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健《单方应用大全》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4.慢性鼻炎
邹X,男,40岁,干部。患鼻炎3年多。平日鼻塞,脓涕多,头痛,经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显著,故采用下法,3次即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治疗方法:取斑蝥1.5克研为细末备用。把胶布剪成铜钱大,中间挖一绿豆大的小孔,将此胶布贴于印堂穴上。患者仰卧于床上,然后取半粒绿豆大的斑蝥粉于胶布孔中,再用小胶布覆盖其上,保留一昼夜,揭去胶布,局部可见1小水泡,用消毒针刺破后,用消毒棉球拭干渗透,再涂龙胆紫,1周后可愈。〔丁秀芳:辽宁中医杂志,1990,(3):35.〕
【按语】印堂穴属经外奇穴,其位置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该穴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等病症。斑蝥发泡疗法又称“冷灸”疗法,一般常把斑蝥炮制后研末应用,即所谓米斑蝥:斑蝥5公斤,用米1公斤。将米置锅内加热,喷水少许至米粘锅上,候烟冒出时加入斑蝥,轻轻翻炒,取出,去净米粒,除去足翅即可。发泡疗法除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外,还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风湿病,急慢性肝炎等。发泡疗法的机理有人认为是通过“微面积的化学性烧伤性刺激”作用,即刺激特定皮肤穴位的神经感受器,再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机理而达到止痛及治疗目的。
5.水疮
丙寅春月,余有晋阳之行,下榻于山西出版社招待所,同室侯水宝云,他从1953年始,两手合谷部位对称性水疮,发病原因不明,初起局部奇痒,流清水,冬轻夏重,至1960年夏季加重,局部皮肤溃烂奇痒流清水,边缘清楚,大如鸡卵,无脓血。经多方求治无效。曾在长治市烤电数月,不仅无效,反而加重。1968年在凌川县医院就医时,病情更剧,痛苦之状,惨然难叙。说来凑巧,在该院候诊室里,遇一老者,询问其故,侯乃述之。老者见其双手挎绷带,且不时搔痒,清水外渗,怜其痛苦,随献此方。斑蝥3-5个,鸡蛋清1个,香油适量。将斑蝥研末(不加炒制),加入鸡蛋清,香油调匀,涂于疮面。
侯君尊嘱如法配制,涂于疮面,涂后剧痛难忍,亦不忍复涂,然仅此一次,历时15年的水疮旋即告愈。侯君津津盛赞祖国医学之高妙,遂伸出两手,供于室内诸人面前,笔者亲视,皮肤正常,局部无瘢痕,遂亦赞叹不已。愧余医林30载,不及一乡间野老,悲哉!随录之。1986年3月22日于并州。〔偏方奇效闻见录:23.〕
【按语】本品有剧毒,虽非临床常用内服药物,但误内服或制药时保护不慎从皮肤及口鼻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者并不罕见。内服中毒量自0.3-2.0克不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在消化系主要有口,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或呕出血水样物,血丝,血块,腹部绞痛等剧烈反应,在泌尿系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和毒性肾炎症状。皮肤粘膜吸收中毒者,局部常发生水泡或充血,灼痛等,大多数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均可恢复;但亦有少数严重中毒者因急性肾功能不全和全身循环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因此临床应用和调制时,必须严加注意。《本草纲目》中说:“斑蝥……之毒,靛汁,黄连,黑豆,葱,茶皆能解之”。
6.外阴白斑病
杨某某,女,32岁,工人。自述外阴瘙痒难忍已1年多,影响工作及睡眠,屡经中,草,西药治疗无效,瘙痒越发增剧,于1975年7月到我们门诊求治。月经正常,已产3胎。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左右两侧大小阴唇之间分别有2×3厘米 和3×4厘米大的皮肤呈灰白色,粗糙,弹性差。于1975年7月4日开始给予斑蝥酊外涂治疗,先后涂药7次局部仍感瘙痒,考虑为局部炎症所致,乃给予下述中草药方外洗,用药10剂,瘙痒消失。3个月后复查,皮肤色泽,弹性恢复正常,无痒,至今2年又4个月未见复发。
治疗方法:药物制备。取斑蝥全虫(干)15克,加入75%酒精100毫升浸泡2周,取出浸液备用。
用药方法。用棉签沾斑蝥酊外涂病变处(切勿涂到健康皮肤),棉签沾药液不要过湿,以免流到别处。涂药后2小时局部起水泡,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如预防感染,可每天涂1%龙胆紫,必要时涂以磺胺软膏。如疼痛剧烈,可给止痛药。一般7-10天涂斑蝥酊1次,面积宽的约半个月涂1次,原则上以局部脱痂后再涂药。如局部皮肤损伤未愈,不能涂药。涂药7-10次为一疗程,如局部伴有炎症,用药到1疗程后仍有痒感,则不再用斑蝥酊而用下列中草药煎水外洗:苦参30,白鲜皮30克,胡黄连30克,白矾15克,土茯苓30克,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每天1剂,连用7-10天。〔严荣珍.广西中医药.1978;(7):11-12.〕
【按语】斑蝥酊外涂治疗疾病是斑蝥的的另一常用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还可治疗神经性皮炎,斑秃,传染性疣等。其机理有人认为斑蝥酊可以阻断因瘙痒而引起的恶性循环,使人紊乱的大脑皮质机能得到调整,消除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斑蝥酊的致赤发泡作用,可以加速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营养,使苔癣化的病理组织吸收消退。因发泡而产生的浆液中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发泡后,一般不会发生感染,故斑蝥酊外用是安全有效的。须注意的问题是如案中所述。内服毒副作用非常大,应用必须十分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