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越南电影,陈英雄是无法被跳过的名字,《青木瓜之味》则是必然会被谈及的经典。
在《文学的故乡》纪录片里,莫言谈到马尔克斯的作品对自己的启示时说到:“一个作家写作应该有自己的一块故土,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王国。”电影创作者则是用一部电影构建一个王国:交织的丰满的视觉与听觉元素,构成王国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越南导演陈英雄,将独具特色的视听元素荟萃,在《青木瓜之味》中构建起越南战火纷飞时代的翠绿、潮湿、寂静一隅。看似清透明丽的感官体验下,潜藏着的是一层又一层待观影者抽丝剥茧的思考与探问。
吸引力独具的影像质感
故事发生在1951年,越南反法战争仍在进行,历史使得那个代表年代的数字滚烫又嘈杂。然而故事就在寂静深夜一处深巷里的庭院开始了:小女孩梅,风尘仆仆来到这座大户人家做佣人。
夜晚蟋蟀的叫声,满庭的绿植,光脚的女主人,迅速将人拉入这个东南亚人家的小院。
绿色无疑是影片的主要色彩,无论是视觉上的生命力和清透感,还是通感层面皮肤的潮湿闷热感,都从这种绿色中得到。鲜艳色彩的使用也不曾被讳忌,只是往往以低饱和度的形式出现,这既使得热带地区夏日的鲜活感得以显现,又让影像的质感得到保留。
梅深夜赶到主人家时,男主人就在房中弹琴。
大量越南民乐的使用,也渲染了影片的越南质感。讨巧之处在于,它们常常以画内音的形式出现,使得音乐与故事浑然一体。
这位有着浪子心的音乐家,时常取走家中财物后悄然离家,一走便是许久。上一次离家时,小女儿染病去世,男主人这才因自责没再外出。
琴音之外,还有木鱼声。寂静的夜多了一分肃穆。后面我们会知道,这是守寡的老太太在为死去的丈夫敲木鱼。
这之后,是宵禁警鸣。在呈现个体生活的平静时,影片并不掩饰大时代背景的危机四伏。其实,那警笛也是对故事平静表面下层层波澜的一种提示。
短短几分钟,丰富的视听语言便已将故事的雏形勾勒。
“框架”背后的语句
小女儿的死,短暂来看似乎弥合了这个分崩离析的大家庭;实则却加重了家庭氛围的沉重感和阴郁感,酝酿着一场更大的崩解。影片大量使用具有隔绝感的框架式构图,无声地表征了人物之间的疏离和各自的困境。流畅而表意深刻的镜头语言,不愧其所获“金摄影机奖”。
用餐时,楼上的老太太与家人们被窗隔离开,那是她困于对死去丈夫的悲痛;男主人和女主人也被窗框隔开,隐喻着夫妻二人的貌合神离。这座宁静的庭院,内里涌动着难言的矛盾与悲戚。
终于,在一个夜晚,空空如也的钱盒无声却又轰然地揭示:男主人又一次拿着家里的钱出走了。面对窘迫的经济状况,女主人艰难维系着一大家子人的生计。然而,老太太却将过错归咎于女主人沉闷的个性不讨男主人欢心。
这一情节中,木栏将画面里的三代人隔开:儿子悄悄目睹了这一切的不公,小小少年在一夜中成长;女主人经历着在受封建文化浸染的社会中妇女难以抗拒的阵痛;而老太太,则代表着老一代人陈旧的声音。
男主人再次回家时,已处在死亡的边缘。不久后离世。
对于这个大户人家的纠葛而言,梅更多的是置身事外的过客。她逗蟋蟀,看蚂蚁,学做饭。虽整日在庭院中穿梭忙碌,却又总是属于窗外,属于某个更开阔,更翠绿,更纯粹的世界。
除此之外,伴随梅成长的还有萌动的情愫。那是一个常来拜访的钢琴家,一位谦谦君子。
时间跳转到十年后,女主人已经接替了老太太的位置。主人家中人丁渐少,梅被转送入那位钢琴家浩民的家中做女佣。作为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故事交由梅来书写。
梅和浩民的相爱是富有戏剧性的,相互确认心意的过程如同一支探戈舞:梅用沉默的劳动和精心制作的餐食来表达爱意,而浩民在床头柜中藏下自己画的梅的肖像。
探戈的高潮,则发生在那个梅偷偷“臭美”却被突然回家的浩民撞见的早晨。浩民追,梅躲藏,在无数个框架式构图的阻隔中,阶级差异的隔阂不断被提示;而运动镜头中浩民的追赶,恰恰在努力破除这些世俗的阻碍。
最后的这个框架式构图,更是将戏剧性拉到了极值。近在咫尺,却最终没有相遇。
对梅动心以后,浩民开始疏远未婚妻,表达的方式是琴声。在某一个雨夜,未婚妻对他的沉默失望。一个流畅的运动镜头,呈现了未婚妻在房中假意愤然离开,却又在门外不舍徘徊的复杂心情。
三人处在同一个画面中,而未婚妻已被隔绝在窗外。镜头语言再次无声地完成了叙事功能,直观而又残忍。其实爱情之中又何尝分辨得了对错?不过是缘分与时机。好一个“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两人的恋爱,从浩民递给梅的识字书开始。
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梅在端详书时,浩民好奇地看了看她窗前的蟋蟀笼。这蟋蟀笼的存在贯穿了梅的成长,搬家时也被带来,对梅而言不仅有陪伴意义,也算是她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毕竟梅不识字,所以蟋蟀就是生活乐趣的重要组成。而浩民对她房中这一小小物件的关注,恰恰预示着梅作为女性的精神世界得到尊重和关照。
浩民为梅听写时,两人处在了水平的开阔的画面中。阶层的差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亲密。夜里月光下,浩民弹奏的灵动轻快的钢琴乐曲在流淌,爱意也在涌流,我们聆听爱人的心语和自由的声音。
这,是新一代人对婚姻构建模式的突破。
女性成长物语
有一个意象贯穿影片,那就是“青木瓜”。不禁想起《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的水蜜桃,同样是用夏日的水果来承载意义。当然,青木瓜于此片中有着更丰富和多层次的含义。
青木瓜在梅童年时出现过。初到主人家时,青木瓜浓稠洁白的汁液,引发梅对周遭世界的好奇与观察。她向年长的女佣学做菜,向默默守望的唐老人学爱人。她在那座庭院中,完成初步的成长。
青木瓜的大部分本是无用的。年长女佣叫梅丢掉,梅却把它剖开,触摸瓜瓤里丰满的籽粒。它们象征着一种生命力,正如同梅,鲜活而善良。手指触摸的举动,又如同某种向往。
和浩民恋爱后,梅又烹制了一次青木瓜。仍是削皮,刮丝,剖瓜,然后抚摸籽粒。满瓤的籽粒,是成熟的象征。梅也正式告别了懵懂时代,走向成熟,踏上一个新的生命阶段。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对梅的成长历程的叙述。青木瓜的特殊形状,使人联想起女性。青木瓜如同一种对女性的隐喻。
在整个故事中,出现了完整的三代女性:老太太是保守的,一生守寡,坚守着“忠贞不渝”的传统价值观念;年长的女佣与老太太算是一代,她对人生的知觉仍然是微弱的,自己也在周而复始的劳碌中困惑。
而女主人虽受到老太太封建观念的制约,但在家中承担主要的家庭责任,女性的能力和温情有所彰显;梅跨越的则更多,她得到识字的权利,她自由恋爱,她的精神世界得到伴侣的关注和尊重。
青木瓜的成熟,也许也寄寓着对越南社会女性觉醒和解放的期待。
影片的末尾,梅读到:“无论怎么变化,还是保留着樱树的形状。”她温柔而有力的双眼望向我们,孕吐声提醒着我们新生命即将到来。仿佛在说,梅作为女性的个体独特性得到尊重,而下一代也将如此。
映照陈英雄
影片的底色是多元的,由影片前半段的越南民乐和后半段的钢琴曲可见一斑。这与陈英雄导演的特殊成长经历不无关系:14岁移民法国,定居巴黎,这赋予陈英雄更丰富多元的创作灵感,也让他在审视越南时的视角更多一分超然。
故乡是“回头才会清晰”的地方,这种“清晰”,在陈英雄的身上,不仅仅意味着他在片中对越南质感的极致营造,也意味着他对故乡人与故乡社会的反思和探问。
有人质疑梅的阶级跃升脱离现实,但笔者以为,这本就不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从影片构建的意境和含蓄的叙事方式而言,不如说《青木瓜之味》更多是浪漫主义的,更像一场仲夏之梦;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对于社会的一种美好愿景。如若质疑其故事的现实性,倒似乎显得陈英雄导演有些对牛弹琴了。
这是一场清透却又余韵悠长的仲夏之梦,它流露着法式的浪漫情怀,更无疑寄托着陈英雄对故乡的审美情结和深切关怀。时代造就这位东南亚国家的“远行者”,他造就越南本土电影一座丰碑。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