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朋友圈上满眼都是各种祝福妈妈的文章和图片。回想起来,妈妈已经离开我们有7年多的时间,但是音容笑貌依然那么清晰。有那么几次梦见小时候和成年后和父母相处的场景。不管梦见的是他们中年时劳碌的身影或是年迈时羸弱的身躯,自己都自然而然地充满喜悦的心情。常人说道,梦中的自己是最真实的,自己梦中见到父母时的开心的体验,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过往成长中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也在记忆中浮现出来。
母亲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陪伴子女从到婴儿直到成年,几十年的共处,也会给子女成长带来深刻的影响。子女的性格,品行可以说是母亲在相伴几十年所雕琢出来。而这种雕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互动中被打磨出来。细想起来,我自己身上的特性,很多都是从小在妈妈的教育和影响下所形成的,这些特性,有些是正面,有些也是负面的。趁着回忆母亲,也算是对自己性格形成做一个溯源和反思。
妈妈的好
妈妈在四十岁才生下我,我是家里三兄妹中最小的孩子,又是男孩。自然也是最得宠的。小时候家庭经济不是太好。连米饭都吃不上,三餐基本上都是吃粥,可是就是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妈妈还是把最好的条件给了我。当年在汕头,妈妈一个人带3个小孩,她自己还要上班,所以只能请一个保姆来带我。保姆对我也十分疼爱,家里所有好的都留给我,三兄妹只有我能喝上牛奶,每天5毛钱的猪肉基本上都给我,哥哥和姐姐只有光看着流口水的份。到了幼儿园,小学的阶段,乖巧聪明的我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妈妈觉得给她长脸了,自然对我是更加的宠爱。所以在这个宠爱的环境下,我的性格比较单纯,温和和有爱心,对外界和他人的戒备心理不强,容易相信别人。
妈妈的不好
妈妈对我性格的影响很大,自己发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如不善交际,怕事胆小等。也是源于妈妈的不正确的管教方式。但是自觉最大的限制就是她没有让我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她会用很多的方式来控制我,让我朝着“好孩子”的方向去发展。这种看似对子女负责的行为,殊不知实际效果是抑制了子女的自由成长空间。在《人生七年》胡慎之老师的课程中明确地指出,父母为孩子营造自由成长的氛围尤为重要。是子女人格独立成长的关键。而那种看似“为你好”而把父母觉得“正确”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子女就会变得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是父母承认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和意志。父母要忍受子女“不听话”所带来的不适感和放弃对于“权威感”的渴求。
溯源不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在这里抱怨妈妈对待自己教育的缺失,不是为了单纯的发泄不满。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了解过去,认识自己,了解到成长的缺失是无法再弥补。父母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基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被对待的方式。然后又把他们自己被对待的方式无意识地延伸到了给下一代。回忆是刚好地告别过去,就像老师所说“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能够做的就是在往后选择自己的路向,给自己一个重新调整偏差的机会。就算过去缺爱都不要紧,现在是成年了,能够自己给自己带来爱,同时把不正确的养育观在我们养育下一代的历程中得以终结”。看了老师的话,顿时想电闪雷鸣般清晰起来。人生只有一次,过去被如何对待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尽管有很多的不满意,但是我还是走过来并且得以觉察和觉醒,未来的岁月由自己掌控,一定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