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最近读包益民的书《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读到这段话,忽然觉得,它除了励志,还能读出一丝丝等待、忍耐和目光长远的味道。这对于吃惯了干货,喝惯了鸡汤的我们来说,真是弥足珍贵的体验。
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但在机遇和伯乐到来之前,你要经历过一段默默无闻,隐忍修炼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没有人在乎你在做什么,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管你,一个人所有的自律、自乐以及习惯养成都靠自己慢慢打磨,慢慢形成。
忽然想起考研那段时光,每天顶着晨光出门,晨读、做练习、背英语、学专业课、在图书馆占座位......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过着,会因为午休时看见的一个段子乐个半天,也会因为晚自习和朋友打了半小时电话自责不已。可是从来没有一天觉得枯燥和乏味。为什么,工作了之后,反而学会各种找借口了呢?反而四处拜大咖,得永生了呢?
今天,读到插座学院副总裁粥佐罗的一篇文章,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在有一点光亮之前,都经历过一段时光:不混群、不混圈子、不拜大咖,死磕自己。朴素到骨子里的道理,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去执行?不要仅盯着牛人风光的一面看,我更愿意回首去看他们的来时路,因为,我永远相信,所有的去处,都跟来路有关。
好东西,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做出来的。用朴素的方法,做朴素的事情,相信,你一定能够创造一个不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