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山难改,性难移。这里的“性”说的是性格、脾性,可是古人为什么把性用山拿来比喻呢?
大家都知道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吧?!下面先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好高好高的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山叫王屋。两座山正好挡在愚公家的门口,让愚公每天进出家里都要绕好远好远的路!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愚公突然对家人说:”我们全家一起合作,把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移开,让门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们看好不好呢?”儿子和孙子一听,都点头赞成说:”好呀!好呀!”。可是愚公的妻子却摇摇头说:”不可能的,你连搬一个土丘的力气都没有,还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动,那些挖出来的泥土石块,你要扔到什么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那有什么困难的!我们可以丢到海里面去呀!”
第二天开始,愚公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一起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到山边开始挖。愚公的邻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儿子,也兴致勃勃地帮愚公一起做着移山的工作。这时候,有一个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实在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让你搬到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开来的!”
愚公听了他的话,笑笑说:”智叟,你才糊涂呢!我虽然很老,我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们搬掉山的一层,就少一层,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没有话好说,只好走开了。
后来,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会把山搬光,把海填满,就跑去告诉天神,天神一听:”嗯!这个愚公真是有恒心呀!我来帮帮他吧!”天神就派了两个神仙去把王屋山与太行山背走,放到别的地方去,不再挡在愚公家门口了。
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定会成功的!
这个故事确实很励志,也很感人。但最终是愚公一家的行为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山神和海神害怕了,所以他俩就求天神帮助愚公一家把山挪走了。但是我有两个疑问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第一,这座山到底有多大呢?根据故事内容来看的话,既然海神怕把海填满,这说明这座山确实不小,因为那毕竟是海,而不是河沟或者湖泊。
第二,愚公到底有多少个孩子呢?偌大的一座山,如果仅凭他们一家人不停地去搬运,在愚公活着的时候也许大家都能坚持,后来他死了以后,孙子们也许也能坚持,但是一直再往后,谁能保证他的后代会坚持下去呢?再说了,他们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移山上了,那么他们吃饭的粮食从哪里来呢?如果分出一部分人来种地或者挣钱养家,那本来就弱小的力量又减弱了,更何况那时候没有现在的这种大型机器呢?等等等等。
也就是说,即使理论上愚公的那种理想计算和推理逻辑是可行的,但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实现。由此可见,拿山来对比,足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也知道,每个人都喜欢自由,也就是说,没有人喜欢被人约束。可是,我发现每个人却喜欢约束别人,离他越近的人越容易被他约束,亲人就更不用说了。因此,那些伤害你的人,往往就是朋友和亲人,越亲的人伤害的越深。你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经历了大半辈子的人生之后,基本上一些该受的伤害我自认为也尝得差不多了,所以曾经苦苦追问和思索,但都不得其果。然而有一天在我阅读雪漠老师的《空空之外》这本书的时候,终于一切问题都有了答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