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两句谚语,我认为是自相矛盾的。一句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句是:“树大自直。”前一句说的是,通过一个人三岁时的表现,可以反映、预示其长大后的行为表现;而通过观察一个人七岁是的行为习惯,则可以断定其一生的品行。后一句的意思是,人的成长如同树的萌发,初始枝丫歪斜,随着时间地推移,自然会长成笔挺的参天大树。一个说童年时的行为决定长大后的行为品行,一个认为早期地发展不影响后来的成长?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作为教育工作者,自然不能承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具有丝毫的科学性。因为,教育的题中之意是塑造,是按照社会地发展需要塑造出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如果人生不可变,那么教育的功效就等同于零,教育本身就是没有意义。当然,幼儿时期的某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是影响幼儿后续发展的,但这些影响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地教育加以改变。这个观点已经被诸多心理学研究所证明。
至于“树大自直”一句,虽然也存在有待商榷的地方,但大致还是可以采信,不过需要加一个前提:需要教育作为陪伴。在教育的作用下,个体在岁月地磨砺中,存在转变的可能性。这多少有一点皮亚杰观点的影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认知水平不同,盲目的超前教育对孩子是有害的。例如,有些数学题,学生在一年级没有掌握,而到二三年级,他们好似无师自通一般,竟然可以熟练的计算这些习题了。
当然,今天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源自今天的一个偶遇。这个不期而遇,让我对学生的发展有了更深刻、更清晰地认识。
今天下午接孩子幼儿园放学,走出幼儿园门口,正准备离开。一个声音传来,“你是张老师吗?”
抬头一望,一个帅气的大小伙站在面前。
“张老师还认识我吗?我是李瑞阳!”他笑嘻嘻的说道。
“李瑞阳?”我心里快速寻找着。
“哦”,想起来了,这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
“哎呀,真不错,一下子还真认不出来来。”我哈哈笑着,说着。
“干么呢?”我追问道。
“招生呢!”他指着自己身上的体恤衫。
我定睛一瞧,上面印着一个幼儿英语辅导机构的标志。
“我可记得你那时候英语可不咋样啊?现在当其英语老师来了?干得了吗?”我故意说道。
“咱不会教,咱招生啊。”他机智幽默地回答道。
看样子,他比八年前真的成长了。记得八年前我教他时候,他还是一个脾气执拗,像一头倔牛的孩子,凡事认死理。当时,我都担心,就这脾气,步入社会,不得处处碰壁。今天一遇,我看到的是一个乐观开朗、幽默机智的帅小伙,心里还是非常激动的。
由于把孩子送回家,接着要开家长会,我还得心急火燎地赶回来,和他闲聊几句,赶紧回来。等把孩子放下,我转身回到幼儿园的时候,他还正在发传单。刚才走的匆忙,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距离家长会还有十分钟。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我告诉他,有时间的话可以找我。他用爽朗的笑声作为回答我的语言。
一个原本让老师担心的人,在八年后的一天相遇,你竟然发现,忧郁没有了,暴躁消失了,倔强不见了;乐观有了,勤奋有了,幽默机智也有了。这难道不是“树大自直”的最佳说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