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月田也
20多岁的年龄其实没有所谓的必须要去的应酬,也没有你所认为的必须要交的朋友,挚友感情的建立大都在大学毕业前都结束了,用心经营好已有的友情已经足够了。用大把应酬、交朋友的时间来丰富自我是我们现阶段最该干的事。
朋友也是需要分类的
例如图书馆,一架一架混不得
过分混杂,匆忙中去急着找
往往找错类别
——三毛《朋友》
1
我们来做一次值得思考的筛选。打开你的手机通讯录和微信好友,分以下四个步骤一次进行筛选
1)划掉一年以上没有任何联系的朋友
2)划掉每年仅在各大节日里群发祝福信息的朋友(打电话者不算)
3)划掉半年没有联系的朋友
4)划掉三个月没有联系的朋友
5)划掉一个月以上没有联系的朋友
6)划掉半个月以上没有联系的朋友
7)划掉一星期没有联系的朋友
8)划掉三天以上没有联系的朋友
然后,再看看你的手机通讯录和微信好友还剩下多少,就我个人而言划到最后居然只剩下三个:媳妇、单位上一位挚友、姐姐。我突然发现我自认为交际很广的朋友圈子居然只剩下一人(家人不算)。
2
打开你的手机通讯录或者微信好友,找一找你最想打电话或者发信息的朋友,以我个人而言总共四人:大学挚友豪跟何佳姐、高中好友斌、忘年交哼哥,不过如此。
3
同样打开你的手机通讯录或者微信好友,逐一翻阅,看着名字能很快想到对方样子的留下,还是以我个人而言,一时间完全没印象的居然接近一半。
以上三个小小的测试,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片面性,主观色彩体现在做测试前测试者似乎已经预设好了界定好的答案;片面性表现的就多了,比如长时间不联系就不能称之为好友了吗?经常联系就能代表是好友了吗?等等,不过我想测试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如下问题:
1)我们自认为交际广泛的朋友圈其实很小,小到个位数;
2)我们手机里存的一些人从记下联系方式那天起,竟然和我们没有任何交集;
3)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可以打电话聊天释放的朋友其实很少;
4)我们亲手编织起来的交际网,其实太乱,太繁琐。
正如三毛所说朋友如同书架上的书,有些是你经常看的,有些是你珍藏的,有些书是工具,有些书丰富思想,有些书虽然没几页纸,但叶叶都是精华;有些书设计美观,有些书内容饱满,有些书常新,有些书责因为疏于打理落满了灰尘,这都需要我们定期的打理。
你的朋友种类也可能和书架上的书一样繁杂,无序,所以你必须对他们进行整理分类。
把朋友比做书,我很喜欢这样的比喻,称得上是书的朋友虽然段时间从他们身上无法得到看得见的利益,却无时无刻的不再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当你和这些朋友对话的时候,就如同在翻阅一本经典,和作者对话,和自己对话,全都属于精神层面的交流。
对自己的朋友圈子进行整理就能更好的让我们明确哪些书是经典、哪些书快餐,经典者可以常阅,快餐者却不可常览。
你可能觉得这样做太过功利,目的性太强,但请你问问自己你的所有朋友是不是都值得你掏心肺腹、无话不谈。
人从生下来就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以数量计算的话绝不止成百上千,可随着时间的过滤,到最后也所剩无几,武侠小说给我们刻画的广交天下好友的江湖浪子本来就是传说。
俞伯牙与钟子期这样的挚友绝属百年难遇,神交,虽然只一次的谋面,在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竟心痛不已,摔琴而去,终生不再抚琴。
不过朋友也不是以数量界定的,多了不一定不好,少了也不一定都好,因为你所交的每一个朋友主动权都在你,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你的初心。
我见过很多人交友之前自己心里早有了一杆秤"他能给我带来什么,以后会不会在事业上帮助到我"等等,一杯酒下去称兄道弟,两三语不合当场翻脸,这样的友情一开始就不纯粹了。
有人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好走的路都来自朋友,那么自己又算什么?
我知道朋友多了是烦恼,朋友少了也是烦恼,多的烦恼烦在饭局多、酒局多、牌局多、应酬多;少的烦恼烦在总不免显得不合群,形单影只。不过好在这一切都是表象的存在,脑子里的丰富与否才是问题的关键。
前几日挚友何佳姐发来微信问绿度母心咒的正确修行方法,我答不知道,说改日帮她问问寺庙里的好友,之后又聊了一些读书、写作的事情。在我看来我和何佳姐算得上挚友,联系不必太多,但总能彼此牵挂,每次聊天都显得纯粹、自然。
不过这样的友情显得太过理想化,现实生活中有,但绝对不多。这也就是我要讲的另一个问题:交友要看缘分,不可强求,友情尽了,缘分再深,也成陌路。
同时朋友之间不需要那种"甘愿两肋插刀,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彼此希望对方过的都好才是初心。
有时候我宁愿把那些日常接触较多,但又称不上朋友的人称为熟人,这样做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一直认为朋友这两个字太重,需要我们感悟,互换的东西太多。
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对友情最贴切的总结。友情就像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距离越远这根丝线就越长,你所拥有的精神财富就越发的珍贵。无论人在哪里,心总该在一个地方。
最后分享大家一句话,算是我对朋友的总结吧。
"心在一起了,就该是剪不断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