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诸大学关于“读书的艺术”的演讲,与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异曲同工,只是梁启超的趣味,散播到各个领域,而林语堂只专注地谈读书的趣味。
林语堂的意思,学问不是学出来的,上学实在没啥用处,若为孝道,为前程,为文凭而读书,实在痛苦至极,自也读不出书的乐趣。所谓学生读书,就应该盖一大图书馆,自由选择,读兴趣之书,“由一个问题引起其他问题,由一本书而不得不找其他十几种书做补充,如此循序渐进”,慢慢地读出味道来,即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得大学问了。他最受不了的是被许多老师称颂,并用来教育学生努力的“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读书,读书读到昏昏欲睡,定是索然无味了,大可就此睡去,何必勉强?我想,做过学生的都有这样的经验,看书看出趣味来,大多点灯熬油,废寝忘食,非要一口气读下去不可,哪会睡着啊。
林语堂谈读书,提到几点经验,我觉得很值得学习。
其一,尽量阅读那些与自己程度相当的书籍,有些书,你的文字水平,思考深度,领悟的能力,达不到书籍的要求,勉强去读,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心生厌倦,半途而废,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这个我有点体会,儿子小时候,我常给他买一些书,以为他会喜欢,谁知道,他翻了几页根本不看,但过了两三年之后,又读起来爱不释手,可见,我给他买的书,并不适合当时他的阅读喜好和理解程度。
其二,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每一次的阅读,由于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学《易》又是另一种味道。”凡是一本书读了好几遍的人,想必深有感触。
其三,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气质,但一旦你读到了与你相近的先贤的书,无需老师指导,无需主观勉强,自会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自乐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淫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灵魂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
其四,“读书需要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一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读书的目的,不但长学问去俗见,更需要独立思考之精神,不能人云亦云,好与不好,皆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才行。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读书风格及对待事物的独立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