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之
最近在看《西游记》原著。几年前,我也有这个打算,定力不够,没翻完一章。前阵子,忽然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于是在医院托我堂哥邮了一本。书快读完了,又极想读《人间词话》。莫名觉得,和王国维的缘分,也快到了。
前两天读王怜花《因父之名》,讲《三少爷的剑》中的谢晓峰。没实体书,刷了几遍手机。看得出来,写的随意,但风韵极好。下笔的节奏感,宛如秋水。比现在大多浮躁的行文,格调不经意就高了几重。
最近读书不多,比以前更注重不同作家的下笔节奏。文字的节奏,难以有准确的解释。它如人的呼吸。一个人紧张,兴奋,呼吸必定紊乱。但是睡着的时候,呼吸是相对稳定的。睡得越甜,呼吸越匀。文字的节奏,就好比人呼吸的节奏。在遭遇不同情感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波动。这文字的波动,就是其节奏。
看一个人的文章,看得细致,你从他行文节奏上能揣测出他当时书写时的环境,心情,甚至精力充沛与否。余华认为,写作其实是个体力活。其实没错,操纵情感波动极大的文章,没有充沛的体力是完成不了的。写到一半的时候,体力不支,行文必定受阻碍。所以鲁迅说,写文章要真的写不下去,就不要再写。我想这里指的并非才气枯竭,而是体力枯竭。
高手的节奏不容易看得出来,他们有足够的才气来掩盖。但当读者一旦顺着他的笔往下走,渐入佳境,突然觉得情感受到干扰,有“跳戏”之感,往往是作者这时候节奏出了问题。然后再读,又步入了另一种感觉当中,很可能作者到这时停了下来,隔了一段时间才接上。
作者写文章往往也是需要热身的。提笔的开始,状态一般,写到小半,语感才流畅。所以很多文章开头平平,而精彩在中后段。如果起笔就惊人,多是酝酿已久。也有的开头写的极好,到了末尾草草收尾,很可能是时间,体力上有了限制,不能保持节奏,干脆收笔。
一个成熟的作家,必定有稳定的文风,有迹可寻。真正的高手,独特的节奏感,别人很难模仿。所以为什么古龙风模仿字面极其容易,三五句以后就画虎刻鹄。因为古龙的行文推动力完全无法复制。
很多世界名著,为什么读起来觉得很平常。我想大多是被翻译破坏了原本的节奏感。光是翻译了基本意思,其中韵味却没保留下来。好比一道好鸡汤,除了营养,还有美味。单是提炼营养,味道却成了一碗中药。
试想,如果翻译唐诗,宋词,或古龙的小说成英文。简直不敢想象。
每个作家青年,壮年,晚年,所写的东西肯定是明显不同的。因为他们本身的情感在变化,节奏的波动频率也在浮动。往往作家进入状态时候的写作,能出妙笔。因为这是节奏顺畅,最容易获得灵感。极度高兴,悲伤的时候,情绪虽然紊乱,但是神经最敏感,所以也最能写出好东西。
很多作家喜欢喝酒,喝完写得好。古人大多如此,醉后情绪在一段时间内,既敏感又稳定,不容易受外界干扰。李白的《将进酒》,怎么看都像是一气呵成的,毫无阻碍,应该是节奏感极强的时候写的。而他写《赠汪伦》,总感觉有勉强之感,甚至不像是一气写完。仿佛斟酌着交差。
蒋方舟的文章写得很好,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总是觉得哪里不对,仔细看,节奏不对。她的节奏似乎没有和她的情绪同步,所以文章再好,都像是为了交稿的作业。作者写文章时如果情绪并不好,不经意就要影响行文的节奏。开始勉强维持的稳定,到了某个段落,就杂乱起来,开始漂浮,这说明心境开始出现了浮躁。
好文章内藏一条气脉。一口气看似无影无踪,而贯彻始终,能保持不断,就算大功告成。史铁生的散文有的虽然短,但是气脉稳定,很少断。如《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顺着他的笔走,会流连忘返,感动不已。这口气就像是人的呼吸。呼吸顺畅,悲喜隐忍,所以没有强烈的异常波动。所以文章推进,疾徐有致,三百字以后,可以开始拉动读者的情绪。一旦读者的情绪开始同步,中间不跳转,最后情感升华,就能刺激读者的深层神经。这也是为什么厉害的文章,能把读者看哭。
一篇文章只要在节奏上跳了三次以上,基本就没感动读者的希望了。因为每次跳转,意味着读者积蓄的同步感就崩溃了一次,必须重来。最后难以升华情感,而保持读者情感的粘性。
冯唐的《三十六大》,行文破碎,推进时快时慢,看得就像是个大忙人在百忙当中抽空写的文章。尽管都写得好,但是气断过很多次。而我看当年朱自清的《背影》,其实语句平淡,但是一口气没断过。所以平平的文字,到了最后,积蓄成了强大的文学冲击力。有点像一根针,起初是一根筷子,慢慢磨,没有停,磨到最后,轻轻扎一针,立马见血。
《西游记》的节奏大部分极好,偶尔也会有断掉的时候,似乎是作者停了下来。但是这样一部大长篇,居然能保持大方向的推动稳定性,实在难得。其中人物的语言,节奏感极强,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单单有几段人物语言,看得我神魂颠倒。功力不得不说少有。
蒲松龄同样有强大的节奏把控能力。他的笔下,文句几乎是从来不乱的。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稳定性。而很多年轻的作者,比如我,大部分时候,稳定性是很差的。像是失眠者的呼吸,不能均匀,显得杂乱。
我常说,看一个作者文字的功夫,不用多,翻一页就够了。有人不信,说一页能说明什么问题。其实可以说明问题,作者的节奏是融入所有文字的。节奏极好的人,简单扫一眼,就能看出文字里藏的气脉。单是在一页内容里,气就断了,乱了,突起突伏,功夫肯定是不到家的。我自己就是个例子。
以前常常困惑,很多作品其实字面上的功夫接近,文采也相等。但是为什么有的看起来就顺眼很多,有的就读不下去。现在想来,就是节奏感的驾驭能力之别。有的文章写的文采飞扬,但是脉络支离破碎,根本无法同步情绪,基本是堆砌起来的。
现在觉得曾经高看了很多文章,也低估了很多文章。譬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以前只觉得句子写得妙,但其实更强大是它没有丝毫停涩的气脉。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都是杰出的代表作。 而北朝民歌《木兰辞》、曹操的《短歌行》,总觉得写的好则好,气韵少了点味道。而庄子的《逍遥游》虽然是背不出来,想起来,几乎是完美的。
我觉得,好文章永远是一体的,一气的,没有特别的重点,非重点之别。所以我虽然自己文章写得烂,但始终反对给文章划几个重点,加粗几行字。或者怕别人读不懂,自己加个注解。我偏执的认为,一个作者,尽力写完一篇文章,他的使命便已经完成了。至于此后的事,读者怎么读,怎么看,怎么评说,文章自有它的命运。就由它去吧。这才是对最自己的作品最大的尊重。
2016.1.14 闲时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