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附近有条健康路,白天看起来平平无奇,一到晚上,街上就热闹起来了:卖烧饼夹菜的、卖麻辣烫的、卖肠粉的……这条路一度是老郑州人心里吃夜宵的圣地。
后来上大学谈了恋爱,我带外地的男友到健康路上“见识见识”郑州引以为傲的夜市文化,却发现不知何时,健康路上的小摊小贩都不见了,两个人只好败兴而归。
现在掐指一算,那正是“运动式”城市管理搞得风风火火的时候。有时,正在路边买水果,耳边只要传来一声“城管来啦!”,所有的水果贩子都会作鸟兽散,甚至钱都不要了,拔腿就跑。过一会儿,就看到穿着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前来“扫荡”,有时也能逮住那么一两个跑的慢的。被逮住的商贩只能垂头丧气地自认倒霉,也有低头抹泪或者跟城管据理力争的。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城管一直是小商贩们的天敌。
今天却在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看到这样一篇新闻——“城管喊商贩去摆摊,对方的反应亮了”,文中提到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贩接到了当地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并且指明不收租金。让我不禁纳罕:什么时候城管居然跟小商贩联合到了一起?
上网一查,才知道“地摊经济”已经成了热搜词。为了复苏疫情后的经济局势,拉动内需,帮助更多人就业,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允许商贩摆摊。例如,河南省郑州市出台《为民造福十条意见》提出要培育夜间经济有序发展市集。流动商贩和城管队员,这两个看似敌对的群体,在疫情面前,握手言和。
说到底,城市管理其实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在地摊商贩无证经营,影响市容市貌、交通正常运行的时候,城市管理就需要坚决取缔流动商贩,对无证经营的小商贩进行清理和打击。在疫情过后,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劳动者失业的今天,城市管理就需要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摊经济”重新启用,为城市发展打一针“强心剂”。
然而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流动摊点还是那个流动摊点,其难于管理、占道经营的缺陷依然存在。这就给城市管理提出了一个难题:怎样在保留“地摊经济”的同时,将其纳入到合法化的管理轨道上来。“指定地点”“规定经营时间”“摊位分类管理”,变“流动”为“固定”,可能是解决这个管理难题的第一步。而移动终端支付使每笔交易都有迹可循,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便利,也给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实锤”。
对于摆摊者来说,“地摊经济”的复苏,不仅仅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还没有忘记,在互联网经济大行其道之时,实体店铺的惨淡经营。如果今天的摆摊者还像二十年前一样,老老实实地卖袜子、卖头绳,怕是没有什么利益可图的。必须转变思路,紧跟时代的潮流,最大化发挥地摊的优势,才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心。
办公室的小姑娘说她也收到了来自附近商场的邀请,要在下班之后去商场门口的广场摆摊。她向我咨询卖什么好,我说:“我看最近网上泡泡机卖的不错,我给我女儿也买了一台。”她说:“那个早就有人在卖了,火的很,一天能赚上千呢!”
可见,想要从“地摊经济”中,分得一杯羹,也不是只靠“自己一头热、政府好政策”就能办成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在“地摊经济”中依旧凸显出其巨大的优势。阿里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京东组织超500亿元的品质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无息赊购并帮助拓展线上经营;拼多多则上线“地摊必备”补贴专区,将“摆摊神器”纳入补贴。
在大数据的海洋中敏锐地搜索到最受欢迎的商品,依靠互联网商城低廉的进货渠道,不需要支付店铺租金,流动性强、接近居民区,直面广大消费者,在我看来,是“地摊经济”的出路和最大优势。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地摊的回归,无疑是件大大的好事。根据网民反馈,大部分人对地摊经营者都抱有同情和支持心理,对“地摊经济”也有天然的好感。在我90多岁的姥姥眼里,网上买来的袜子远远不及她亲自去早市一一摸过、比对过之后买来的袜子好穿。我也觉得火锅店里的串串总是没有街边5角钱一串、冒着腾腾热气的串串的好吃。地摊,是一个城市烟火气、人情味儿的象征。
但是,“地摊经济”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方面,“地摊经济”的松绑,意味着会有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市场。摆地摊本来就是一项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行业,以后,摆地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利润会进一步摊薄,“地摊经济”这个红海会变得更红。另外一方面,“地摊经济”的走红,也进一步印证了经济下行,失业、无业人员大量增加的不利境况。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能咬紧牙关、努力奋斗,做好本职工作,尝试发展副业,方能度过疫情之后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