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法国在报纸上指导女性价值和未来规划时,特别告诫说“女性不需要婚姻。”
直至今天,女性仍旧面临着“嫁不出去”标签的羞辱。20岁之后,没有被问及男朋友,没有被问及结婚意向的女生很少吧!别被其他情绪所左右,仔细想一想,你真的需要婚姻么?给自己一个发自真心的答案。
如果将结婚生子这两项选择从人生规划中剔除,你会发现年龄根本无法对我们形成任何形式的束缚和恐惧。我们的人生也不会在别人的催促议论中紧赶慢赶,一生都可以去追梦,去体验各种未知,去自由随着喜欢的节奏做愿意做的事。
正如梁永安老师说过:不结婚当然可以,但是如果选择这条路,你要先在心里为自己搭建好这个精神家园。你对自己是高度自信,充满对自己的生长感,如一棵树一般,不断的自我滋养,生根发芽开花。即使生活的孤独感阵阵袭来,你也不会因此感到迷茫困惑,感到失落不安,那么大部分问题其实都可以解决了。
关键就在于,孤独不可怕,你有没有强大的信念和足够热爱专注一生的东西支撑你享受这种孤独。你享受这种高级的孤独,你就能接受万家灯火没有一家为你而亮、烟花四起没有一人与你同燃、街坊邻居饭香四溢,大街上家人手牵手而行的时候,你也能微笑擦肩而过。
不是矫情,也不是特立独行。不是从内心真正想要婚姻,最后这个婚姻也一定是失败的。节节攀升的离婚率,不断降低的结婚率,数字总能给我们最直观的展示。未婚的女生们越来越清醒,已婚的女人们也越来越自我觉悟,这也就是为什么离婚大部分是由女性提出来的,这个论点是有数据支撑的。
有一个女孩子曾经跟我说过:如果结婚的意义是——从兰蔻变成大宝,从阿玛尼变成拼DD,从海底捞变成路边摊,那结婚与我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嫁给一个人意味着我要节衣缩食,勤俭持家,伺候一家老小还得上班赚钱,像一个两头燃烧的蜡烛的话,那不如不结婚,我宁愿一个人孤独的快乐着。
说这样的话,父母辈里大概很少有赞同的。在他们的观念里,两个人结婚,互相扶持有商有量,共同养育下一代,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这就是正常的人生轨迹。不结婚不生孩子简直就是离经叛道,还有更多的父母担心不结婚将来老了无人照料怎么办?其实对这个观点,我特别想怼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天南海北,他们也没有整日承欢膝下,有很多的父母也是独自生活的状态,这不也是无人照料么?
所以,不需要婚姻的话,面临的孤独不止是个人生活的孤独,更多是面对社会的孤独、文化价值观的孤独。你的精神家园要足够丰富强大,要有获取物质的能力,要有一颗坚强的好奇的心脏,有了这些,本质上来说,结婚或者不结婚,对你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你拥有了独立的能力,你成为这个世界创造的那一部分,有了不把自己寄托与另一个人的资本,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借用许倬云老先生的一句话:向内寻找,安顿自己。这样,你就能清楚的看到,你是否真的需要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