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来到伦敦。第一次应该是2008年,上一次好像是2013年。岁月如梭。
每次来到英国总会有种特别之感,此次也不例外。当英式英语冲击耳膜,第一感觉就是哪不对劲,那种又能听懂又听不惯的感觉着实有趣。从机场开往市区的车上,一位大叔拿腔拿调地举着手机通了20分钟话,此般沉浸之后,我竟很快就习惯了英腔。
在伦敦呆的这几天不是狂风就是下雨,这简直跟海牙毫无二致。坐在窗前吃早餐,不一会儿就看到好几把伞被风掀翻,女士们的头发恨不能飞出去。走在街上,一阵狂风袭来,我和身边两位女士都只能站定不动,等风稍小才能继续前行。我跟一位印度小哥抱怨风太大,他愣了两秒说:Yeah, it's very windy so you can fly!我心想你太有才了,我再少吃两口就真能飞了。广播里说:给你一个喜欢大风天的理由:可以获得清洁能源哦!我一听觉得好有道理,可一出门还是抱怨这鬼天气。
很难想象,在这个地处偏僻、天气恶劣的小岛上生活的人,在近代征服了全世界,时至今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英语,这个历史并不久远、长期上不了台面的地方土语,近代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一跃成为全球通用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更是由此得以渗透至全球每个角落,甚至连根植于这个小岛的奇葩法律,竟也成为全球重大法系,我这个地道的中国人在学习极具英国特色的普通法时,心里不时会涌起一阵悲凉。某日Molly谈到法律英语固定搭配时,她说"He spoke about the defendant objectively to avoid raising doubts about his character"这个句子中,raising doubts about要改成casting aspersions on,因为虽然二者表达同一意思,但后者是法律文书的用法。听到此,我的感受恐怕比悲凉还要复杂许多。
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使得我这个后人不得不学人家的语言、习人家的法律。再联想到我们用的是西元纪年,学科体系全部沿袭自西方,我不知道这叫不叫被同化。也许,"同化"这个词太刺眼、太伤自尊,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本就是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近代中国长期闭关锁国是导致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其它文明成果,只不过,我们当代中国人,可否创造出更多可供其它文明借鉴的成果,以使百年后,我们的后人不必再涌起我今天的悲凉?
中午和Molly吃饭,我点了全球无人不知的fish and chips。Molly说,其实chips个头比这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炸透,这个最多也就算French fries。好吧,我吃的这份叫fish and French fries.
走在路上,Molly说:"你发现伦敦街头有许多无家可归者吗?他们很可怜,经常有人冻死。""是啊,海牙从来没见过。政府不救助吗?""太多了政府救不过来吧。"
我说:"我还发现街上什么肤色的人都有,比美国还像移民国家。""是啊,前些年移民政策很宽松,近年就紧起来了。政府开支太多,想从留学生身上赚钱,一个国际学生的学费是本土学生的三倍,但毕业后留下来却很难。"我感慨:"伦敦物价挺贵的,比如吃饭、住宿。""是啊,尽管如此,我那24岁的女儿还是在18岁后就搬出去自己合租房子了,因为成年后跟父母住在一起很丢脸。""哦,那你更老了需要照顾的时候会和子女一起住吗?""不会,我会去住好一点的养老院。""如果她们真的很想接你一起住呢?""那也许可以考虑,但子女有小家庭,住在一起会产生矛盾,我绝不愿成为子女的负担。这是我们的文化。但近年由于物价实在太高,有些工人阶级父母和成年子女不得不住在一起,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了。"
晚上逛市场,这种半露天的市场似乎是伦敦特有的。小商小贩摆摊的、卖艺的,四处很是热闹;许多手工制品很有特色,是大牌商场里绝对买不到的。从几乎座无虚席的剧场出来,融入到伦敦夜晚的车水马龙中,突然觉得,生活在21世纪,是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