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老同学,在某公司市场部做文案。今天约饭的时候跟我抱怨,她们公司的同事特别过分,自己部门的策划书总爱丢给她来做。而且,拜托她的理由也很让她不爽:你文笔好又能干,写这个比我们专业。
同学说到这儿时,还模仿了那些同事的表情和语气,惟妙惟肖到使我身临其境,差点脱掉高跟鞋与她的脸来一次亲密接触。说完后同学还特委屈的看着我问:“难道我能干,我专业,错了吗?”
还真错了!
不然,人家为什么不找别的同事写?因为你能干,所以你来写。蔡大妈在春晚对着13亿的观众都说了“颜值越高,责任越大”,你的工作能力就是你身为员工的“颜值”,越是优秀,责任越多,完全没毛病。
同学不服气的反驳:“我优秀也有问题?他们就是嫉妒我,排斥我。”
他们都嫉妒你,排斥你了,难道还没有问题?
职场就是个小社会,而社会是由人类组成的圈子构成。这些圈子有的是我们主动选择和构造的,比如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或者人生目标的朋友、同志;有的圈子是我们被动接受的,比如因为共同背景和地理位置聚集在一起的同学、同事。无论是哪种圈子,内部成员都会越来越同质化,然后形成稳定的圈子文化,而圈子文化就是导致群体排斥的核心。
事实上,特别突出和特别差劲的人都会因为和大众不一致而被排斥,因为他们破坏了圈子文化的稳定性。尤其是对能力突出者的排挤,完全是能力普通者们“自我保护”的天性。因为,人总是在奇怪的地方有着奇怪的尊严和价值观。
比如说,在大众的认知中,自己都是积极的,正向的。处在同个圈子里,我们本来都一样,但你非要优秀。那你就打击了一些人的自尊心,在领导的眼里也贬低了某些人的能力价值。因此,他们就疏远你或是针对你。就连学生时期,大家都多少排斥过“好学生”,更何况是与利益挂钩的在职场。
我们都是同一个公司的员工,拿着老板给的钱,过着平庸的搬砖生活,在能力轴线上齐步一二一。你工作能力强,步子迈的快,是破坏了队形,是圈子文化中的邪教。不排斥你排斥谁呢?而且在任何工作单位里,资源分配模式都是竞争性的。
小公司为发展,谁优秀谁就能得到更多的资源还有老板的青睐。升职加薪速度跟你成为大家眼中钉的速度成正比。所以,能成为领导的人,一般心理素质都很强,毕竟在钉中前进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在大公司中的针对事件多发生在各个部门里,特别是在一个蛋疼的部门,叫“市场销售部”。在这里,资源不是分配制,是按能力拥有制。也就是说谁签的单子多,提成就多。看似为钱而优秀没什么问题,但钱恰恰是一切不公平对待的原罪。
我们不喜欢圈子里有优秀,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圈子里有突出的人。因此,我们“排斥异己”。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螃蟹效应——篮子里只装一只螃蟹的话很容易爬出来,但多装几只后,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因为相互扯后腿。
中国有很多的俗语都说明了这种现象: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椽儿先朽烂;树大招风等。英语的形容更是直接:stand out,“站出来”,“向前跨步”,也译为“突出”。
突出就会被排斥,那么如何消除排斥呢?
两个办法:合群或脱离
不优秀的人融不进这个圈子,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直到合群或是直接自行离开。太过优秀的人被圈里排斥,要么变得平庸与大家保持步调一致,要么一直坚持着优秀直到脱离再进入下个圈子。
那么,你会选择哪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