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尚弦
公元353年,群贤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饮酒赋诗,不亦乐乎!而其中的王羲之,却并没有沉湎于一时的欢乐之中,而是在这种欢乐之中悟他人之所不能悟之道,察他人之所不能见之感,并把他对人生的感悟写进了《兰亭集序》中。
作《兰亭集序》时,王羲之的感情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先是与名人名士畅游山水,衔觞赋诗之乐。然后,突然地,没有任何过渡的感情,便陷入了“痛”之中——人生苦短,美好的事物、情怀、生命都不能永恒。王羲之知道把死生视为一体,把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这两件事是不可能做到的,而自己却无法改变生命苦短这一事实,就好比分明知道这是个悲剧,但自己在这样一个悲剧之中却无能为力,此为由痛转悲。王羲之知道,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此为惜。
在这样的情感变化之中,结合王羲之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王羲之总在儒家与道家之间取舍,其人生观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写《兰亭集序》前,写《兰亭集序》后。
首先,王羲之的家族是豪门士族,王羲之的亲戚几乎都有显赫的官位。因此,王羲之自出生以来就受儒家的入仕思想的熏陶,认为只有像亲戚一样,做一个大官,才能不被世人所遗忘,名垂青史。于是,他发奋学习,练习书法,最高官职曾达至右军将军。因此,受儒家思想影响,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前的人生观,大致是以入仕为官为主。
可是,东晋的局势并不允许王羲之能在朝野上施展才能。当时,内乱纷争,政权交替激烈,很多士族卷入旋涡惨遭政治压迫和杀害,朝野上佞臣当道。同时,王羲之也多遭丧乱。于是,在将近暮年时,“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他对曾经取得的功名好像有了一种厌倦之情。同时,他接触了道家的思想,结合当时社会普遍议论的“人生苦短”的话题,他便有了“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悟,认为人的寿命早已由天注定,况且人出生时什么也不能带来,死亡时什么也不能带走,名声,钱财等均身外之物,不如和谢安等名士退隐山林,在山水之乐,创作之乐中“不知老之将至”,以此终此一生。于是,写《兰亭集序》的后三年,王羲之称病辞官,后八年,王羲之去世,葬于瀑布山下——史传此地为道家的洞天福地之一。
入仕,逍遥,这大概是对王羲之人生观最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