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自己的心态。例如不再觉得一个人是孤独的,不觉得周末和节日不能狂欢或者没有女朋友就是寂寞的。渐渐地,不知怎么我竟然开始心安理得的接受并享受着一个人的自己。一个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见识更多东西,做自己想做的。然而即使这样,自己在自己的计算机专长上没有什么太大长进。
因为自己变的慵懒和浮躁,不能专心的投入到自己专业领域。前阵子和同学聊天,他说“真羡慕你,每次说难做的事,最后都做到了。”当时听了以后一阵莫名感慨,确实是这样,大学中当时定的几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真的都实现了(女朋友除外~笑),从班级到考试、从齐软到蓝桥杯、从国奖到考研。然而现在的我遇到实验室中项目和论文困难时就知道抱怨而不知行动、以及今年几次做外包工作时自己不认真的态度,和以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也会玩,玩起来也是疯的要死,但是到了正事上却拼了命的干,总摆出一副无论是玩还是学习我都要贪心的得到的架势。然而上了研究生以后,我变的被动,一切都像是在应付任务。不论是实验室、论文、私活,甚至是技术学习,我没有把这些当做自己想做的,而是当做毕业的方法、挣手头零花钱的路子、以后工作的敲门砖。我没有把它们当做是自己的追求,所以我现在完成这些更像是责任、任务,内心是拒绝的,勉强最低限度的完成这些。现在我更喜欢享受,不愿意付出。于是我想开始定期写点技术博客念头,去跟进一下自己想学的东西,自己主动创造些什么。
虽然平时也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是记的只是平时遇到的些问题,比较零散。博客的话可以更加成体系的去整理些东西,同时也逼自己深入的学习。这个想法已经有一两个月了,结果一拖再拖,从16年拖到了17年。于是在17年的第一天,我觉得不能再拖了,开始干吧!
博客我决定选择简书,它的精简和markdown语法让我喜欢。更新文章频率最低维持在一周一篇。前期文章我决定写些架构相关和大数据相关的东西,然后并穿插一些为17找工作而准备的算法和基础知识的总结。先列一下前期文章顺序的初拟目录:
* 系统架构初探
* 负载均衡的原理与实现
* 服务层的高可用
* 各层之间接口调用
* 主流分布式框架介绍与对比
* Hadoop实践
* Hbase实践
* Flume日志处理
* Kafka消息队列
* 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
* 个性化推荐系统
* Spark实现
* Storm实现
* CAP的探讨
* Docker初探
以上每一部分细写东西都挺多的,所以一章可能会分多篇博客来写。遇到问题和不对的也希望大家多多探讨与指正。
无论如何17年对自己来说都会是繁忙的一年,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