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印象里妈就喜欢唠叨,我经常受不了,我爸却总是一言不发甚至乐呵呵地在那听着。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家里就剩下我们爷俩了,我问我爸:“我妈这么能唠叨,这么多年,你是怎么受得了的呢?”爸听完,悠悠地来了一句:“没事,每次你妈在那唠叨,我就当听收音机了…”
高中的时候学化学,记得有一次化学老师给我们讲“萃取”,讲到“把精华留下,把杂质去除”(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我化学很烂),他给我们打了个比喻:“这就好像你给孩子在澡盆里洗澡,洗完澡得把洗澡水泼了,但是你不能把孩子也一块儿泼出去啊!”形象的比喻,顿时让我们“一边笑一边明白”了起来。
大学的时候打篮球,我从来不喜欢传球,拿到球就直接投篮。因为我觉得投篮是很酷的事儿,而“传球”则没什么技术含量。后来跟我一起打球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开导我说:“你投篮准当然很厉害,但你要知道,篮框在那是不动的,而传球就好像往一个移动的篮筐里投篮,你自己想想,就好像你拿着枪,是打靶难还是打兔子难?”打那以后,我就学着去传球了。
我刚工作做老师的那一年,有一位同事女老师,因为学生上课捣乱,被气哭了,在办公室里眼泪流个不停,谁劝都没用。后来我们的教研组长,一位工作二十多年的女老师走过来,有点不耐烦的样子对她来了一句:“哎呀,你别哭了!我跟你说,根据我的经验,学生就喜欢专门惹又年轻又漂亮的女老师生气。”一句话,这位“又年轻又漂亮”的女老师破涕为笑。
07年我在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做兼职汉语教师,学期开始前的教师培训会上,教学中心的一位主任对我们这些研究生说了一句话:“对你们来说,可能这就是一份一小时50块钱的兼职工作而已。可是你们知道吗?一个留学生尤其是刚来中国的留学生从此喜欢上中国或者从此讨厌上中国,可能就是因为你的课!”这句话一直被我牢记,提醒着自己永远不要只是为了钱去工作,总要有些情怀,总要有些快乐。
很多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总会有“雷人”的语录出现,可谓妙语连珠。仅举一例:北京这些年的雾霾越来越严重,记得一个雾霾天,来班里上课的吉娜(西班牙)一进教室门跟我说:“哎呀老师,北京今天的雾霾真厉害,就好像在难受的空气里游泳一样!”——真是再形象不过了!而就在几天前,我们又在北京的雾霾里“畅游”了一番。
13年我在北京德国使馆学校做汉语教师,学校里有个教法语的老师,中文名字叫“狐狸”。听说狐狸的法语课上得特别好,征得他的同意,我去听他的课。课上只见平时让我们头疼的孩子在他的课上规规矩矩、纪律出奇的好。下了课,我忍不住问狐狸为什么这些孩子这么听话。“因为他们怕我”,狐狸说,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你如果不让他们怕你,那他们就会让你害怕!”
14年我得了一场大病,与死亡擦肩而过。手术后,身体恢复得很好,但是也留下了一个后遗症:因为脑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左眼视神经病变,左眼基本上什么也看不见了,而且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我曾经一度因为这个事情很消沉,总觉得自己是“捡回一条命,失去一只眼”。后来有一次去医院复查时见到了我当时手术的主刀大夫鲍大夫,聊起了眼睛的事情,乐观而幽默的鲍大夫跟我说:“就算一只眼睛不行了又有什么关系?有残缺才是完美的,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从那以后,我再不为这个“残缺”而消沉和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