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地刷朋友圈,多利用碎片时间,看有价值的文章、信息、听有意义的音频,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牛人!
早上起床时,上班打了卡、坐下来时,排队等候时,坐公交、地铁时,吃完饭后,睡觉前……你是不是会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打开朋友圈,看看大家在干什么,晒什么……
相信大家的回答一定是:当然了,不刷圈,还能干什么?
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模式。
其实我跟大家一样,我也经常有空就刷朋友圈,最近看了得到APP里的《怎么经营朋友圈》后,我开始观察大家的朋友圈,发现大概分为几类:
第一、做广告的
第二、写心情的
第三、转发文字、文章、图片的
第四,晒自拍、晒旅游、晒好吃、晒娃还有秀恩爱的
大家发这些目的是什么呢?
有位前辈说:”微信朋友圈是你在另一个空间的生存方式。它不是朋友圈,它就是你,是你的公众人格和隐形简历。”这也许是对发朋友圈的最好解释吧
那刷朋友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除了知道有些人去旅游了,有些人在讲课,有些人在做这些哪些事情外,能帮助你提高技能、提升能力吗?对今天要开展的工作有指导作用吗?能弥补无法陪孩子、父母的痛吗?
答案是:NO!
假如不刷朋友圈,看看在这些时间里,我们能干些什么?
早上醒来到起床,大概需要缓冲5-10分钟,如能控制不刷圈,倒是可以回顾一下昨天干了什么?今天要干什么?昨天的总结、今天的计划就出来了,我想“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这么来的吧?(嘿嘿)
上班打了卡,坐下来,很多人习惯把手机掏出来,然后刷一下圈,但是……如果不刷圈,咱把早上停留在脑海里的总结计划,写下来,是不是特有成就感和冲劲呀?老板也能看到你的进步呀,加薪了,记得请客哈!
排队等候时、坐公交、地铁时,午觉前,如果不刷圈,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听说过牛人的手机桌面都有什么吗?
第一,可以看已经收藏好的文章,比如:简书、得到等APP及有价值性的公众号还是蛮多好文章的;
第二,到“知乎”上看一些评论,或者去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第三,去“分答小讲”、“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会”提前下载好一些音频,平时随身携带耳麦,有空就听,对于那些平时想听课,又没有时间的人来说,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好办法。
吃完饭后、睡觉前,如果不刷朋友圈,还是蛮多事情可以做的了,比如散步、瑜伽、看个有营养的电影、陪孩子学习、陪家人聊会天,还可以进行深度看书学习……
我的一位朋友,可以说是碎片时间利用的行家,他的手机内存简直就是一个知识库,什么逻辑思维全集、老梁评论、得到……有些我们听都没听过的。他张口就能是新知识,聊那方面都能聊出个子丑寅末,更厉害的是,有一次我们聊到U盘式人才,他说这是逻辑思维第几期第几集老罗提出的…要命的是这家伙当时是一家公司的运营CEO,他那里有这么多时间吸收知识?呵呵…他的老婆曾甜蜜、自豪的跟我们抱怨过:他上班不开汽车,开电动车或公交,说节约时间,可以一路听音频;在家煮饭、晾晒衣服做家务,你要是着急也别催他,他没带好耳麦,调好音频,是不会去干活的,说这样可以放松大脑,吸收快…这朋友后来辞去那家公司CEO,很多知识型公司都抢着要他,最近他在玩讲课,做专职培训师,课程很受欢迎,课程量越来越多,忙得很呀!
当然,有人会问了,不刷朋友圈,我怎么知道网红、头条新闻、朋友们在做什么呀?跟朋友聊天怎么有话题呀?我身边的人都刷,独我一个人不刷,不是显得我另类吗?
是的,你说的没错!
然而,真相是……
我在体制内工作的时候,有一些媒体、合作方为了能跟大领导套近乎,保持互动,想方设法跟领导要微信号,谁知很多领导的回复是:对不起,我不用微信。嘿嘿,他们更不会刷朋友圈了。
新精英的创始人古典老师也曾说过,有时为了想了些创意,需要排除所有干扰,包括关掉微信,一段时间后才恢复,曾担心过因此影响公司运营,但事实证明并没有。
我的一位导师,文学、心理学、建筑学跨界博士,也经常为了课题研究,关微信号,包括公众号。要知道她的很多收费咨询案例都是从她的朋友圈、公众号粉丝及读者中来的。但她说,不看手机,不发朋友圈,也不刷朋友圈的那段时间里,杂念少、工作效率极其高,也并没有因此减少客户数量。
朋友圈人人有,它是每个人展示公众人格和隐形简历的地方,我不是圣人,我做不到不刷朋友圈,但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刷刷朋友圈,多利用碎片时间,看有价值的文章、信息、听有意义的音频,你也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