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溶庆
采访靳东像采访所有的人一样,首先开始个人资料的查阅,可是这次收获不多,在心里想,作为在演艺圈行走的人来说,这个人定是低调的。
第一次电话过去表明了采访意图,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结果他给出的回答大大出乎意料,三两个字完成一个问题,言语中有些许抬杠的意味,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开场,也有了最直观的印象,他似乎不太认真。再次通电话是几天后,他的声音依旧热情,这让我无法把他的作答与这种热情联系起来,于是玩笑地问那是不是他一贯的态度,他有些急促地解释,有些事情是没想过也说不好……和他的经纪人联系上,想从侧面了解靳东,发现他是很认真地和经纪人一起讨论过我提出的问题,这才了解到他就是这么一个人,直爽、坦诚地有一说一。纵使是这样,采访依旧要完成,于是有了第二个开场。
第二个开场在广东佛山,片场。嘈杂的人声中,我见到了帅气的靳东。他眼睛深邃,目光明亮,穿着灰色的休闲服迎面走来,用阳光的笑容和每个人打招呼。表明来意后,得知有许多的问题,他搬了把椅子坐下。很细心地聆听你说话,很认真地思考过后回答,这种交流的感觉让采访的氛围很轻松。
对于之前的简单回答,他又再次当面解释开来,“我心里真的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了……”看着他一脸真诚的样子,突然发觉眼前的这个男人有些可爱。虽然他用最简短的话来回答那些他觉得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那些有关“明星”的边角趣味,私人化的爱好,曾经的梦想或者小时候的趣事,不,他这样拒绝,“既然是私人化的就不公开了。既然是曾经的,就不提了。”他甚至不怕别人的误解,觉得事情原本就是这样。但是当话题转到表演,他与之前的靳东判若两人,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于是开始释然,他的拒绝并不是刻意保护自己的姿势,他不需要讨好或是迎合,因为他只执着于演戏,也只想表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纯粹的喜欢演戏
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多没有方向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会很认真地问自己,“我到底想怎样?我怎么会这样!”与其说靳东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活得很自由的人。“我完全凭自己兴趣爱好做事。”太多的质疑总是让人不快乐,于是靳东只想着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实现它。于他而言,演戏是兴趣所至,这份工作便是他最大的快乐。
虽然当初家里人并不支持他从事这行,觉得不靠谱,希望他像所有人一样考个名牌大学,毕业后找份安稳的工作,如此这般的生活。靳东什么也没说,只是想时间和行动会证明一切。03年他从中戏毕业,先后拍了几部戏,事业上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直到第一部电影处女作《秋雨》,他在里面不俗的表现给他带来了许多的荣誉。站在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靳东这张“陌生”面孔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仔裤、衬衫、头发自然地蓬松着,冷峻的气质透出圈中人少有的书卷气……山东男人特有的硬朗让他在缄默中更加棱角分明。
“在年轻的男演员当中,能这样用眼睛说话的,真的已经不多了。”看似平常的评价,对一个演艺新人来说却是极大的肯定。甚至有一个资深的演艺界人士,在看了靳东的表演后,一反从不轻易评判演员的先例,很肯定地说:“再过两年,中国几大小生中,应该有他的位置。”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靳东对这样的评价并没有太多的惊喜。说实话,在待人接物的技巧方面,靳东很多时候更像个孩子,但对演艺的痴迷让他经常处于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简单和纯粹让他经常忽略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不张扬的完美主义
只有在演戏的状态下,靳东才是生动的、充满了创意的。他是一个工作起来非常认真的人,每次接戏前总要经过深思熟虑,一旦要演便没事就捧着剧本细细研究和揣摩。要是遇不上合适的剧本,他宁肯闲着在家,写点随笔。用他的话来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凡事总希望是圆满的。”
靳东对于演戏有着狂热的喜爱,“我选择剧本是根据角色,是因为这个角色打动、感动我。每拍一部戏我都让自己变成戏中人,那种角色转换让我兴奋。”言语间可以感受得到这份工作带给他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当然压力也是时刻伴随着他,他唯有不断地努力来提升自己,“现在就是要做好眼前的每一步工作,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