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恋,乡愁
离开我的故乡下庄,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里,我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的时间愈来愈短。与刘善的距离虽然可以说一支烟的功夫就“一冒烟”溜回去,却几乎没有多回去看看。是我不恋她吗?不是。是我厌恶那块养育我二十年的故土吗?更不是!因为,那里是我的“根”呀!无论身在何处,我都说下庄是我的根!
树高千尺难忘根,虽然我是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
每次回乡,一看到村口那可能是建于大跃进时期的“跃进门”,思想感情的潮水才一下涌起。啊,又回来了!才会萌生出有几缕乡情。
这么多年来,每次回去,如果从视觉感受来说,下庄还是有很大变化的,每回一次就看到日新月异的变迁。虽然这种变迁不是很大,但在近年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发展和规划,村容村貌早已不是印象和记忆中的脏乱差,焕然一新的街景和新增基础设施,展示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下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从西向东走马观花从跃进门开始漫步于下庄,二百米便是杨家大院,这一片以杨姓居多。
再往上依次是南坡和曾经的旧村委、上牌楼和李家集中的麻店胡同,刘姓的栏杆院和曹姓的板店胡同古建群。至此入中庄村。
就是这么几处有着地标性建筑,在二里长的主街上,各有各的特色和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你看啊,杨家和李家,典型的书香世家。从明代直至民国,文风鼎盛,文人墨客和高官显贵、爱国志士仁人,比比皆是,可谓英才辈出,人杰地灵。后来到了清后期,除了李姓,又有了曹姓为代表的泽商,形成了近代下庄在农耕基础上衍生的商读文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些悠久历史的文化大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的故乡是那样贫穷落后!当周边的村子依靠各方面优势迅猛发展时,在那个乡村工业异军突起的年代,下庄地下无资源,地上工业薄弱,贫瘠的土地靠天吃饭,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告状多、光棍闲汉多、治安事件多的“三多村”。
至于那些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和古建群,在人们心中就是过去的辉煌,甚至没人去挖掘抢救和研究,当然了,在乡村文旅还没兴起的时代,大势所趋。
所幸的是,随着近年来“地下转地上”的转型发展,下庄像一颗埋藏已久的明珠,剥去包裹的泥土,逐渐散发出光芒。虽然小时候我从大人口中和书上初步了解到故乡古近代少量的文化、政治和商业的名人和知识,但随着近来“中国传统古村落”、“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进士第一村”等等被荣膺的桂冠,再加上又更进一步通过有关资料的记录,令我惊叹和震撼!原来我的故乡是如此……
我是得好好赞美和讲述故乡了!
“文化书记”和“乡村诗人”
去年在文学社群里,无意遇到了张新明老师。对于他,我是熟悉的。记事起,他一直在下庄村委工作,多年来担任村会计,2016年任党支部书记,现任下庄村第一书记。在入群起初,我就被张书记几乎每天发表在群里那些优美的诗歌和文章所打动和惊赞!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村干部,在百忙之中都会笔耕不辍地对自己的思想和家乡的爱,通过文字来表达和分享。更惊叹的是,虽然他只是高中文化程度,单从文笔,发自内心地说,毫不逊色于那些专业诗人,难能可贵,令人钦佩和不解。
随着张书记经常在群里分享交流,尤其是对下庄历史文化的精心研究,愈发激起我对他的佩服和不解。佩服的是他的文采斐然和全力以赴地为下庄古文化的专研和宣传,不解的是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有如此博才?
于是,我自己在心里给他取了“文化书记”和“乡村诗人”这两个“荣誉称号”。
每次和张书记私聊,通过他对我分享的有关资料和讲述,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故乡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也从侧面体会到一个乡村基层干部所做出的努力。
“欢迎有空回来看看,聊聊。”这是张书记每次和我聊天时的邀约。
终于在8月30日,才与张书记期盼已久的会面。
8月30日,我回乡,外甥十三岁开锁办事,有足够的时间。于是和张书记约定下午在村委见面。
初秋的午后,我漫步在故乡的大街小巷,努力回忆起的往事……在五帝庙(也叫牛王庙)前,我想起儿时上学,那时破烂不堪的牛王庙,被作了幼儿园和一、二年级,七十年代还是七年制中学呢。看着十几年前翻修的牛王庙,俯瞰着庙底坡,徜徉在村委大院,勾起童年的记忆……
突然,一阵轰鸣声由远而近,打断了我的思忆。只见张书记骑着摩托车进了村委大院,见了我,握着手热情地说:几时就上来了?也不打个电话,久等了,快上楼。还是热天哩。
多年不见,年过花甲的张书记精神矍铄,一点不像同龄人。一边上楼一边风趣地和我说:上午陪同省里申报文化名村的领导和专家在村里考察了,这不,考察组刚被茹书记接去你婆家(刘善)了。
上楼,进了他的办公室,迎门就是挂在墙上的,由本土书法家王清水老师手书的“进士第一村”。格局和氛围一下提升了。
落座,我们竟一时不知从何谈起,张书记询问了我的近况和过去,打破了僵局。
“上午我在北岭口看着三庄,真真美呀!两山夹一沟,真是古书上的黑松沟。”我说。
张书记说:是呀!谁不说自己的家乡美?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何谈爱国呢?
谈古论今话发展
接着张书记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起来……
激发起张书记要挖掘历史文化和抢救古建的念头,竟是一次偶然的惊人发现。2016年的一天,他在县城双拥广场的百凤坛散步,这里刻着最早从唐代开始到清末,全县有史记载的120位名人。突然,他发现,就这些记录着全县120位古代名人(主要以各朝进士为主)仅出自下庄的名人就有十二人。其中进士10人!
“十二位呀!十分之一!当时我就很震惊!以前知道的名人就那么几位,没想到,在这里,可以说是完整地集中在一块,有很多都没听说过!……这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和骄傲呀!”张书记一脸震惊和遗憾。
回来后,他才有了马上大力挖掘、开发、整修、宣传一系列准备工作并付诸行动。多次的两委大会小会研讨,邀请相关专家实地进村考察论证,多方自筹资金对杨家大院和上牌楼进行修缮……
所做出的努力,外人无法体会。
张书记遗憾地说:迟了!迟了一步,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在上庄开发天官王府那时候起,三庄连片开发,比现在更好。村里这么多的古建和故居府邸,要有大量资金和更深入的工作去争取和开展。但依然要下大力气去做。
接着张书记如数家珍地向我讲了几位从南宋画家萧照开始,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及每处古建的主人、建筑风格等等。听着他又如专业性的讲述,让我真是涨了对故乡的认知和了解我感觉坐在我对面的,不是一个村干部,俨然就是一位资深专家学者呀!
他给我讲了我从未听过的关于李家先祖的奋斗史以及李思孝创建海会书院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的《吃亏吃亏 头戴金盔》。
“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其实说的就是郭峪、皇城的陈家,上庄的王家,下庄的李家和杨家,可谓是四大家族呀!就是这四家,撑起了古阳城乃至沁河流域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他言语间露出自豪。
他给我发了一篇下庄古代考取各类功名的名录,我一看,震惊不已:
10位进士,10位举人,29位贡生,171位秀才!!!
从明后期到清末,就在这个当时远不足一千人的村子,先后涌现出这么多的贤达!即使放眼全国,也是极其罕见的啊!
当场百度了古代科考与现代文凭对比,更令人……
这时,张书记话锋一转,几分伤感惆怅地说:你知道吗?我们这批60后,顶多到你们这一代,咱们很可能就是最后的守村人了!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大部分在外买了房,没买房的,也在努力让后代出去。这是形势发展呀!若干年后,后人可能忘了自己的根,别说振兴乡村,连这些自豪地文化底蕴,可能很快被遗忘了。
他这番话,马上让我想起几年前火爆全网的《村子已死》!
大环境下,能怎么说?
……
愉快地会面结束了,和张书记握手告别。回望故乡,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