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轶事

本图为青城画家张志隆作品

黄河流经九曲十八弯,奔腾咆哮,穿过什川大峡怪石嶙峋,陡峭险峻的群山,一路向东蜿蜒流去。峡口南岸,崇兰山下,座落着一座千年古镇——青城(又名条城,今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

青城因宋朝名将狄青扫北时筑城而得名。经过元、明到清中叶和民国达到全盛,古镇已成为甘肃中部富庶名镇。

鸦片战争前夜中华民族已是危机四伏,但条城因偏安陇中一隅,获得一份相对的安宁和历史性发展机遇。清嘉庆道光年间,条城夹河两岸经济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这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黄河水运和条城特产水烟。条城水烟经黄河水运到包头,再转运至太原、上海、福建,销往台湾及东南亚一带。条城之名也随条城水烟流传四方,也因为条城水烟,天下烟商云集条城,古镇曾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烟集散地,且盈利丰厚。当时古镇商贾云集,将四方文化带入条城。黄河水运不仅推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同时孕育了青城这座千年古镇。形成了古镇不同于周边城镇的独特文化,开放、交流、包融,比周边城镇更加重商重学,民情风雅,古镇文化底蕴十分厚重。

而今,漫步于古朴典雅的青城主街道,还能品味到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和耳畔传来轻柔动听的《西厢调》,都会使你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厚文化气息。镇上的古建筑:高家祠堂、罗家大院、青城书院,城隍庙,重修后的普济阁正殿,明清四合院等使你不由得惊叹先辈的艺术创造。那雅致的造型,生动流畅的线条,参差错落,严谨有序的结构,典雅美妙的组合和富有条城地方特色的装饰艺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游览条城八景:“崇兰列嶂”、“黄崖滴水”、“武当神钟”、“苇泉夜月”、“大船古渡”、“夹河烟树”、“鹿谷新耕”、“小岩晚照”更是美不胜收。光绪(青城)甲辰进士,解放后甘肃省政府任命的文史研究馆第一任馆长杨巨川先生描述条城文化底蕴和胜景的对联云:

桃李自成蹊  揽胜独饶三月景

春秋多佳日  呼朋再见七贤风

置酒萃名流  且遍尝秋末晚菘  春初早韭

登楼看画景  最可爱夹河烟树  黄石晴岚



本图为青城画家张志隆作品

青城书院


清嘉庆、道光年间青城古镇经济繁荣昌盛,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沉重苦难在于国力太弱,其根源在于民众的愚昧无知,拯救民族的根本在于教育。清道光12年(1832))春天,经水烟巨商李凯德和韩瑛,刘世保等提倡,社会各界捐资。由热心教育事业的水川顾家善人顾名(嘉庆庚辰科进士)和青城人张锦芳(嘉庆丁卯解元)主持,经省府及皋、金二县批准,在本地黄烟赋税中抽成,添作书院修建经费。蒋家湾“源顺清”起家人李凯德捐资独巨,白银400两到位,工程立即开工,遂建成条城首座书院—青城书院。


青城书院位于古镇东南侧。秋日的阳光撒在校园里,树木的枝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斜映在檐头园壁,片片落叶覆盖在鹅卵石铺设的小路上,似点缀其间。一种幽雅、静谧,古老的氛围从这里弥漫,仿佛先贤与你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

  书院匾额横悬于大门正中,“青城书院”四字苍劲挺拔,笔力浑厚。一对石鼓置放于大门明柱之前,古色古香。门前有砖雕照壁一座,校门门扇为黑边蓝心,上有隶书“菁莪造士,朴棫作人”八个大字;门内东西各竖有集资石碑一座,过厅中悬挂“敬业乐群”匾额,内有四扇屏风;中院讲堂上方悬有“丽泽堂”匾额;讲堂西墙镶嵌“创修青城书院记”石碑一块,向你诉说着先贤居富思危。忧国忧民的远见卓识。全部建筑“计上厅三楹,两厦各三间,屏门一道,两厦各三间,讲堂三楹,两厦各五间。二门连厦共三楹,两厦又各三间,大门三楹,照墙一座。置买市房一处,大门一间,计房一十八间,随市价取租”(杨巨川《青城记》)。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构想,把众多大小不同的建筑巧妙组合,布局于平面长方形的建筑空间里,根据地势选择对称和不对称,前呼后应,极富层次。小巧玲珑的园林点缀其间,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尤为引人入胜的是建筑屋脊等处装饰中采用的砖雕等不同风格的工艺,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上下呼应,相得益彰。

  书院创立之后,犹如一双巨型推手,对条城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清嘉庆—光绪年间青城古镇共培养出1位翰林,10位进士,23位举人,孝廉方正10人,贡生82人及众多有才学子,足见其功在千秋!

  漫步于青城书院,胜赏其间,才能发现她钟灵毓秀的品格和含而不露的底蕴。书院主建筑正厅内悬挂着书院精英及先祖名士崔得禄的简介,让人观后思绪万千,感慨系之。

  耐人寻味的是,书院经历“十年浩劫”疾风暴雨式的冲刷、涤荡,竟然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与黄河北岸四十华里土地上文物古迹片瓦不留,干净彻底,荡然无存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更让人难以理解!



本图为青城山水画家张志隆作品

翰林童趣

  漫步青城古镇,古老的巷子狭窄、幽深。罗家大院座落在幽静的一隅,四合院大门青砖蓝瓦,气势不凡。门内的砖雕照壁,雕刻技法精湛,堪称精雕细琢。内容为“教五子”,这里,你能感受到条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北方很难见到的一丛修竹,翠绿、茂盛地生长在四合院正厅前,向你诉说着当年大院主人的闲情逸致。徜徉在罗家深宅大院中,高高的院墙,阻挡了外界的喧嚣吵闹,会让你享受那份宁静与安祥,青石板图案组成的蜿蜒小路向前伸展。阳光从院墙外高大古槐的枝叶间滑过,在墙壁上留下斑驳的影子,厚厚的青砖外墙和古井旁黄河石上苍绿色的苔藓共同诉说着一个远去的有趣故事,我们仿佛能听到书房传来背诵“诗经”的童子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青城书院创建63年之后(1895),书院培养的高才生罗经权(1867—1931,字子衡),科中进士,旋授翰林院庶吉士,成为青城书院培养的唯一一名翰林。罗经权是青城城河人,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幼时即智力超群。

  据传经权之母吸食鸦片,其祖父罗老太爷极为反感,为此伤透了脑筋。为阻止儿媳吸食鸦片,他下令下人在幽深的罗家大院进出口严加盘查。目的是从毒源上断其鸦片供应。夏日的罗家大院闷热异常,来往行人稀少。那个年代,妇女是足不出户的。罗老太爷注意观察儿媳的动静,发现其吸食鸦片如常。他想不通究竟是什么人在为其儿媳供货。一日他见约五、六岁的爱孙经权浑身一丝不挂从大门口拍手而进,无意抚摸了经权的绣头(自出身始蓄发至12岁剃头)发辫,结果抓了一手鸦片膏子。罗老太爷惊悟儿媳吸食鸦片的供货人竟是乳臭未干的爱孙,鸦片膏子藏在发辫之下。他立即唤人将经权的蓄发剃去,心想看你往那里藏。但事后儿媳的鸦片照抽不误,罗老太爷实在是纳闷不解。一日在大门口碰到经权光屁股玩耍,爱孙心切的罗老太爷上前挡住玩耍的经权,要“戏摘”一个爱孙的“小鸡鸡”。无意间发现小经权将鸦片膏子团成小丸放在“小鸡鸡”之下,睾丸之上的小窝窝里。罗老太爷大惊失色,这还了得。上次剃了头,这次难道将“小鸡鸡”割了不成?惊呼这乳子以后有翰林之位!罗老太爷从此改变了主意,同意儿媳吸食鸦片,并通知府上按时供给。理由是儿媳生了智力非凡之子,有享福之命云云。经权之母闻言此言,被年幼儿子的“孝心”感动,下决心戒了鸦片。然已毒入膏肓,不久即亡。

    经权成年之后幸被其祖父言中,光绪乙未(1895),28岁的罗经权即得翰林学位。部铨山东沂水知县,曾赴日本考察法政,归国后仍补沂水知县。他为官清廉公正,劝课农桑,教导树蓄。曾简放西宁道尹,肃州道尹,后返兰任甘肃实业厅长,均有善政。创办甘肃省甲种农业学校,是甘肃最早的农、林、蓄、牧专家之一,为发展甘肃农林培养了大批人才,农林专家、学者刘亚之,郑仲承等皆出其门,功不可没。所著有《青城诗钞》、《蛱喋吟草》等,《画蝶诗》为其代表作。先生乐与士大夫交游,与“五泉山人”刘尔炘为莫逆之交。刘尔炘曾撰文并书中堂条幅:

不妄求则心安

不妄作则身安

先生撰书边对配之:

先研朱墨对溪山

更筑园林负城郭

  以赞果斋先生,其书法力透纸背,酣畅淋漓,脱俗超逸,沉雄劲拔,有明末清初“神笔王铎”书法神韵,与刘尔炘中堂条幅相配,可谓珠联璧合。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翰林风采可见一斑。


本图为青城山水画家张志隆作

《柜中缘》因

提起秦腔折子戏《柜中缘》,秦腔戏剧爱好者无人不晓,但剧作者是谁则鲜为人知。《柜中缘》上演后曾一度署易俗社集体创作,其实剧作者为青城人李干城。

李干城(1881—1952)名原桢,字干城,青城瓦窑人。出身书香世家,幼时就读于青城书院,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凡古诗词和地方掌故皆能尽述之。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兴策论,干城总能结合实际,针砭时弊,抒发自己的感言,为富国富民献计献策。干城到兰州求学时,为刘尔炘门下高徒。考入陕西西北大学文学系深造。当时戏剧界名人李约梓,孙仁裕等提倡废除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定终身的旧习俗,并成立著名剧社“易俗社”。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干城审时度势,根据青城乡人李英在陕西追求自由婚姻成婚的戏剧性情节写出了他的处女作秦腔折子戏《柜中缘》。干城为人低调,一生谨慎。为避免嫌疑,他多次敦请易俗社编剧孙仁裕代为署名,故《柜中缘》上演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均署“易俗社”集体创作。公演后因剧情新颖,反封建色彩浓厚,剧情感人、台词动人,受到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好评如潮。相继被移植成京剧、豫剧、越剧等。时至今日,仍盛演不衰。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条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黄河之水和崇兰山的地气孕育出了干城这样的才子。干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受聘“易俗社”编剧,其作品有《鱼水缘》、《重圆镜》、《探春宴》、《桃花泪》等。《桃花泪》是二战时期干城所编,作者以春秋晋楚相争的历史故事借喻现实,喻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强权必将灭亡。此剧在美国芝加哥演出得到极高评价,民国政府将此剧做为爱国教材上演。后受宁夏“觉民社”之请去任戏剧指导,干城抗日情殷,救国心切,曾编《商人救国》诸剧,广受民众欢迎,省内知识分子敬奉如师,干城一生甘守清贫,不幕权贵,所师事者惟刘尔炘,所友者惟天水邓宝珊。干城常说:“处身果斋可法,阅世宝珊可取,生平心仪,惟斯二人而已。”解放后,干城在银川闲住,屡蒙人民政府关照至逝世。“十年浩劫”中,干城作品手稿及所藏书籍足有一车,被付之一炬,平生最爱的一方足有一米见方的贺兰石砚台,雕刻极为精美,被“造反派”从其后人手中强行搬走,至今不知去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易俗社”曾多次派人来皋兰(干城之子李子幹及孙女在皋兰居住工作)寻找干城手稿及遗物,经过“十年浩劫”已荡然无存,失望而归。近闻西安“易俗社”塑有干城先生之雕像,以慰先生之魂。


本图为青城山水画家张志隆作

高家祠堂


在青城古镇主街道南侧,坐南向北,座落着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建筑,它就是被省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高家祠堂。高家祠堂落成于乾隆50年(1785),祠堂一进三楹,由山门、过庭、雨廊、大殿组成。山门为悬山顶砖木结构,青瓦朱门,脊高檐飞,正中悬挂“高氏祠堂”匾额,四字端正凝重,意态纵横。门外有石狮子两座,旗杆二支。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两米多高的石碑,记录了家祠修建的内容。过小院直入过庭,雨廊均为歇山顶式,东西各设厢房和耳房,左右对称。庭内厢房照壁上分别写着家训格言和绘有孝道内容的图画。雨廊横梁正中悬挂黄底黑字的“进士及第”匾牌,上书“进士”二字,笔法豪放厚朴,神韵超逸。旁书“咸丰钺次癸丑会试中式第一百六十三名高鸿儒立”,署理甘肃省兰州府正堂加三级纪録五次主”。穿过雨廊,直入大殿,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为重檐结构。正面墙壁正中为彩绘高氏先祖画像,方桌上供奉着“高氏门中列祖列宗之神位”的牌位。


综观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浑然一体,道法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与内涵。胜览高家祠堂,它的建筑构思理念不在于宏伟,而在于气势;不在于工艺,而在于小巧;不在于景致,而在于韵味。神韵是它的精髓,集耕读、修身、养性、游览于一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功能与美学的结合,具有雅致的空间艺术审美价值,它的文化取向把“耕读为本”的祖训体现得淋漓尽致。高家祠堂正是青城古镇繁盛时期产生的建筑,高氏先辈居富思危,高瞻远瞩,代代恪守育子读书,家学渊源,人才辈出,在建造自己的生活家园的同时不忘建造精神家园。步入高家祠堂,犹如走进历史文化的时光遂道,祠堂建筑的每个细微之处,都昭示着高氐家族在那个年代创造辉煌的勤劳与艰辛,诱导后辈去追寻,去探索。漫步于高家祠堂,其精巧细妙的气势神韵形牵意连,上下呼应,写意与写实结合,体现了高家祠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辈处世格调的内敛。高家祠堂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后辈的绝不仅仅是美学享受,而是它在精神与物质文化方面的传承影响。


本图为青城山水画家张志隆作

识不透“李”


清嘉庆年间,条城黄河南岸某大户人家的庄园落成了。主人邀请了黄河南北两岸的文人墨客云集庄园,请名家为其供奉祖先牌位的主建筑等处题写匾额。众客在主建筑正厅七嘴八舌,莫衷一是,究竟题写什么内容合适呢?大家你推我,我让你,始终无人肯定夺执笔。这时主人家的雇工老李正出进背灰土,每次进门路过正厅前,他都从窗户窥视里边的情况。这个举动被主人发现了,主人很生气地喝斥道:“老李,你放的灰不背,怎么?难道你题写不成?你去照照镜子,你这个样子配不配题写?”这几句酸涩刻薄的话,使雇工老李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只见他面红耳赤,青筋直暴,狠劲摔去背斗和毡夹子,蹬、蹬、蹬,几步跨入正厅,提笔饱蘸浓墨,在铺开的宣纸上奋笔疾书,题写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绳其祖武”及落款,然后摔笔扬长而去。主人和众墨客被老李的这一举动惊呆了,老半天没回过神来,主人更是尴尬万分,目瞪口呆。不知是谁醒悟的早一点,带头鼓起掌来,雷鸣般的掌声才响起来。所题从内容到书法,美妙绝伦,无可挑剔,众墨客啧啧称奇,自愧不如。大家这才想起找他,不,应该是请这位雇工坐上座。主人马上笑容可掬地跑到“雇工”面前,十分殷勤地叫道:“老李,不,‘李先生’你老客厅请。”


原来,这个所谓“雇工”,原是清廷翰林院修撰,因主子“犯事”受牵连逃出京城,隐姓埋名流落民间,来到条城。本身是位饱学之士,文学、书法、天文、易理,堪舆无所不通。从此,条城人待他为上宾,尊其为“识不透”李先生,为条城教授生徒,培养了无数人才,也为条城文化注入了新的知识内容,使条城文化更加枝繁叶茂。

本图为青城山水画家张志隆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3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61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089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42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4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44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8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16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6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5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5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青城古镇,位于兰州市周边,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一座刚刚对游人开放的古朴...
    虹语阅读 181评论 0 1
  • 文/古来子 古镇洞天有乾坤, 千年寒霜巍屹立, 鸡犬相闻, 美哉,美哉, 阡陌相交晓风情。 鹂语晨光阳尽早, 过细...
    古来子阅读 300评论 0 0
  • 张志隆,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72年出生于榆中县青城古镇下坪村,幼年在母亲的影响下,热衷于绘画艺术。年...
    知云堂阅读 531评论 0 2
  • 大家好,我是@禾孑旅行,一个喜欢吃的穷游背包客,每天分享旅行推荐地,2020带你玩遍中国大江南北。 不做井底之蛙,...
    禾孑旅行阅读 434评论 0 1
  • 你一定想不到在榆中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有千亩荷塘,千亩水稻,荷叶田田,稻禾弯弯,一派江南水乡的清秀风光。 ...
    方圆_22cf阅读 7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