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已然告别孩提十余年了。走过了母亲的更年期,每当不听话挨打挨骂的时候,内心无数遍埋怨更年期的女人真可怕,像火药一样,别去点火,不然自讨没趣。
儿时,六七岁,邻居家同龄的伙伴,一起聚在老房子的房檐下,有模有样地扮起过家家。小钦经常会带着自己的芭比娃娃,穿着自己做的衣服,来我们家。
我当爸,她当妈,小黄(家养的土狗)做我们的管家,芭比娃娃当我们的宝宝。去后院的树下,寻找碎的瓦片,那是人家屋顶换下来的咧掉的房顶瓦片。突然想起一句老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想想就发现,自己从小就是欠打的娃,否则楼顶的瓦片肯定承受不了暴风雨的袭击。
那只娃娃身高不超过一个巴掌,宽不超过两个并列手指,头发稀稀疏疏,肉色塑料制造的身体,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按压变形。那胳膊,容易掉,所以换衣服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不然就做些简单的抹胸裙。
雨天要经过的排水沟里,长着各种植物,拿来当菜刚好,一个家,要是没有食物,那要如何生存呢?开着鹅黄色的秋菊,葱绿的车前子,有零星的太阳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其中有种植物很神奇,圆鼓鼓的像一颗颗圆润的佛珠,里面是有颜色的浆液,一般是深紫色的。
我和小钦一起摘好了菜,在简陋的露天院子里搭起瓦片灶。小黄绕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圈,可就是咬不到,逗得我们两个笑的前俯后仰。就像家里爸爸妈妈做饭那样子,炒菜,吃饭,娱乐。似乎再现了家里生活的场景,我们两人玩的不亦乐乎。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会和我们那样玩过家家么?
过家家,是一种模仿类的游戏,在如今的心理治疗中,游戏也是种治疗心理困扰的好办法,尤其适用于儿童。在过家家游戏中,可以重现家庭的生活模式,包括成员们间的互动和日常活动等,间接地满足内心对家庭的向往和期待。谁说游戏不能疗伤呢?会想象,也是种无人能敌的超能力。
可惜了,现在的我们,都各奔东西了,好几年没有联系。想必她应该过上了真正的小家庭生活了吧?而我,还在人间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