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知到世界的三种基本逻辑格律有弎。
1.纯逻辑 2.归纳法 3.演绎法。
纯逻辑讲求的是从数字系统来定义系统要素,如果系统足够强力,那么就必定成立。
例如,基于数字“0”与“1”,我们可以创造与奠基出整个“计算机系统理论”。
但是,你无法证明“0”与“1”是什么?你也无法证明,为什么世界是按“逻辑”来运行的。
所以,纯逻辑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逻辑本质是我们大脑中自创的自洽体系,从A-B可以成立,但是不代表世界就是从A-B运行的。
自洽性,正是我们对于从A-B之间线性关系必然性的确定性预期。
比如,你相信”佛教”,当中的逻辑经历时日,己经完全自洽。
你相信“因果报应”,所以你会相信“放生”推导出“积得果报”。
你相信“香油供奉”,所以你会相信“捐钱可以保平安”。
你相信”命有天定“,所以你会花钱找”大师“,改命积德。
基于纯逻辑可以完成A-B的演绎。
那么找到有限的定理来完成归纳,找到更多从A-B的自洽理论,
就可以上升成为一种共性,供我们理解世界。
比如,世界上只有“男人”和“女人”。
比如,亚洲的天鹅是白色的,非洲的天鹅是白色的,欧洲的天鹅是白色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归纳法,去得出一个结论。
但是,归纳法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你给出的结论足够强力之间,你的系统就肯定不完备。
例如,除了”男人“与”女人“,还有”双性人“与”变性人“。
例如,第一次在澳洲发现的”黑天鹅“。
我们生活中的观察、意见、理论,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归纳法。
比如股票市场中的”技术分析“,本质是通过统计过去,归纳出未来市场参与者的共识。
系统的自洽性越强,就越代表越强力。
即这个系统的不完备性,就会更强。
所以,市场上也会飞出”黑天鹅“。
“墨菲定律”、“候世达法则”历久常新。
归纳法的优点是,容易建立模型并快速认定要素间存在关系。
但是缺点是,不完备,可证伪,要素之间相关系强弱难以确定。
例如,父母告知你“努力”与“成功”存在正相关,所以归纳出=“人努力就会成功”
但是,他无法确切告诉你,“努力”与“成功“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如果是0.2,你的努力与你的成功之间的关系便很弱,属于”低水平努力“。
这样,无论你努力了多少,最后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由”努力“决定的,
而是你的系统中,被忽视了,或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要素所构成了你的成功。
例如:战略眼光,可行性,心理表征(常忽视的)
例如:运气,基因水平,种族优势,国家社会,时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所以,基于归纳法的不完备性。
对于任何的人成功的心路历路,反而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而别人在达到逻辑自洽前碰到的“挫折”、“失败”、才有更高的价值。
归纳法的观察前提,也很有误导性,强调“所见即所得”。
你看到“成功”的人,要求他们到分享,其实就是想从A-B的方法。
但是,你却忽略了别人有,你没有的际遇与背景与时机。
马云告诉你不忘初心即可成功,
咪蒙说来做她的助理即可变成高手,
彭小六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精英行动派。
其实,忽视了系统的其它要素,其余对自洽性要素的复制模仿,都没有太大的做用。
反过来,从自身系统出发,弥补自身系统的不完备性,才最重要。
多看一些你不知道,与你观点相左的,反常识的观点,
对不完备性的补充反而大有裨益。
相对于模仿别人的成功,多去泰国看看”She male“,
多去看看自己的蠢事清单,比朋友圈多刷鸡汤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