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间:2015.11.17日 5:00-6:00 晚上21:00-22:00
阅读目的:了解如何营造路径
阅读进度:完成阅读第三部分(p163-p239)
阅读方法:快速阅读(手指引导)
阅读笔记:
第三部分营造路径
第八章调整环境
开车的路上有人突然强盗超超,你当时会本能的想:这个混账东西。……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景问题。这种思维倾向就是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我们总是喜欢把他人行为归咎于对方的个人特质,而不是对方所处的环境。
调整环境其实就是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出现,错误行为更难以发生,就这么简单。
在线工时表的实验表明:改变路径,就能改变行为。
领导层的调整环境:飞机驾驶舱静默驾驶原则、护士给药“防打扰背心”等需要领导者有意识重新营造路径。环境稍加调整,正确行为就会很快出现。改变的不是人,而是情境。
个人的调整环境:减肥的人使用小尺寸的餐具、每晚睡觉前在床前摆放跑步准备、调整办公室的家居布置、将手机设置成静音等等,这些都是营造路径的力量。
伤害预防专家在分析如何尽可能减少意外伤亡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简单框架工具称为哈顿矩阵(Haddon Matrix)。哈顿矩阵帮助人们系统性地梳理问题,重点思考意外的三个阶段:事件前,事件中,事件后。
许多看似“性格内因”问题,其实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加以纠正。小小的路径调整,将带来大大的行为改变。
心得:我们常常习惯性用“基本归因错误”评论一些行为,从而导致改变的难以进行。种种看似人的问题,不论从领导层面的、还是个人方面的环境改变,这种路径的小小调整,带来的是大大行为改变。在实际解决改变困难的问题中,我们要加强环境的调整环节。
第九章培养习惯
麦克.罗马诺成功远离毒品,主要是身边的环境改变了他。环境对我们产生的微妙作用之一,就是强化(或者淡化)我们的习惯。
习惯为何如此重要?因为习惯本质上是我们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习惯可以在骑象人无须参与的情况下也自然而然做出许多良好行为。
养成习惯并不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也跟人多心里休戚相关。究竟该如何为培养新习惯打下心理基础?常常采用的是行动触动扳机。
行动触发扳机(一种心理计划,比如“明早送安娜上学后,我就直奔健身房”,遇到特定的触发情境(明天早上、孩子学校门口),扣下相应的动作扳机(健身))能够强烈激励人们做自己知道必须做的事情。
行动触发扳机的价值在于我们其实事先预设了决定。省去了决定环节的反复思量步骤。预设下决定,节约了骑象人用于自我控制的能量。
行动触动扳机一定要足够具体、足够明确,才能中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流。
适用情境越困难,行动触发扳机越有效,因为这些场合骑象人消耗的自我控制能量最多。
行动触发扳机的真正作用是培养“速成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也是行动触发扳机希望实现的目标。
心得:行动触动扳机—读书培养读书习惯(遇到特定的触发情境(每天起床),扣下相应的动作扳机(读书))。现在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
如何营造路径的两种策略:第一,调整环境;第二。培养习惯。检查清单这种工具可以将这两种措施完美融合。
如何创造出有利于改变的环境?首先,一些辅助习惯确能行之有效,比如站立开会、每天多喝两碗汤。其次,行动触发扳机也可帮助你预设决定,减少决策困难。另外,简单的检查清单也能大有裨益。
第十章召集同伴
你之所以做某事,是因为同伴都在做。从众效应并非为喜爱在身上打洞的青少年所独享,你也一样。行为会传染。(肥胖、饮酒都会传染)
当大象走在不熟悉的路径上,大象可能会追随其他同伴的脚步。应该怎样召集同行者呢?
行为在个人层面(减肥、小费盒)和团体层面(评审人守时)都具有传染性。
指定司机、坦桑尼亚的包养问题可以利用从众心里得到解决。而实习医生每周工作120个小时问题两家医院的解决的结果不同,关键点就是两家医院的医生是否拥有自由空间中加强从众心里-召集同伴
心得:目前我们电视节目各种公益广告,利用我们的从众心里,普及道德基本要求。电视电影中穿插的一些食品、饮料等利用大家都在使用这种从众心理,无声无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目前中国的企业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加班。没有任何加班报酬。大家都习惯这种方式,尽管不舒服,但是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各位公司的职员们,如果真的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参照实习医生每周工作120小时的方式解决。
第十一章坚持改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该如何坚持下去?
驯兽师训练动物采用的是奖励--奖励--再奖励的方式。而人类为改善各种关系通常是了解对方性格类型。要让我们的改变这个长途旅程从第一步迈到第二步、第三步,直至终点,秘密就是强化亮点。不论亮点有多小,我们要持续需找亮点,奖励亮点。
学会找出并且表扬“渐近”行为并不容易。我们需要经常观察环境,寻找一线曙光。骑象人的本性会去注意负面部分,因而很容易找出问题,也很容易忽略进步;但进步才是难能可贵之处。
要强化他人的正向行动,你需要对终点有清晰的认识,还必须能够熟练地找出值得强化的亮点行为。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细水长流。改变不是某个时刻,而是一个过程。千里之行,我们需要很多芒果的奖励。
心理学家把滚雪球效应归因于多种现象。原因之一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单纯曝光效应,指的是人对一项事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喜欢。单纯曝光效应让我们相信,即使一开始不受欢迎乃至遭到排斥的陌生改变,最后都会随着人们日渐习惯而被接受和喜爱。(如:埃菲尔铁塔。我自己买的超能洗衣液也是如此)
成功的改变多半遵循一套模式。改变的人有明确的方向,足够的动力,以及有利的环境。换言之,改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骑象人、大象和路径齐心合力,共同支持转变。
改变着身处的情境不同,改变规模不同,但是模式却如出一辙。他们指挥了骑象人,激励了大象,营造了路径。现在轮到我们自己上场了,改变自己的时候到了。
心得:我们要对改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管本书名字为“瞬变”,真正的改变是一个过程,坚持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找到亮点,持续强化亮点
附录
改变三部曲,9个方法
1.指挥骑象人
1)找到亮点:找到成功案例,复制推广亮点。(越南妈妈故事)
2)制定关键举措:无须高瞻远瞩,着眼于关键步骤。(1%牛奶运动)
3)指明目标:预先指明方向和原因大有助益。(“成为三年级学生”)
2.激励大象
1)找到感觉:只是头脑知道未必能改变,必须形成感觉。(展示服装样品)
2)缩小改变幅度:分解改变步骤,消除大象恐惧。(5分钟房间拯救行动)
3)影响他人:建立新认同感,灌输成长心态。
3.营造路径
1)调整环境:情境影响行为,设法改变环境。(亚马逊一键下单功能)
2)培养习惯:形成习惯则不费力,设法鼓励培养习惯。(设定“行动触动扳机”、节食者每天多喝两碗汤、使用检查清单)
3)召集同伴:行为具传染力,设法号召众人。(医院“自由空间”)
心得:阅读完本书,知道了改变的改变三部曲,9个方法,明白了改变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难。对比书中的改变的方法,我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改变迟迟无法开始的原因:骑象人目标不明确,反复思考,力求完美。大象无法开始移动脚部,设置的改变幅度太大,令大象心生畏惧。在营造路径的3中方法,也很少使用。我是个完美主义的人,一直信奉的就是要么不做,要么最好。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对很多事情失去了改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