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我们带您穿越山海之间,偶尔的落地生根,成就万千肴变,随即化作滚滚红尘,穿越香料歧路,几度江湖夜雨后,点亮万家灯火。在这次奇妙的风味之旅中,你带来欢笑,我有幸得到 【风味人间】
看《至味在人间》的时候,荨脑海里出现一副画面:刚北漂的陈晓卿老师(以下简称陈老师)工作到深夜,驾着车跑遍北京城寻找宵夜——记忆中的宵夜。荨能体会陈老师寻找美食迫切,也能感受他吃到美食的窃喜。
“他肯定是一个孤独的人,孤独到需要美食来慰藉”荨想。
接着往下读,荨却发现文字幽默诙谐。
比如:一碗鸡汤炒米下肚,我满足地向这位四川籍的服务员卖弄,“小姑凉,知道炒米的来历吗?”“当然知道,”女孩眼睛忽闪忽闪的,“是我从库房拿来的啊”。
荨哈哈大笑,为这个服务员的单纯可爱,佩服陈老师文字独到的安排。
合上书,荨觉得陈老师“善变”:一会儿满世界寻找家乡的味蕾,一会儿自嘲自己博学多识,一会儿似一只看见桌上有“鱼”的大馋猫。
“男人!”荨无奈摇摇头。
自陈老师《舌尖上的中国一》《舌尖上的中国二》拍完后(荨没看过),《风味人间》也告一段终结。荨也追着纪录片《风味人间》追完了。
和《至味在人间》相比,《风味人间》的画面深得荨心。
《风味人间》摄制组跨六大洲涉足法国、西班牙、越南、摩洛哥秘鲁、埃塞俄比亚等20多地排摄。拍摄过程采用创新超微观摄影、显微拍摄、动画再现、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等拍摄手法;拍摄画面将视角缩小到“分子级”窥见食物细微的纹理和变化。更是配乐阿鲲老师,旁白李立宏老师,导演陈晓卿老师,三位大师合作。
可想而知《风味人间》给观众呈现的是一桌怎样的饕餮大宴。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荨对拍摄等等之内的专业用语一窍不通,属于典型看热闹人。荨脑袋回旋着那一帧帧精彩的食物:润滑细腻,冒着诱人色泽的梅干肉;久经历史,薄如蝉翼的火腿;肥而不腻,余香满口的马肉;弹力十足,风味百样的面食。
在中国,基本是南食米,北吃面。不管是“粒食者”还是“面食者”(粒食者和面食者称呼来源于的《至于在人间》对吃米和吃面人的称呼)在面对美食,都尽享食物之情,尽享餐桌之美。
纪录片里,小孩们脏兮兮脸庞单纯眼睛;农家夫妇淳朴的笑容,他们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荨的心。
小时候,荨家里来了客人,妈妈也会有这种笑容;故乡的孩子每天在地里滚爬,浑身弄得脏兮兮。荨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诗就是妙。一个“独”字和一个“思”把荨牢牢栓在这里。
荨的爸爸是一名知识分子。听姑姑说,本来爸爸考上了兵(大概是70年代样子,那时候参军需要考试),可是录取通知下来的时候被奶奶藏住了。理由是,希望爸爸在家给爷爷养老。直到,很多年爸爸才知道这件事情。爸爸却好脾气收好录取证,什么话也没讲。这事流传开来,爸爸名气大增,被村里称作“知青”(大概就是绅士之类的意思)。
爸爸孝顺,重礼节。是爸爸的行为影响了整个家,荨想。
留食
荨有一个哥哥和弟弟。荨和弟弟上小学的时候,哥哥上初中。上初中需要留校,哥哥通常一个星期回家一次预备带下一个星期米和菜。如果,哥哥不在的时候,妈妈或则爸爸从外面带来好吃的,或则别人家送来好吃的。妈妈会把东西按照量分成两半:一半三分之一,一半三分之二(具体分发妈妈会根据总量来分)。然后,妈妈先把三分之一的份量拿出来一家四口平分(妈妈、爸爸、弟弟和荨,通常说平分,但是荨和弟弟的分量最多,爸爸次之,妈妈最少。如果,东西太少的话,妈妈只能“尝一下味道”),有时候,弟弟见量太少的时候会发脾气,妈妈就会好言相劝:“大家吃大家香,一个人吃打“标枪”(荨直到现在也不懂标枪意思)”,边说边把自己的一点食物再给弟弟分一些。弟弟这才肯罢休,乖乖吃起属于他的那一份;而剩下的三分之二会等哥哥放周末回家,妈妈再拿出来分给大家一起吃。
围桌吃饭
吃饭的时候,荨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吃饭。哥哥,爸爸分别坐在桌子的一边,妈妈有时候和弟弟坐,有时候和荨挤坐一块儿。到吃饭的时间,做好饭的妈妈,让荨叫爸爸吃饭。荨就沿着连着院子蜿蜒的小路走一小段距离,然后扯直嗓子:“爸爸爸爸吃饭了”。然后远处传来爸爸的声音:“来了~”。听到爸爸的回应,荨才高兴小跑回家。一次,荨问妈妈:“妈,爸爸在那么远的地方,为什么能听到我的喊话?”“因为,你在高出,爸爸在地处。你喊爸爸吃饭的地方正好是一个转角处。所以他就能听了嘛,”妈妈说。
荨似懂非懂:“妈妈,那为什么我喊爸爸吃饭,别人答应了怎么办。今天楼上的那家叔叔也在那边。”
妈妈白了一眼荨“你爸为什么不答应你。”
后来,荨上了初中,才从物理书中知道隔空喊爸爸属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等爸爸回家,荨帮着妈妈端饭,然后围坐在桌边端起碗。
同在一个村子的人家不这样。在他们家里,如果饭熟了,孩子盛上一碗米,夹上几大夹菜,端去院子里吃,周边围了一堆自家养的鸡,自家的中华田园犬(荨记得那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样一条狗看家),那场景好不热闹;大人们则会端着一碗米坐在搬来的小凳子上吃。如果,在外地干活的人还没回来,家里人就会用一只干净的碗给他们留好饭菜(饭菜主要放在锅里保热。早上做晚饭,抽去柴火,锅底还保持热度。人们利用这个方法来给饭保热),然后匆匆扒上几口饭锁上门,干活。
厨艺
如果,看了陈老师的美食,回忆家乡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味蕾,那实在是对不起陈老师的美食。
妈妈传承外婆的好手艺。妈妈炒的菜色香味俱全。
荨,最爱吃妈妈做的腊肉炒干辣椒,蒜叶配色,大蒜和姜调味。每次看到桌上香喷喷冒着热气的腊肉炒干辣椒,荨偷偷伸手抓起一块肉片打算先尝尝,然而,被妈妈一巴掌拍下:“你爸爸在外地干活,还没回来呢。不准吃!”
妈妈炒的干辣椒炒大蒜也不错。一大碗大蒜切片活着切碎的辣椒翻炒。这是爸爸最爱吃的菜。这道菜的重心是在翻炒大蒜,对大蒜熟度的一个掌握,不能太熟,不能太生。妈妈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豆豉回锅肉,哥哥的最爱。冬季,妈妈会自己动手做豆豉颗粒,然后晾干保存好。到夏天的时候,妈妈就会用豆豉和腊肉,蒜叶配色做豆豉回锅肉。这时,哥哥就会兴冲冲的盛一大碗米,从盘子里拨出豆豉颗拌饭吃。看哥哥吃得津津有味,爸爸会说:“臭烘烘的豆豉有啥好吃的(豆家乡做的豆豉有一股脚臭的味道,爸爸不喜欢)。”哥哥扒饭的筷子却更快了,筷子在碗底勾勒出一道道褐色的油迹。似在回应着爸爸的话。
蒸香肠,弟弟的最爱。不得不承认弟弟是最认真的吃货。最爱吃的东西离不开肉!棕色的香肠切成一片一片椭圆形,放在蒸锅里。待香肠蒸熟后,撒上葱花作配料。当饭桌上有这道菜的时候,弟弟总是一边鼓着嘴巴,一边忙着把筷子伸到装香肠盘子里。
妈妈最喜欢吃豆腐果。冬至过后,妈妈就开始忙着备年货:花庭粑,甜酒,豆豉,米粉,清塘粉,豆腐果。白嫩嫩的豆腐压制成型后,妈妈就开始油榨豆腐果,一粒粒金黄的豆腐果一会儿就出锅。晚上喊妈妈吃饭的时候。妈妈会说:“你们吃,我不饿。”偶尔帮妈妈烧火的荨就纳闷,我没有看到妈妈吃豆腐果呀,怎么就吃饱连晚饭都不吃呢。
......
真正高级的厨子特别注重食物选材。家乡食材全是原生态,由妈妈自己一手做成。蔬菜是妈妈买菜籽种上;每年,妈妈会喂猪,猪的吃食也由妈妈一手打理:山上的野菜,地里的洋芋,红薯,玉米面煮熟配置;家里的鸡放羊在外面,每到晚上妈妈会召回鸡给他们喂食...吃惯了家乡菜的味道的荨也养成了挑嘴的习惯。外出上大学第一年因为吃不惯外地的饭,荨那一年整整瘦了10斤。
曾经看到一个在中原生活40年的成都大姐。她点的外卖永远是四川担担面,老太婆摊摊面,重庆板凳面,串串香,麻辣米线,吃的后果底料也是最辣的锅底。炒的菜还是一手拿手的南方菜系。问她“你不会做面试吗”“不会,懒得学”。她讪讪答道。
与其说对故乡美食恋恋不忘,不如说是对故乡的不舍。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类似江湖一样的乡愁,而最终的决定全在自己的抉择罢了。
亲爱的荨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