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之恋》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三百页的篇幅,我却仍用了三天的时间才看完,我是沉迷了电脑和电视,只在午睡过后或睡觉之前才看的。看完后打鸡血似的莫名的兴奋,一翻目录,不得了,我快不记得讲的是什么了,又粗略的翻了一遍,才稍稍回忆起一点,立马觉得写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找着借口似的,高兴的打开电脑(也许就是唯一的好处吧)。
三毛是在一个耶诞节晚会上认识她的丈夫——荷西的,就像三毛想的:世上哪有这么英俊的人,如果有一天可以做他的妻子,在虚荣心上,也该是一种满足。只有十八岁的荷西在地下出口居然认真的对三毛说:再等我六年,让我四年念大学,两年服兵役,六年以后我们可以结婚了……这是我最大的梦想 。三毛是不接受的,她很明确地告诉他:我是不可能等你六年的。谁也没有料到,六年后,在三毛最无助的时候,荷西回来了,三毛也终于承认:把我的手交在他的手里,后来我发觉我的决定是对的。而这场撒哈拉之恋才刚刚开始。
书中讲的是三毛住在撒哈拉的日常生活琐事,语言平常,也没有多少浪漫的故事。就像三毛说的:结婚是恋爱的坟墓,一旦进入这个坟墓,不但不必在冬夜里淋着雪雨无处可去,也不必如小说上所形容的刻骨铭心的为着爱情痛苦万分。当然,也更不用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观是否可人,谈吐是否风雅,约会太早或者迟到,也不再计较对方哪一天说了几次——我爱你。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家庭琐事。看《这种家庭生活》,在伯母来后一天忙到晚还还被斥责一天到晚都干了什么,最后分别时只对三毛说了句“下次再来希望你不要这么忙”,我才觉察到母亲说累,而表面上却没做多少事的原因。父亲说:你不就是烧烧锅、煮煮饭、洗洗衣服,做什么事了。我怕让父亲当一回家庭主男,是一天也坚持不下来。难怪现在的女生都想找一个不但会挣钱,还会洗衣做饭的万能男人。可这样的丈夫也是可悲的,在《士为知己者死》一文中,三毛亲眼见证了米盖和贝蒂的爱情悲剧(是在三毛看来,米盖觉得是“幸福的活在贝蒂的怀里”):一个做太太的,先拿走了丈夫的心,再拿走他的薪水,控制他的胃,再将他的脚绑上一条细细的长线放在她视力所及的地方走走;她以爱心做理由,像蜘蛛一样的织好了一张甜蜜的网,她要她的丈夫在他的往里面唯命是从;她的家也就是她的城堡,而城堡对外面的那座吊桥,却再也不肯放下来了。所以米盖成了一个老气横秋,凡事怕错,低声下气,而口袋里羞涩的拿不出一分钱的好丈夫。
但是这平凡的故事对我却有莫大的吸引力,就像齐妍说的:感觉好温馨,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这就是人类天生的猎奇心理,人天生喜欢窥视别人的隐私,以弥补自己没有的感受,为什么媒体喜欢爆料名人的绯闻,抓住的正是人类的这一天性。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要警告人们对此有所认识。话说回来,三毛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荷西是不肯的),更是为了唤醒人们一点丧失的良知和责任感:又有几个人像我们一样重视她的才华呢?恐怕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它的价值吧。在《沙漠中的饭店》、《搭车客》、《芳邻》、《逍遥七岛游》中,歌颂了人性的美好;在《塑料儿童》中,则是对现在儿童迷恋电视、连环画,而对大自然的美没有觉知,甚至感到害怕,只有在电视上看才感到安心的担忧;在《结婚记》、《素人渔夫》、《白手成家》、《心爱的》、《第一张床罩》、《饺子大王》、《警告逃妻》、《大胡子和我》、《士为知己者死》、《爱的寻求》等文中则流露出对亲情、爱情的鲜明态度,她长年居住在外 ,会面对酱油、榨菜、辣萝卜、白糟鱼、面条、柠檬茶、黄冰糖、大包巧克力、大盒口香糖,甚至杀虫粉、防蚊油、李小龙传记这一样一样的东西,感受到没有说出口的亲情,“对他们,我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爱和骄傲”;她认为“年龄、经济、国籍,甚至于学识都不是择偶的条件”,“彼此的品格和心灵,这才是我们所要讲求的‘门当户对’的东西”。我想,如果她不幸看到《百里挑一》、《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这一类的节目,如果更不幸发现它们的收视率还是相当高的话,我不知道她会作何感想。那种作秀似的节目,仅凭短短几分钟的现场发挥,我想就是伯乐也跳不出千里马吧,更何况她们只是一片浮云,只是长得好看的小丑罢了。
看《撒哈拉之恋》最大的疑惑就是书中的对话颇多,三毛哪里来的那么好的记忆力,全记下了,也许这与她不到十岁读完一千二百本课外书有关吧,看来一个伟大的人是要付出无穷的艰辛才能爆发出举世瞩目的光辉吧。但也与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关,他的父母对她的行为从不加以反对,他们包容,努力为她造有利的条件,虽然担心她长大后能做什么,可还是让她自由发展,做最真的自己。而我们现在人最缺少的也就是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环境,被来自父母的、亲人的、学校的、社会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还谈什么自我。父母实际上只要做好引导的作用就行了,不能将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种的模样,更不能将自己的遗憾强加在下一代身上。由此想到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不仅学生自己,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看《撒哈拉之恋》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士为知己者死》,这也是我以此为名的原因。文章通过自己和米盖的婚后生活的对比,证明了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给彼此尊严和自由,让彼此之间都有互不干涉的空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文章有一处细节,“荷西看见我,拿花就往我脸上压过来,我拿着草药跟他对打得哈哈大笑。在一回头,贝蒂铁青着脸坐在车里面,米盖带给她的花被她丢在脚下,米盖急得都快哭了似的趴在她的侧面,轻轻地在求饶:‘宝贝,我不过是跑开了一下,不是冷落你了,你不要生气。’”读到这时我是为这样的丈夫而悲哀,宁愿一辈子不结婚,何必要这样一个不讲理的妻子呢。我也才明白三毛以“士为知己者死”为题的用意,真是一语双关:一方面,自己和荷西是真正的知己,就是为彼此死也愿意;而贝蒂是米盖的知己——指妻子(中国称妻子也叫红颜知己),米盖娶了贝蒂,失去了一切,是被贝蒂活生生地“杀死”的。看来作家绝不是好当的,而当今社会又有多少真正的作家,中国也许只有人多吧!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然而,三毛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四十八载,荷西只活了四十岁,他们结婚不到六年……