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用画图来解决问题。
视觉化思考:化解商业难题的全新方式
道具:我们的双眼、思维、双手和一支笔、一张纸。
例子:作者在不知道第二天演讲主题是什么的情况下坐上了火车。在火车上听到英国同事弗雷迪说“互联网在美国教育中的作用”,“你对这方面的确有所了解,对不对?”作者从口袋抽出一支笔,在桌上抓了一叠餐巾纸,开始天马行空。“我不是特别了解教育网站,不过我对创建以交流为导向的网站很了解。我们真正要担心的只有三件事,首先是品牌,然后是内容和功能,如果我们能够决定把什么放入这三个圆圈里,那么我们就可以为特定的群体创建他们所需要的网站”。“人们想做什么决定‘功能’,人们想知道什么决定‘内容’,人们会记得什么决定‘品牌’。”“通过客户调研可以知道所有的答案,如果研究告诉我们应该在这三个圆圈里放什么,那么我们的网站建设团队就可以来进行创建工作了。”
哪些问题,哪些图,“我们”是谁?
任何难题都可以通过一张图清晰呈现,而所有图画都可以通过同一套工具和规则来创建。
视觉化思考六要素(6W):
1.“谁/什么?”——与事情、人、角色作用相关的调整:
我身边正在发生什么?我如何参与其中?
由谁负责,还有谁与之有关?责任在谁?
2.“有多少?”——涉及数量、计算等的挑战:
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的A产品?
我们需要多少才能继续下去?我们是否需要拆东墙补西墙?
3.“在什么时候?”——关于计划和安排的挑战:
首先是什么?接下来呢?
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什么时候去做?
4.“在哪里?”——关于方向以及事情如何彼此配合的挑战:
我们要去哪?方向对吗,也许我们该换个方向?
这些看似七零八落的事怎么整合到一起去?最要紧的是什么?次重点又是什么?
5.“怎么样?”——关于事情怎样互相影响的挑战:
如果我们这样做会发生什么?那样做又会如何?
我们是否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动而改变结果?
6.“为什么?”——关于展望全景的挑战:
我们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对吗,或者我们应该做点别的?
如果需要改变,我们有哪些选择,怎么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我们是哪种人:
黑笔类:“把笔给我”型的人,认为画图是为了总结想法,然后帮助实现想法。
黄色荧光笔类:善于发现别人画中最重要的和最有趣的方面。
红笔类:对于讨论的问题常常会有十分细致的把握——需要一些鼓励来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看法。
通过四个步骤学会视觉化思考
看:收集和初选
观察:选择和归类
想象:看到那些并不在眼前的事物
展示:让一切清楚明白
三个天生的视觉性工具:肉眼、“内心的眼睛”、手眼合作。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