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的存在是以"你"为主导,“屏蔽”为动词,“父母”放的比较弱势,低姿态。这似乎很符合当下大部分父母子女相处的姿态,子女日益强大,生活丰富多彩,父母逐渐衰老,生活日渐凋敝;
我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已过或即将到达而立之年的我们朋友圈并未屏蔽父母。
1.他们需要我们
我的爸爸书读到高中,退伍兵,性格内敛而暴躁,不善于表达感情,是传统的有爱不说的严父,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年,硬是打的哥哥弟弟有家不回,做为女儿,教育以言语暴力为主,但我也在叛逆期曾经离家出走过;所以兄妹三人一直跟他不是很亲近,尽管他也常常表达温暖爱意,怎奈对于童年时期沉重阴影实在难忘,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二十九岁出嫁。
后来我发现我的父亲变老了,闲暇时间,父亲总是通过iPad进行网上下棋;长久以来重复着一件事情,没有其他的爱好。后来弟弟教会了父亲使用手机微信,父亲便开始风风火火的微信生活,今日发一个生活健康小知识,明日发一个吸烟对身体的坏处,过几日又发一个如何与婆婆相处。一开始我们并不是很在意,以为与很多父亲一样,他仅仅是因为无聊,所以转发。
去年的冬至,妈妈打电话给我们:你们有没有吃饺子呀,你爸爸转发了一篇饺子馅儿的做法的文章给你们看了吗?
这时我才仔细翻阅附近朋友圈的文章脉络,发现,竟然是与我们的子女相关的一些生活知识。父亲不善于语言表达,将他对于子女的爱意通过朋友圈的文章漫漫渗透。年过六旬的父亲已经长满了白发,身体瘦削,因为肺部不适,常年咳嗽;平常打电话时与我们讲的话也不多,想不到竟是以这种低调的方式进行爱的表达,这时我才深刻地觉得父亲老了,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我们的距离,他需要我们。
2.我们需要他们
与爸爸相反,我的妈妈是个乐天派,是个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能散发温暖阳光的人。总是笑呵呵的,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时候会大声唱歌。她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做生意,所以她常常自诩为是有见识的人。
她记得除了她以外每个人的生日,即便现在我们兄妹三人分别在离家很远的三个省份发展,依然会在每个人生日前夕在微信群里进行提醒;想谁了,就来个微信视频,她像是一个纽带,通过家庭微信群把我们这个家热热闹闹的联系起来;虽然大家人不在一起,但心却越来越近。逢年过节也不至于冷冷轻轻。兄妹三人也随着年岁增长感情预深。
有她的的家庭朋友圈,对我们兄弟三人而言,无疑是对童年创伤的一种感情弥补。
曾几何时,当对现实生活感到冰冷,婆家生活感觉无望,我多少次翻开手机中的家庭微信群,感觉到父母暖暖的笑容,和温暖的语言;
曾几何时,年幼时亲密无间的兄妹三人逐渐疏离,父母总是在微信群里面把我们拉在一起,或抢抢红包或视频通话,或开个玩笑或发个下一代子女的照片,总有一种办法,把我们兄妹三人血脉相亲连在一起。
我们需要他们,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能感觉我们兄妹三人是是血亲相连的亲人,才不至于在生活的琐碎当中疏离了感情。
随着父母年岁的增长,作为子女,我们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生活放心,放手让我们去闯,不要总是担心,所以我们的朋友圈经常也会向父母展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感情,我们生活当中的琐碎的事情,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父母放心,子女已经成长了,儿女自有儿女福,父母只管放心过自己的老年生活便罢了。
所以我的朋友圈不会屏蔽我的父母,你呢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