那样对所学的知识有着一样的虔诚和渴望。事实证明,大学以后,尽管没有偏离方向,但还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似乎也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了。也正如我另一位朋友说的,人的认知分为两种,一是向内在和自我探寻,二是向外在。而我似乎渐渐变得越来越注重所谓“眼前的苟且”了。那些从前觉得若即若离的诗和远方似乎也开始向我渐渐远去。如今的我也许很少再去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而思考的很多都是现实,现实,还是现实。
是不是我在离那个我越来越远了呢?曾经的许多坚持与信念,好像都在随时间慢慢瓦解,随风飘散。人总会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那种感觉,仿佛要失去某种东西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头,慢慢变淡,却始终无法远去。
也许会有人称之为成熟,人慢慢变老,开始慢慢走向现实,融入所谓的大千世界,去奋斗与追逐。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和心中的那个“我”,告别了。
可能和朋友说的那样,人不害怕才是可怕,害怕有时也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倾诉。如此想来,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也许我们都在和那个自己渐行渐远,不过想起那些“初心”,曾经的自己认真过的可爱模样,心里总觉得很温暖。
也许那,就是愿意坚持下去的理由吧。
一月前拍的照片,今天又是十六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