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在简书的第87篇原创文章。本文约3500字,请花6分钟来阅读。)
引子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预告过的《南洋学记》第一篇今天和大家见面了。起名叫“南洋学记”,是因为在这个系列中,我将会记录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的经历和感悟。
其实我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在南洋理工读硕士期间,我也写了将近20万字的日记,不过从未在网上发表过。日记的内容包括在新加坡的风土人情、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思考、对中新文化差异的思考以及学习方法和理念等等。这些日记大都是以每日发给路夫人的邮件形式存在的(当然我也存了一个word的副本)。
那时候,路夫人和我还没有做公众号。现在有了一个分享平台后,路夫人提醒我说,我在学习期间的见闻和感悟其实对很多人都会有帮助,比如可以介绍新加坡大学的教学情况、为大家选择留学国家和院校提供参考、分享一下研究生学习的理念以及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可用的工具等等。
现在开始了博士阶段的学习,理应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见解、更有用的信息。反正我也是要写日记的,何不把这些日记分享出来,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再不济,也能增加一些谈资,不是吗?于是有了这个《南洋学记》系列的想法。
我会推荐符合下面这些条件之一的朋友关注一下这个系列的文章:
对新加坡风土人情感兴趣的;
有意到新加坡尤其是南洋理工大学留学的朋友;
将要报读语言学类研究生的朋友;
正在进行语言学和相近学科研究生学习的朋友;
所有对语言和旅行感兴趣的朋友。
如果你符合上面的条件之一,请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的这一系列文章哦。如果你的朋友有符合上面条件之一的,请把我们的公众号推荐给他/她吧,他们一定会感谢你无私的分享的。
开学前的乐事——语言学博士生的蜜汁笑点
看个菜单也需要专业知识
一到新加坡,除了办理必要的入学手续外,首要的大事就是和朋友们,尤其是和师兄师妹们叙旧。
念硕士期间,我最享受的一件事情之一就是听同门的博士师兄们聊天。他们聊天和我们平时聊天不一样,里面会夹杂很多只有行内人才能听懂的梗儿。听不懂的,一脸茫然,听懂了的,会心一笑。这种insider的幽默,在行外人看来可能是不知所谓,但实在是做学问之人的一大享受。
想到以后有更多这种享受的机会,我心里就激动万分。更妙的是,我很快就经历一次这样的享受。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一位师兄(我们叫他X师兄吧)是搞多模态分析的。所谓模态,就是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而多模态分析就是分析多种模态混合呈现某种信息时的效果和动因,它是社会符号学里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上介绍都基于我粗浅的多模态和社会符号学知识,如有错误,还请X师兄批评指正)。
毕业典礼前一天,这位师兄、另一位叫W的师兄以及我硕士期间的几个同学在Jurong East找了间泰国餐馆吃饭叙旧。菜单一拿上来,W师兄一看上面图文并茂、花花绿绿的,直接就递给X师兄:“来,你这搞多模态分析的,分析一下怎么点菜!”听到这话,我当时就笑出声来。
我知道,对不是搞语言学的人来说,这一点都不好笑。不过,这个梗儿我可以笑一天。不错,我们搞语言学的就是这么单纯,这么放荡不羁笑点低。
master不管用
刚到的几天,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所以我和路夫人暂时住在酒店里面。
朋友们都知道,在很多酒店的床头都会有一个灯光控制台,其中一般会有一个主控开关,按下它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所有的灯。这个开关的英文名就叫master(主人、主控的意思)。
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叫路夫人关灯。“啪”的一声后,休息区的灯是全部熄灭了,但廊灯和卫生间的灯还亮着。我问到:“你按的是master吗?”她回答:“是啊。但是master不管用。你起床去关一下门廊和卫生间的灯。”我一听这句话就乐了:“master不管用,还得派个Ph.D.去关灯。有意思!”
我觉得这个有意思,是因为master在这里有双关的含义,它即可表示“主控”,也可以表示“硕士”。Ph.D.是Doctor of Philosophy的缩写,也就是“博士”的意思。当路夫人说,master不管用,叫我去关灯的时候,可以理解为,硕士不行,你这个博士生去。
当你一直在某个领域里耕耘时,便会对这个领域的东西特别敏感,三句话不离本行,讲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我长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学研究,所以生活中和语言有关的现象就特别容易引起我的注意,便也能经常发现些足以自娱自乐的材料。
开学典礼上系主任(dean)致辞的话语分析
今天(8月10日)下午是学院的研究生开学典礼。这个简短的仪式,英文叫orientation。这个词本意是“方向、定位”,引申为“情况介绍”。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个单词翻译成什么中文比较好。直接翻译成“情况介绍”,好像显得有点过于接地气。对于这种不太好找到对应中文翻译的词汇,哪怕是一群中国人在一起用中文聊天,我们也倾向于直接用英文。
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留学或工作后的中国人会出现中英夹杂说话的习惯。这绝对不是装逼,纯粹是为了交流方便。其实判断一个人中英夹杂是一种必要还是装逼很简单,举两个例句足以说明。
我有个essay的deadline要到了。(这是出于必要。)
Tomorrow我一个friend要过来看我。(这TM肯定是装逼。)
Orientation的第一项是系主任致辞。照例是一大通鼓励的话(我说照例是因为我参加过两次orientation了),不过今年加了点新的材料,那就是南洋理工的世界排名飙升至了11位,离top 10仅仅一步之遥。身为南大学子,我也与有荣焉,同时也感到一丝压力。不过,整个致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系主任的用词和语法特点。看吧,语言学的敏感神经又起作用了。
我所在的学院叫NIE,全称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ingapore,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它隶属于南洋理工大学但财政上相对独立。从占地来看,应该是NTU最大的学院。现有在校生6000名,专业覆盖面很广,文科理科都包含。
说到专业覆盖面广时,系主任很是骄傲,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它描述这一特点时的方式。她用的词组是from physics to education。这至少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physics和education被看做两个“极端”的专业。按照Becher(2001)的分类,physcis(物理)属于pure hard discipline,而education(教育)属于pure soft discipline,分处学科连续统(continuum)的两端。
第二,physics被放在education的前面,是from physics to education,而不是from education to physics。这可能说明,physics仍然被看做“科学”science的代表。当然,也有可能是NIE以教育见长,系主任特意把教育放后面,以示谦虚。不管是哪种原因,这个顺序的出现不是偶然。话语分析的要点就是Every choice is meaningful.
在致辞的最后,系主任再次对我们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她的原话是I want to warmingly welcome you...这个用法妥妥的打了很多老派的“语法家”的脸。以前的规定性语法里说不定式to do间不能插入副词。可是现实生活中,to + adv. + do的用法并不少见。现在的系主任是ELL(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出来的,语言功底不必说是炉火纯青的。她用的,大概率就是可以用的。可见,语法不能规定,只能描述。
副主任(associate dean)和灰姑娘的故事
NIE的副主任有好几个,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讲话非常幽默,PPT也是特别漂亮。他负责给我们介绍一下系里研究生院的基本情况。在讲话的结尾,他问我们看过《灰姑娘》的故事后有什么想法。有人尝试作了回答,比如说“要相信梦想会成真”等,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是满腹狐疑: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提灰姑娘是几个意思?
不过,当他给我们分享了他对《灰姑娘》的看法后,我们不由由衷感叹他的创意和用心,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致谢。
在他看来,《灰姑娘》这个故事对我们这些新来的研究生至少有三个启示:
- Be on time.要准时。灰姑娘就是因为不准时,只好仓皇逃走。而在学习期间,我们有很多deadline要meet(这个中英夹杂纯属必要,绝非装逼),一旦不准时,后果很严重。
- Be initiative.要有意愿。灰姑娘的教母可以为她变出南瓜车,把老鼠变出拉车的马,但如果灰姑娘自己不想参加舞会,所有的帮助都是徒劳。学习也是一样,学校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导师们也会倾全力指导我们,但如果我们自己意愿不够强烈,那就谁也帮不了我们。
- Be ready for the unexpected.准备接受意外。《灰姑娘》这个故事的一个逻辑漏洞就是,所有东西在午夜都变回了原形,唯独那只水晶鞋没有。这就是意外。但意外不一定都是坏事。如果不是这个意外,灰姑娘恐怕也不会成为王妃。在我们研究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少意外,我们需要准备好拥抱这些意外,因为它们后面可能是“意外的收获”。
把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硬和研究生学习扯上关系,而且听起来还是那么回事儿,确实让人佩服。这一点值得国内只知道唱高调讲空洞大话的领导们学习学习。
结语
正式开学了。开学前和开学典礼上的趣事儿,让我对接下来的4年充满期待。《南洋学记》也一定能带给大家更多有趣有用的故事和信息,欢迎持续关注!
【作者简介】
书先生和路夫人,80后大学教师一对。
书先生语言老司机,玩转英语、德语、Python计算机编程;
路夫人旅游达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