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
性别:女
年龄:4岁
证型:鼻窍不利(肺脾气虚)
表征:鼻甲肥大、呼吸声重;头发黄软,指甲有横裂纹。患儿平素食欲尚可,易出现积食口臭,身材偏于矮小;睡眠尚可;大便尚可,偶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小便可,舌淡苔白腻。
既往史:新生儿黄疸、结膜炎、手足口病、幼儿急疹、过敏性咳嗽、急性中耳炎
病症分析
小宝贝刚出生的时候,体内基本是一种无菌的状态。之后可能要陪伴孩子一生肠道菌群,最开始是通过乳汁从母亲的体内继承而来。
但是,母乳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奠基微生物。母亲在孕期和分娩期间使用的激素和抗生素,也会流入孩子的体内。尤其是剖腹产的母亲,为了防止切口发炎感染,一定会用到抗生素。
而这些激素和抗生素,在肠道菌群还未稳定时就“横插一脚”,让孩子的脾胃肠道呈现出“先天”的不足,脾虚则生痰,痰湿化热,就让孩子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
医案详情
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们,怀孕前三个月,她们一家一直在广东生活,之后才回到老家江西宜春,现在也定居在这里。小孩是怀孕第37周2天出生的,比预产期提前了12天,因为见红了,剖腹产。
小孩出生后一直母乳喂养,“42天的时候,乳腺发炎,有一个乳房的乳腺管会流出粉色的乳汁,当时高烧不退。”医生建议不让宝宝喝母乳了,改为奶粉喂养。当时输液三天,还是高烧,医生说如果烧还不退就建议断奶,好在第四天退烧了。“后来再母乳喂养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奶水回缩了,宝宝不够吃,只好混合喂养……大概十个月左右的时候断的母乳。”
小孩出生三天后,黄疸数值有点偏高,医生开了茵栀黄和双歧杆菌。吃了大概半个月,脸色还是黄,到满月后还是这样。这期间因为黄疸就去过两次医院,医生说可能是母乳性黄疸,改成混合喂养之后,差不多一百天的样子才全部退掉。
这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三个多月就可以睡整夜觉了,午睡还要睡一两个小时,能吃能睡,不哭不闹特别好带。现在也会午睡,不过自从疫情之后午睡不太规律了。不午睡的话晚上就睡得比较早。“出生后每次去体检,大运动都超前,特别灵活。十一个月自己就会走了。但身高体重每次都是中偏下。现在我觉得身高也不是很高,属于那种小巧体型的。”
问题是从眼睛开始出现了。
孩子一出生眼睛就有眼袋,“当时也问过医生,这么小怎么就会有眼袋呢?医生回答说还没长开,大点就好了。”再大点去问医生,医生说可能是遗传,爸妈眼睛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眼睛是有眼袋,但也不是特别离谱那种。后来接触到了自然疗法才知道这是过敏现象。”
出生两三个月的时候发现右眼有点流眼泪,医生说是结膜炎,开了托百士回来滴。滴了以后确实好多了,但是发现一停药又会流眼泪。换了一家医院带去检查,医生说是鼻泪管不通,让每周去冲洗。差不多冲洗了有一个多月,还是流眼泪,而且还会结眼屎。“这时医生让做鼻泪管探通,好长一根针,看着都害怕。”做完之后眼屎反而更多了。
隔了一段时间后,又去做第二次探通。“其实当时医生不给做的,他说做了一次没通就让以后大点手术,是我一直恳求他后来才做的,没办法小城市能做探通的也就这一家医院。”做完两次探通手术,鼻泪管才通了,不流眼泪也不结眼屎了。但是后来发现,小孩老是会用手擦一下眼睛,“也不是揉就是用手快速的擦一下。后来也有去医院问过医生,说可能眼睛有炎症,又开了眼药水让滴。现在回想托百士当时用的还挺多的,后来才知道这也是过敏的反应。”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小孩出生后一直有青蛙肚,到4岁了还有。其实当时也带她去过医院,小的时候带去医生说是正常的,说宝宝小肚子都这样的。但妈妈还是觉得还是有点不太正常,最后一次带去看的是三岁多了,“当时还被医生说的一顿,说宝宝肚子摸着软软的,也不硬,能吃能睡,长得也还好,说我太敏感,想太多了。哎!后来又换了个医生看,说是不消化,有点涨肚子,开了中药,吃了差不多一个月,但也感觉没什么效果,肚子还是砰砰砰的响,也同样涨肚子。有时她睡着了发现她肚子会咕噜咕噜的响。”指甲也从小就有裂痕,很容易断,很脆弱的样子。
孩子妈妈说,她在怀孕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明显不怕冷,大冬天也就穿个外套就行,多穿一点就感觉闷得难受。孩子出生后也表现得特别怕热,多穿一点就会出汗。夏天就会有蒸笼头。
一岁之后,孩子就开始频繁生病了。
一岁三个月,孩子第一次发烧。当时外婆照顾,下午下班回家感觉身体有点烫,测量体温38.9。喂了退烧药,带去医院看医生。从家到医院差不多十几分钟的样子,刚到门诊门口,高热惊厥,手脚抽搐,翻白眼,身体发紫,特别吓人。后来把衣服解开,侧卧,慢慢缓解。当时医生打了安定。住院输液一星期。
出院一个星期后,因为手足口病再次住院,当时发烧得手脚都开始抖动了,又住了一周院,吃药输液。那次因为邻居家小孩发烧,没体温计和退烧药,来家里拿。他们小孩在家里有停留一会。后来才知道那个孩子是手足口病。
一岁十一个月,孩子感染轮状病毒,拉肚子,不吃不喝已经开始脱水,眼窝凹陷了。住院输液一星期。
两岁二个月,一直不明原因的发烧,发烧四天查过两次血项显示结果还好,有轻微的病毒感染,但一直反复烧,吃了抗病毒的(奥司他韦)和消炎的,还中药灌肠了,连续反复治疗四天,一直烧不退,后来医生建议住院检查。住院第一天晚上(也就是发烧第五天晚上)洗澡发现全身是疹子,诊断为幼儿急疹。疹子出来后,烧就退了。住院输液五天。
两岁六个月,发烧去医院看医生,当时诊断扁桃体发炎,开了药回家吃。当天晚上高烧39度多,吃了退烧药。本打算再物理降温一下送医院去看看,结果一边物理降温就开始抽搐,这次抽搐相比上一次情况好很多,只是翻了一下白眼,手抽了一下,很快就缓过来了。送去医院,输液五天,没有住院。
三岁七个月,咳嗽。当时看了扁桃体有点红,吃了VC+板蓝根,喉咙已经不红了,但一直干咳。吃了玄麦甘桔颗粒,川贝枇杷膏,还是干咳。又去开了中药,吃了十天,咳嗽不止。陆陆续续咳了一个月了。去医院查了ige,对猫毛皮屑过敏。这时又发现鼻甲肿大,鼻塞,但没有鼻涕,鼻涕倒流。去耳鼻喉科,医生诊断为急性鼻炎。开了头孢,消炎灵,通窍鼻炎片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三岁十一个月,发烧38度多,喉咙有点红,咳嗽。晚上睡觉发现总是翻来覆去的,总去动自己的耳朵。后来才知道耳朵痛。是急性中耳炎,开了头孢,蒲地蓝,呋麻滴鼻液。
……
小孩子饭量一直不大,每次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妈妈还发现她每次大哭的时候,右边太阳穴旁边会有几个小红点,只要稍微哭久一会就会有,然后不哭了慢慢又会消失;自己从来不蹲着大便,说蹲着会很累;偶尔几次说肚脐眼周围痛,但过会又不痛了;一直以来都喜欢趴睡,现在大点,偶尔还会趴睡。现在一般是侧睡。
一诊之后解决了“蒸笼头”的问题,指甲上的裂痕也明显好多了,原来十个指甲均有,目前仅两个大拇指有裂纹。但舌头还是有草莓点,之前老是有口腔溃疡。肚子还是砰砰响,便便里会杂这没消化的食物,左脚也老是长透明的小水泡,擦了药后就瘪了,然后就脱皮,但一直反反复复不完全好。
指甲横纹变浅淡、正在消失
舌苔上有草莓点
“我家孩子平常性格还是挺好的,不吵不闹,也不粘人,我有时候忙的时候,她通常自己能安静地看书、画画,“二诊的时候妈妈的心态很轻松了,她跟我说,”小孩很喜欢听您说话,之前一直跟着我听您的直播,现在只要告诉她这个东西不能吃哦,她就会说是黄医生说的吗?然后就不会再吃了。”
黄博士诊断
这个孩子的检测报告有一项比较突出,在新陈代谢功能分析检测里,她的多项有机酸都出现异常偏高的情况。这是短链脂肪酸代谢不畅,导致有些短链脂肪酸组合成了二酸分子,出现乙基丙二酸、辛二酸、葵二酸偏高的情况。这可能跟小孩平常吃了很多有防腐剂的零食和碳酸饮料,加上曾经大量使用过抗生素有关,有较为明显的肠道生态失调。
有机酸分析报告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频繁使用抗生素和清热药物,易使脾胃功能受损和肠道菌群失调。加上长期慢敏食物的刺激,易使肠道黏膜受损,通透性增加,食物渗漏到血液中,引起免疫反应,出现过敏性咳嗽,鼻甲肥大等症状。指甲有横裂纹,则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的症状。体弱需补益,但要避开慢敏食物,更要以修复肠黏膜,改善肠漏症为前提。
排雷指南
一般宝宝在6-7个月的时候,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正在逐步消失。这之后宝宝生病的次数会比较多,症状都也会比以前严重。有的妈妈比较担心宝宝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就会容易“疾病乱投医”。宝宝感冒发烧总是不退,担心发展成肺炎或者其他问题,忍不住就给孩子用了抗生素。
但实际上,这个阶段是孩子通过和外界接触,获得自己的抗体的过程——也就是适应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就像是我们为了预防天花,会注射天花疫苗一样。
如果在抗体形成的过程中,人为的用抗生素干涉,就阻断了孩子们适应性免疫的建设。“抵抗力差”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医案总结
小儿生理特点表现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频繁使用抗生素和清热药物,导致脏腑更加虚弱。鼻为肺之外窍,肺气不足则鼻为之不利,故有鼻甲肿大。脾主运化,胃主腐熟水谷,脾胃虚弱,则水谷精微腐熟运化无力,故可出现腹胀、砰砰作响、大便夹杂未消化食物。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痰湿生,日久可痰湿化热生火,火气上升,湿气下流,故患儿可有点刺舌、舌尖红、脚底板起透明水泡。“左升右降”,湿流于下,则气机上升不得,淤堵余下,以左侧为甚,故透明水泡多见于左脚。湿不去则淤堵不散,故涂抹药膏只能治标,故易于反复。痰浊淤堵,气血不能达于四肢,故可有爪甲裂纹横生。小儿生理上本为肾气不足,又加之湿堵下焦,则肾气固摄乏力,膀胱不约,而时有遗尿。治疗上宜行气通浊化湿,健脾补肺固肾。
行文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医辨证论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议仅仅适用所举例的小患者。体质、病因明确之前,万勿套用。
我是医师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