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19岁的吐尔孙·艾拜丛新疆喀什考取复旦大学。15年后,已是34岁的他以清华博士生身份重回南疆。当地人叫他“博士”,他却称自己为“布衣”。
日前,记者来到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采访。虽入秋已久,骄阳依然热辣辣地烘烤着沙土地。扶贫奶牛慵懒地趴在阿孜古丽·阿吾提家后院,身材高大、戴一副蓝边眼镜的吐尔孙·艾拜笑着对阿孜古丽说:“养好这两头奶牛,一头供大娃娃上学,一头供小娃娃读书。”
阿孜古丽家里有10亩地,其中3亩种棉花,7亩种小麦。但因为管理不善每年收成都欠佳,眼看娃娃要升学,家里人发了愁。今年开春,他们找到吐尔孙·艾拜,让心目中见多识广的人支招。
“种地不是播完种子等收成,要科学管理才行。”吐尔孙·艾拜对阿孜古丽说,新疆葡萄在内地市场很畅销,每年都有客商到村里收购,价格好,不妨拿出两亩良田改种葡萄。
他把专家和良种带到阿孜古丽家,从剪枝、疏果到施肥、除虫全程指导。收获季来临,阿孜古丽家凭借两亩葡萄地增收了1万余元,相当于往年10亩田地的总收成。
吐尔孙·艾拜感到骄傲的是,这两亩地,让阿孜古丽家从此有了“市场”的理念,从过去“种什么卖什么”的思维,转向“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阿孜古丽和丈夫举一反三,在种地之余发展养殖业,春天1万元买来的小牛犊,饲养半年后再卖出,价格已然翻番。
“在农村,你做每一件事,都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吐尔孙·艾拜感慨道。
半年前,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老师的他,主动要求下派农村,成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工作队的队员。他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农民算扶贫账、找工作,扶助贫苦户精准脱贫。
每次走村入户,吐尔孙·艾拜必带三样物品:一个本子、一支笔、一张工作卡。与他搭档的驻村队员李芳说,吐尔孙·艾拜往往花很长时间倾听农民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0岁的艾力斯图·库拉刚刚经历人生中一次巨大伤痛,他四岁的孩子夭折了。吐尔孙·艾拜询问得知,这个贫困家庭先后有两个孩子因病早逝,夫妇俩负债万余元,心灰意冷。
吐尔孙·艾拜思前想后,把艾力斯图领到乡镇幼儿园建筑工地,攥着他的手说:“振作起来,只要努力,会有好日子过的。”
两个月后,艾力斯图的银行卡入账4000余元,这是他人生中第一笔工钱。
行走基层,吐尔孙·艾拜最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农民思想脱贫,二是青年技能教育。他告诉记者,在南疆农村,政府为贫困户建设了富民安居房,发放政策补贴和脱贫牛羊,但很多年青人知识文化水平所限,长期待业家中。
巴克墩村,维吾尔语意为“冒险之地”,这里曾是广袤的盐碱地,紧邻“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条件艰苦。如今,密植的杨树护卫着村庄农田,满眼尽是绿色。然而,村民的文化教育没有太大改观,建村20年,这里仅走出两名大专学生。
吐尔孙·艾拜很受触动,写下文章《从中专到清华园:一个维吾尔族博士的成长和心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年轻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双手创造生活。
他回忆,自己出生于喀什地区莎车县,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扛起家庭的重担,“妈妈不相信命运,相信知识。”
吐尔孙·艾拜牢记母亲的话,通过刻苦攻读,收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2009年,他考取清华大学新闻学硕士。2014年,他成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院以来首位维吾尔族博士生。
问及15年名校求学最大的收获时,吐尔孙·艾拜回答:“学校老师不仅授予我专业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人做事的准则,涵养了我的家国情怀。”毕业后,他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家乡。
记者看到,巴克墩村吐尔孙·艾拜的宿舍,陈设简陋,但角落里堆满书籍。通过下派、驻村的观察、思考,他正着手写一篇题为《新疆维吾尔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博士论文。
“博士是个啥?村民才不认哩。”吐尔孙·艾拜笑道。他知道,只有用自己的学识帮助乡亲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才是根本。
“布衣”吐尔孙·艾拜,有一帮农民朋友,走在路上会远远伸出双臂与他握手;“博士”吐尔孙·艾拜,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复旦、清华校友,大家远隔千里分享小经验,畅谈“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